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本所主要從青海省經濟建設實際出發,重點研究青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蘇海紅,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大學本科。丁忠兵,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

目錄

正文


1978年成立經濟研究室,1986年改為現稱。歷任所長於瑞厚、蔣家齊、王恆生、徐建龍;副所長胡先來祝憲民張偉。現任所長蘇海紅(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副所長丁忠兵。全所現有科研人員9名,其中研究員4名、副研究員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省級優秀專家1名。
本所主要從青海省經濟建設實際出發,重點研究青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經濟發展戰略,主要是區域發展戰略、區域產業布局、區域生態功能研究等;二是工業經濟,主要是國有企業改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節能降耗等;三是農村經濟,主要是貧困地區發展、農村能源、耕地草場流轉、生態農牧業、新農村建設、城鎮化等;四是資源環境經濟,主要是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演變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資源環境評估、生態補償機制等;五是物流經濟,主要是物流運作模式、物流發展政策研究等;六是人口經濟,主要是人口控制理論、人口與資源環境、人口與國民經濟發展等;七是旅遊經濟,主要是旅遊文化、旅遊服務、景點建設與布局等;八是循環經濟,主要是鹽湖資源的綜合開發、鹽湖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建所以來,本所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開展了大量針對青海省情的調查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較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截至2010年底,共出版專著(含參與)68部,發表學術論文、調查研究報告1100餘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9項,省級社科基金課題40餘項,委託課題70餘項。上述成果中,共有40餘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0餘項。有30餘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中國三江源區生態價值及補償機制研究》、《中國藏區反貧困戰略研究》、《青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中國經濟思想史叢書》、《青海經濟史》、《人口控制學》、《青海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研究》、《高耗電工業西移對青海經濟和環境的影響》、《青海湖區生態環境研究》、《青海工業經濟發展路徑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生態環境變遷》、《青海民營經濟研究》等研究成果在省內外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蘇海紅,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大學本科。研究領域:區域經濟、生態經濟。兼任第九屆青海青聯常委、國家財政部農發辦項目評審專家、《西部論叢》雜誌特約研究員、青海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辦公室特約專家、青海保險學會理事、青海稅務學會理事等。先後被授予青海省級優秀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青海省“三八”紅旗手、青海省直機關“十大女傑”等榮譽稱號。
丁忠兵,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領域涉及農業經濟、國有企業改革、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出版專著2部,參與完成各類課題20餘項,在《中國農村經濟》、《經濟體制改革》、《經濟日報》等報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