烏蘭再格森鄉
烏蘭再格森鄉
“烏蘭再格森”,蒙古語意為“紅香蒲”。該鄉地處博斯騰湖西岸,地勢平坦,物草豐盛。耕地面積660公頃。農業總產值(2000年不變價)980.5萬元。糧食總產1462噸、油料145噸、工業番茄10500噸、甜菜800噸、打瓜30噸、辣椒1250噸、蔬菜5750噸。年末牲畜存欄18200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645元。全鄉有小學2所,在校學生380人。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3所、個體診所2所。鄉黨委書記:王新元鄉長:黨拜(蒙古族)。
中廣網博湖2009年2月26日消息,從博湖縣文化體育局獲悉,該縣烏蘭再格森鄉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獲此殊榮共有三個鄉鎮,另兩個是庫爾勒市哈拉玉宮鄉和焉耆縣永寧鎮。
據了解,文化部對來自全國各地申報的1209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進行評審后,最終確定963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烏蘭再格森鄉是蒙古族聚居地,藝術底蘊厚重,文化資源豐富,民間藝人多達300餘人,名列全縣之首,素有博湖縣“民間歌舞之鄉”的美譽,主要流傳著蒙古長調、江格爾說唱、托布秀爾、蒙古包製作工藝、新疆蒙古族服飾、新疆蒙古族刺繡藝術等民族民間藝術。
該鄉烏圖阿熱勒村民間藝人依德木老人說:“以前托布秀爾音樂只有幾位老年人會,後來年輕人慢慢喜歡這些音樂,現在連娃娃都會彈、會唱、會跳,蒙古族服飾製作也一樣,年輕人會的也多,一些工藝品和服飾買的人越來越多,增加了我們牧民的收入。”
近年來,博湖縣通過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文物的保護、挖掘和收集工作力度,使這些文化遺產得以繼續傳承,有26名民間藝人先後赴內蒙、北京等地演出,《新疆蒙古族托布秀爾樂器》,《新疆蒙古包製作工藝》,《新疆蒙古族服飾》,《新疆蒙古族刺繡藝術》,《新疆蒙古族祝讚歌》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被收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