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陳景的結果 展開

陳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景,1935年3月9日出生於雲南省大理市,貴金屬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大學特聘教授。

陳景於1958年從雲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分配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的昆明工作站工作;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至1979年擔任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室副主任;1979年至1988年擔任昆貴所冶金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至2002年擔任昆貴所冶金研究室冶金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1991年至1997年擔任原有色總公司貴金屬冶金重點實驗室主任;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5年進入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

陳景長期從事鉑族金屬冶金新技術開發應用及相關物理化學研究。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1935年3月9日,陳景出生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個書香世家,其祖父曾於清末公派留日。
1948年9月,進入雲南省立大理中學(現雲南省大理第一中學)就讀。
1954年9月—1958年8月,就讀於雲南大學化學系有機合成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58年10月—1963年9月,畢業后被分配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的昆明工作站(現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工作。
1960年5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63年9月—1979年8月,擔任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室副主任。
陳景
陳景
1979年8月—1988年6月,擔任昆貴所冶金研究室室副主任
1988年6月—2002年5月,擔任昆貴所冶金研究室冶金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1991年—1997年,擔任原有色總公司貴金屬冶金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5年,進入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
2017年12月,陳景領銜的“雲南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榜單。

學術經歷


陳 景,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貴金屬冶金專家。中南工業大學、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際貴金屬學會會員。1958年畢業於雲南大學化學系。長期從事貴金屬化學冶金及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在貴金屬提取分離、金川貴金屬資源綜合利及冶金物理化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六十年代完成了硝酸工業廢鉑催化網再生和工業試驗研究,並應用於生產。歸納提出了鉑族金屬氧化還原反應、沉澱反應、親核取代反應、溶劑萃取分類等規律。八十年代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1984年被國家科委首批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表年專家榮譽稱號。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出版個人專著一部。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景完成過國家急需的硝酸工業廢鉑催化網再生工藝和工業試驗研究;發明的分離貴金屬新工藝成功應用於中國最大的甘肅金川鉑族金屬資源礦山;研究提出的處理雲南金寶山低品位鉑鈀礦全濕法新工藝使中國第二大鉑族金屬資源有了可開發利用的創新技術;用沉澱吸附法治理雲南陽宗海湖泊砷污染成功地解決了大體量地表水砷污染治理的國際性技術難題。
陳景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完成了硝酸工業廢鉑催化網再生和工業試驗研究,並應用於生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在中國金川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中,負責"從二次銅鎳合金提取貴金屬新工藝"課題,發明的分離貴金屬新方法成功應用於生產,解決了"銠銥分離及提純"的技術難題。提出"重鉑族配合物的熱力學稱定性及動力學惰性均高於輕鉑族配合物"的規律。歸納提出了鉑族金屬氧化還原反應、沉澱反應、親核取代反應、溶劑萃取分類等規律。
2001年,陳景研究成功了浮選精礦直接進行氧壓酸浸的全濕法新工藝,完成了擴大實驗,獲得了中國專利和南非專利授權。2009年9月,雲南黃金礦業集團公司出資460萬元購買了發明專利使用權。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6月,陳景在中國國內外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3本。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95.02《鉑族金屬化學冶金理論與實踐》陳景昆明: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09《貴金屬 周期表中一族璀璨的元素》陳景等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09《鉑族金屬冶金化學》陳景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4.05《陳景文集》陳景著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承擔項目
截至2015年6月,陳景先後主持完成重大科研任務50餘項主持完成重大科研任務50餘項。
項目名稱項目來源
沉澱吸附法治理陽宗海湖泊水體砷污染擴大雲南省社會發展專項課題
鐵鹽共沉澱法除砷、除磷過程中的基礎理論問題研究及應用院士自由探索項目
鐵鹽絮凝法從水體中除砷的網捕效應及砷在底泥中的結構轉化研究院士自由探索項目
鐵鹽絮凝法從富營養化水體中除磷的機理及應用研究院士自由探索項目
雲南金寶山低品位鉑鈀礦氧壓酸浸全濕法工藝的優化研究聯合基金
失效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鉑族金屬回收技術“863”子課題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6月,陳景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及省部級自然科學與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0餘項。
獲獎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7年硝酸工業用鉑觸媒網的再生工藝冶金部科技成果獎
1983年從二次銅鎳合金提取貴金屬新工藝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成果獎
1985年金川有色金屬公司採選冶聯合企業設計及其從二次銅鎳合金提取貴金屬新工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1997年從鹼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研究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2003年表面活性劑從鹼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機理雲南省科學技術獎
2006年院士科普書系列——《貴金屬、周期表中一族璀璨的元素》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2017年陽宗海湖泊水體原位除砷技術及工程應用雲南省科技進步獎

