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溝村

黑龍江漠河縣漠河鄉下轄村

金溝村 又名“老溝”、“胭脂溝”。位於黑龍江省最北部的漠河縣漠河鄉境中部,老溝河畔,距鄉政府駐地32公里。“金溝”,因老溝河流域盛產黃金,似整個溝系皆為黃金所覆蓋,故名。

村莊介紹


是清代黑龍江著名的產金地。金脈極富,開發較早。1882年(清光緒八年),鄂倫春人在漠河老溝元寶山附近發現金苗。消息傳開,俄國人越界盜採。清政府與沙俄政府交涉無效,於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初派兵將沙俄金匪驅逐出境。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清廷決定開辦漠河金礦,任命吉林候補道員李金鏞為總辦到漠河督辦金礦。李金鏞取道墨爾根城(今嫩江縣城),沿著鄂倫春人狩獵的小道(有人說,沿著清初墨爾根雅克薩的古驛道),跋山涉水,歷盡艱辛,調查訪問,往返5個月,於當年9月將調查情況報告清廷后,由清廷募集辦礦資金白銀13萬兩,調遣精兵500名和部分充軍發配的罪犯,由李金鏞帶領於1888年11月(清光緒十四年十月)到達漠河。翌年正式開採,當年即開採黃金18961兩。相傳慈禧太后收到老溝貢來的黃金,“龍顏大閱”,遂封老溝為“胭脂溝”。金礦總辦李金鏞為了開發邊疆和保衛邊疆,積勞成疾,於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病逝於漠河。清廷因李金鏞在漠河辦礦及中俄交涉中立下的功勛,決定在其原籍無錫建祠堂。採金工人為了紀念他,在老溝二道盤查建立了“李知
府祠堂”。據資料記載,採金量不斷增加,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獲金3萬兩,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獲金5萬兩。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俄亂”,老溝金礦遭到沙俄軍隊的搶掠,受到了極大破壞,日趨衰落。東北淪陷后,老溝金礦又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瘋狂掠奪。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政府有組織有計劃地開採。1975年建立了金溝林場,經營林業。由於黃金產量下降,到1990年國家基本停采,轉向個體開採,林場工人也有的買條小採金船,轉向採金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