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官營鎮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轄鎮

內官營鎮位徠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西南部,祖厲河上游,暖泉河畔,東距市區25公里,是安定區西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光熱資源豐富,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時名為錦屏鎮(因錦雞塬山似一屏障而得名),后改為營鎮鄉,解放前夕又複名錦屏鎮。1949年解放后,這裡先後一直為內官營區公所一鄉政府——公社管委會——鄉政府——鎮政府駐地。建國伊始,這裡設內官營區公所及內官營鄉政府;1958年9月合區、鄉為錦屏人民公社;1961年設內官工委;1964年改稱內官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為內官鄉;1988年5月改為內官鎮。鎮上以橫穿街道中心的定臨公路為界,路西為內官村,路東為錦屏村。2004年11月,東嶽鄉和黑山鄉併入內官營鎮。
位於安定區西南部的內官營鎮自古以來是一個集“四縣八鄉”的物資集散地和商品交易重鎮,素有“隴中旱碼頭”之稱。內官營鎮轄35個行政村、275個生產合作社、59825人(截至2018年末)。總流域面積30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0萬畝,其中保灌水澆地面積3.5萬畝。鎮黨委下設4個黨總支部,25個機關支部,42個農村支部,共有黨員1742人(其中農村黨員1354人、女黨員218人)。內官營鎮經濟以農業為主,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累計發展鄉鎮企業1228家、個體私營經濟340家,從業人數5800多人,佔有效勞動力總數的30%;鎮區現有學校47所,其中區直完全中學1所,學區直屬學校46所,幼兒園1所,現有教職工562人,在校學生10014人。2004年,內官營鎮地方生產總值達3.88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209萬元,工業總產值10300萬元,財政收入400萬元,人均純收入1801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內官營鎮下轄35個行政村。
內官營村錦屏村永豐村永安村錦華村邊家村林川村
文豐村清溪村烏龍村安連村進化村先鋒村萬崖村
泉坪村右豐村慶豐村東嶽村董家灣村鮑家村瓦窯灣村
南陽村關廳村中南村寶石村迎豐村文山村中河村
崖灣村文昌村咀頭村陡寨村大庄村米糧村勤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官營鎮地處安定區西南部,東與鳳翔鎮香泉鎮相鄰,南與高峰鄉和渭源縣大安鄉接壤,西與臨洮縣漫屲鄉相連,北與稱鉤驛鎮、符家川鎮毗鄰,距市區2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315.41平方千米。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地形地貌

內官營鎮境內地處低山淺山區,四周為南北、東西走向的山樑和南北走向的山溝,山前地勢較平坦,屬小型山前盆地地貌,境內最高點位於董家灣村,海拔2520米;最低點位於萬崖村河谷,海拔1950米。

氣候特徵

內官營鎮境內屬中溫帶半乾旱區大陸氣候,多年平均氣溫5.9℃,1月平均氣溫-8.8℃,7月平均氣溫16.4℃,生長期年平均189天,無霜期年平均12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3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45毫米。

水文

內官營鎮境內河道屬西河水系,石門河、廟兒河、丁家峽、陰陽峽、許家河等河流匯入西河,總長度85千米,流域面積188.7平方千米,徑流總量85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內官營鎮轄區總人口562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79人,城鎮化率4.2%,另有流動人口2566人,總人口中,男性29018人,佔51.6%;女性27266人,佔48.4%;14歲以下7091人,佔12.6%;15—64歲44070人,佔78.3%;65歲以上5123人,佔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6216人,佔9.9%;少數民族有回族65人、藏族2人、朝鮮族1人,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3‰。
截至2018年末,內官營鎮有戶籍人口59825人。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內官營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627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29所,在校生2779人,專任教師1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6所,在校生2637人,專任教師1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230人,專任教師45人,教育經費236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內官營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35個,藏書5.8萬冊。

醫療衛生

20徠11年末,內官營鎮有醫院1個、衛生院2個,村衛生室35個;醫療床位120張,專業衛生人員180人,村醫3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萬人次,住院治療5000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2043人,參合率92.4%。

社會保障

2011年,內官營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69戶,人數9241人,支出487.9萬元;農村五保供養215人,支出37.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9人次,支出21.9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46.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247人,參保率86.5%。

基礎設施

內官營鎮集市民國初年,內官營鎮只有1所小學、2所私學,以及一個藥鋪、幾個民間醫生。而今鎮上就設有內官營中學1所、內官營中心小學3所、內官營幼兒園1所;區第二醫院1所、村衛生所2所、私人診療所(藥鋪)11家;還有電影院、廣播站、電視差轉檯、中心文化站等文化機構及設施。每逢傳統的集日,安定區及周邊各縣就有五、六千以至上萬人來這裡趕集,每集商品成交額都在五、六萬元以上,已形成糧食、百貨、牲畜、豬羊、木料、舊貨、蔬菜等七個專業市場,成為遠近聞名的農貿集市。舊社會,內官營鎮號稱為交通要道,但只不過是驢馱馬載或畜力車行走的土路便道。今日幹線公路—定(西)臨(洮)公路穿村而過,縣鄉公路—縣城至高峰、符川、東嶽等鄉的公路也經過此地,通過去符川的公路還可到達榆中、蘭州等地。早在六十年代已開通直通電話,郵電網路業已形成。而且早已通了電,廣播、電視已經進入普通農家。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交通