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陳景說,“要敢於去做過去沒做過的事,這樣才能有所突破,有所發展。”在陳景看來,創新永遠是逗號,只要生命不息,就要創新不止。
● 講授課程
陳景每年還堅持參與研究生的《文獻與化學化工前沿》以及本科生的《化學與社會》課程的教學工作,而且年年更新自己課程的內容與PPT,將學科新進展、新技術及時引入課堂,並參加課組的教學討論以及學院的教學研討會等。
● 指導學生
截至2018年3月,陳景從2002年組建稀貴金屬冶金化學團隊以來培養了10餘名博士研究生,40餘名碩士研究生。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84年第一批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
1991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1年國際貴金屬學會會員
199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9年雲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 
2011年雲南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2012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2012年雲南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2015年6月3日雲南省“雲嶺楷模”稱號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 
2016年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2021年6月28日入選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名單中共中央

主要論著


1 陳景。取代基引起苯環上電荷交替分佈的機理。化學通報,1963(2):41~46
2 陳景。用靜電力理論計算氫分子的鍵長及結合能。遼寧師範學院學報,1978(1):13~21
3 陳景,孫常焯。氯化銨反覆沉澱法分離鈀中賤金屬。稀有金屬,1980(3):35
4 陳景,楊正芬。貴金屬氯配離子與硫化鈉的兩種反應機理及應用。有色金屬,1980(4):39~46;中國金屬學會1979~1980年優秀論文選集(第二分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3
5 陳景,楊正芬,崔寧。磷酸三丁酯及烷基氧化膦萃取鉑族金屬氯絡酸的機理。金屬學報,1982(2):235~244
6 陳景。鉑族金屬配合物穩定性與原子結構的關係。貴金屬,1984(3):1~10
7 陳景。貴金屬氯配離子與親核試劑反應的活性順序。貴金屬,1985(3):12~20
8 陳景,楊正芬,崔寧。硫酸和高氯酸對TBP萃取鉑族金屬的影響。貴金屬,1986(4):7~15
9 陳景。關於銅置換貴金屬動力學研究中的問題。貴金屬,1988(1):1~12
10 陳景,崔寧,楊正芬。鉑催化下銅在鹽酸中的放氫反應。科學通報,1988 (17)13~58
11 陳景,崔寧,楊正芬。鹽酸介質中銅置換分離貴金屬的研究。稀有金屬,1988(3):161~165
12 陳景。鉑族金屬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貴金屬,1991(1):9~16
13 陳景,潘誠,崔寧。鉑鈀釕銠的氫過電位比較研究。貴金屬,1992(1):14~18
14 陳景。關於銅不能置換Ir(Ⅲ)氯配離子原因的探討。貴金屬,1993(1):61~64
15 陳景,崔寧。鹽酸介質中銅置換鈀的兩種反應機理。貴金屬,1993(4):1~9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5年01月至1995年01月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物理化學委員會委員
雲南省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
雲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
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人物評價


陳景是中國鉑族金屬冶金的主要開拓者之一,為中國的鉑族金屬冶金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雲南大學評)
陳景以勇於擔當的事業心和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長期堅持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並且在高原湖泊陽宗海的砷污染治理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工程院評)
陳景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學風嚴謹,勤奮刻苦,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貴金屬冶金工業及相關理論作出了突出貢獻。(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評)
《詠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景先生》詩詞:若教歐冶還當世,亦奉先生司冶神。萃取精鋼天藝絕,分離渣礫鬼工夤。陽宗復漾清波水,呆礦重生白亮銀。最是真金多幸甚,光華出世遇賢人。(雲南省詩詞學會撰詩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