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冬蟲夏草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青海冬蟲夏草,青海省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青海冬蟲夏草粗蛋白大約為25%、飽和脂肪酸11.1%~13.6%、不飽和脂肪酸80.2%~82.5%。有機酸種類較多,已驗出有12種,它們是硬脂酸、軟脂酸、油酸、亞油酸、14-甲基-十五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3-十八烷酸、9-十六烯酸、14-甲基-十六烷酸、9-十八烯酸、11-二十烯酸。冬蟲夏草中甘露醇、腺苷類物質、蟲草多糖等有效成份。

產品特點


青海徠玉樹地區的冬蟲夏草以色澤褐黃、肉質肥厚、菌麻短而粗壯,質量好而最為出名。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簡稱冬蟲草、蟲草。它是冬蟲夏草真菌侵染蝙蝠蛾幼蟲而成的蟲菌結合體。冬蟲夏草一直為藏醫、蒙醫所常用。隨著藏、蒙、漢文化的不斷交流,冬蟲夏草健體療疾的經驗也傳入中原大地,並被中醫認可。

產地環境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主要分佈在海拔3400米~4600米高寒山區的陰坡或半陰半陽坡,具有典型的垂直地帶性分佈特徵。在坡度為15~30°的渾圓山頭和分水嶺兩側分佈較為集中。草場類型是以莎草科嵩草屬植物、蓼科頭花蓼、珠芽蓼以及小大黃、薔薇科金露梅等植物為主的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灌叢。
青海省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雪域高原,人煙稀少、潔凈、寒冷、缺氧、紫外線照射強烈、無污染。青海冬蟲夏草亦由於受到土壤、海拔、光照、溫度、濕度以及蝙蝠蛾的生長繁殖等諸多自然條件的影響,造就了“青海冬蟲夏草”的品質。

歷史溯源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作為一種藥物,歷史早有記載,唐中宗(710年)時,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帶去了大批醫藥人員和書籍,並將《月王葯診》譯成藏文,(亦稱《醫法月王論》)。其中首次記載了冬蟲夏草功效——治肺部疾病。冬蟲夏草在中醫藥史上與人蔘、鹿茸並列為三大補品,有“中藥三大寶,人蔘、鹿茸、冬蟲草”的說法。

生產情況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
2010年~2011年,青海省冬蟲夏草年產量150噸左右,佔到中國總銷售量的60%以上,
截止到2013年,青海省經營冬蟲夏草的公司和個人有4000多個,以2012年不變價計算,青海省冬蟲夏草年交易額達100多億元,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產品榮譽


青海冬蟲夏草
青海冬蟲夏草
2010年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青海冬蟲夏草”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青海冬蟲夏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青海省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青海冬蟲夏草應選用在青海地區採挖的,由中華被毛孢侵染鱗翅目玉樹蝠蛾、門源蝠蛾、斜脈蝠蛾、暗色蝠蛾、循化蝠蛾、碌曲蝠蛾、拉脊蝠蛾及貴德蝠蛾等幼蟲之後,發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滿菌絲體的僵死幼蟲的複合體。外型完整、乾燥,蟲體飽滿,無明顯可見外來雜質、氣味正常,無腐爛、霉變或蟲蛀。
二、採挖範圍。
青海冬蟲夏草的採挖範圍在青海省現轄區域: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雜多縣、稱多縣、治多縣囊謙縣、曲麻菜縣;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甘德縣、達日縣、久治縣、瑪多縣、甘德縣;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縣、同德縣、貴德縣、貴南縣、興海縣;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尖扎縣;海西州的天峻縣;海東地區的樂都縣、化隆回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西寧市的大通回族自治縣、湟中縣、湟源縣。
三、採挖要求。
⒈採挖時間:每年的4月至6月。
⒉採挖工具:採挖工具切面寬度不超過3厘米。
⒊採挖方式:採挖應遵循輪挖限採的原則進行。採挖工具在距離草頭7厘米左右,連草皮挖9厘米左右,取出蟲草。蟲草採挖后,坑要填平、踩實,採挖產生的裸露面積不應該超過50厘米。
⒋陰乾后的青海冬蟲夏草水分≤10%。
四、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
⑴蟲體似蠶,表面深黃色至黃,粗糙,質脆;斷面類白色;蟲體長2.8厘米至6.5厘米;
⑵子座為棕色細長圓柱形,長約2厘米至5厘米;
⑶有環紋20個至30個;足8對,近頭部3對,中部4對,尾部1對,中部4對較明顯。
⑷青海冬草夏草的“蟲”、“草”完整,每500克≤2000根。
⒉理化指標:
項目指標
水份%≤10.00
雜質%≤1.00
腺苷(干品)%≥0.01
蟲草多糖≥5%
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檢出
⒊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青海冬蟲夏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青海冬蟲夏草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青海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