內官營鎮有定(西)臨(洮)公路過境,境內長19千米;2011年,35個村全部通公路,公路總長520千米,其中砂路120千米,油路80千米,水泥路50千米。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獲得榮譽


1995年以來,內官營鎮先後被列為“全中國500家部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甘肅省小城鎮綜合改革示範鎮”、“甘肅省50家小城鎮重點建設鎮”;2002年以來,內官營鎮先後被甘肅省委、省政府和省鄉鎮企業管理局、中央文明辦授予“甘肅省文明鄉鎮”、“甘肅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區”、“全中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甘肅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黨委”等榮譽稱號。

經濟


內官營鎮作為安定區的農業大鎮,在中央、省、市、區的大力支持下,鎮黨委、鎮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和撤地設市、撤縣設區的良好機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建設和幹事創業環境,“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築巢引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洋芋種植基地和個體私營經濟,以加工、販運、建材、商貿、餐飲服務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異軍突起,帶動了區內蔬菜、藥材、畜草、洋芋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內官營鎮鎮黨委、鎮政府認真落實“抓蔬菜、促藥材、強畜草、擴洋芋、興工業、建城鎮、帶三產、促勞務、奔小康”的總體思路,狠抓產業基地建設和品牌建設,“四大產業”規模效應凸現,市場佔有份額逐年躍升,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走出了一條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產業強鎮富民的新路子。蔬菜、藥材、畜草、洋芋已成為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人均從四大產業中獲得的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85%以上。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走出了一條特色經濟強鎮的路子。內官營鎮的馬鈴薯、甘藍、大白菜、辣椒、芹菜、胡蘿蔔、花椰菜、西葫蘆、洋蔥9個蔬菜產品,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國家級綠色蔬菜A級產品認證證書。通過不斷優化投資、建設和幹事創業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成了內官洋芋、蔬菜市場暨恆溫保鮮庫、蘭州好為爾集團定西奶源基地、中韓天一中藥材加工廠、甘肅天利澱粉有限公司、雪柳澱粉廠、萬崖蔬菜恆溫庫等一大批能夠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龍頭企業項目,為實現內官營鎮經濟騰飛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2011年末,內官營鎮財政總收入5068萬元,比上年增長31%,人均財政收入910元,各類儲蓄存款餘額5.4億元、比上年增長20%。
2011年末,內官營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19.6萬畝,人均3.5畝,有效灌溉面積4.7萬畝,農業總產值0.6億元,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豌豆、馬鈴薯為主,生產糧食0.6萬噸,其中玉米0.5萬噸,小麥0.1萬噸,豌豆和扁豆306噸,馬鈴薯1.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蔬菜種植面積5.5萬畝,總產量2.4萬噸。
2011年末,內官營鎮工業以藥材加工、澱粉生產等為主,工業總產值0.8億元,有集貿市場1處,馬鈴薯、蔬菜專業交易市場10處,收購網點80餘處,在北京、廣州、浙江、安徽等省、市設立蔬菜批發市場和銷售基地(點)33處,年銷售量10萬餘噸,銷售收入4000餘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和集市貿易成交額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內官營鎮有工業企業1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7個。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旅遊


錦雞塬山內官營鎮歷史久遠,定西市文化局文物普查隊1976年秋普查時,在與內官村相連的永豐村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居住區石灰面下為紅土層,白灰面上有穀物堆積層、木炭等。文物普查隊採集到繩紋黑陶片、籃紋紅陶片、蜂窩狀紅陶片及有孔殘石刀、紅陶罐等文物。系齊家文化遺存。在4000多年前,人類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這一帶一直流傳著好多遠古時代的美麗傳說,如《佛溝聖水》、《錦雞山》、《周情巧寫普濟榜》、《任長和任短》等等。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是一馬平川,山東是峰巒疊秀,在鎮北有個佛溝山,松柏蒼翠,泉水潺潺,自然景色十分優美。尤其是每當艷陽斜照,湍流的泉水似五光十色的璀璨寶石,從半山向溝底流動,更是令人驚嘆不已。這一奇觀被譽為“佛溝聖水”,被列為定西市八景之一。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

文化


風俗民情

在內官營鎮,每年春節元宵節前,正月十三日有一項“內官營鎮凈街”的民俗活動。“凈街”原為封建社會京城的舊制,正月十五元宵節大放花燈,皇帝要與民同樂,以示歌舞昇平氣象,天子出巡,京城地方官必定要整肅治安。由民眾推介一位鎮上德高望重的人士扮成古代官員模樣,坐轎車,並有三班衙役敲銅鑼開道,舉“肅靜、迴避”牌,舉華蓋(俗稱“萬民傘”),後有兵勇若干人,騎馬,佩弓箭、兵器、公文、印信等物,巡視內官營鎮四關三街。所到之處店鋪皆鳴炮示禮,每到十字路口或繁華地段就駐轎作簡短講話,無非是小心燈火,注意安全,搞好衛生,來年風調雨順一類祝福的話。
內官營鎮
內官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