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溝林場
金溝林場
林場位於縣城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7°43′30″—127°54′,北緯47°12′30″—47°25′。北部與鐵力林業局接壤,東部和南部與新立林場相連,西部和大青山林場、新青山林場相鄰。場部距離縣城75公里。
全稱是大興安嶺林業局西林吉林業支局金溝林場。所謂金溝指的就是胭脂溝,原為黃金生產區。金溝林場地處東經122度09分,北緯53度17分,位於西林吉林業局北部,老溝河中上游。東接河灣林場,南靠前哨林場,西與洛古河施業區接壤,北與漠河林場交界。林場施業區面積54 055公頃,森林面積46837公頃,活立木總蓄積49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6.6%。1975年,在門都里建場,原名反修林場。林場內有胭脂溝、李金鏞祠堂等旅遊景點。
林場書記:鄭奎明
場長:張建成
郵編:165300
區號:0457
1976年,改名金溝林場,是西林吉林業局主伐林場之一。
1991年,實行“三總量”管理,限額採伐。年生產木材6.62萬立方米。
1996年,林場主伐生產全部轉向富克山施業區。
1998年,國家實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木材產量調減,年生產木材5.48萬立方米。加強林業資源管護,成立管護隊,管護面積52 960公頃,管護人員143人。
1999年,改革企業經營機制,設備有償轉讓林場職工,轉讓運材汽車、J一50、運材拖車等設備30台。對商店、糧店、職工食堂、衛生所、浴池、檢修所等進行剝離,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市場化經營。實行家庭作業組承包制,成立家庭作業組19個。

林場家屬院
2002年,國家在此地設置自然保護區,恢復因1987年5·6大火造成的生態損失。
2005年,承擔赴俄羅斯赤塔州境外採伐任務,完成木材採伐4.73萬立方米,創利潤215萬元。

胭脂溝廢棄礦區
當地人對李金鏞滿懷感激之情,原因竟然是20年前的那場大火燒到了金溝,金礦開掘的寬約200米、長達數公里的廢棄礦區,讓古蓮北上的火頭到此因沒有可燒之物而止步。

從林場看漠河老縣城
氣候:金溝林場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於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溫暖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年平均氣溫1.7℃,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40℃,全年無霜期100—115天,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576小時,年有效積溫2100℃。
土壤:有3個土類,7個土種。以黑土為主,佔總面積85.8%;其次是暗棕壤佔9.8%;再次是草甸土佔4.4%。黑土中以薄層白漿化黑土為主,其次是中層草甸黑土;暗棕壤為砂質底暗棕壤;草甸土主要有薄層草甸土、中層潛育草甸土、薄層潛育草甸土、厚層潛育草甸土。土壤肥沃,有機質多為一級水平。
植被:屬於小興安嶺南麓,主要喬木樹種有山楊、白樺、黑樺、椴樹、榆樹、柞樹、色樹、落葉松等20餘種,灌木有榛子、旱柳、胡枝子等近百種,草本植物有1000多種。其中,中草藥有黨參、黃芪、刺五加等;山野菜有薇菜、猴腿蕨等;藤本類有山葡萄等10餘種;菌類有榆黃蘑、元蘑、榛蘑、猴頭蘑等。

家屬區

去林場的公路
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9012公頃,總蓄積1123737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8.9%和93.3%。主要林分類型有軟闊混交林5113公頃,蓄積695395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56.7%和61.9%;硬闊混交林57公頃,蓄積6736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0.6%和0.6%;山楊、白樺林面積3179公頃,蓄積325418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35.3%和29.0%;椴樹林面積122公頃,蓄積15201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 1.4%和1.3%;柞樹林面積541公頃,蓄積80987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積、蓄積的6%和7.2%。人工林面積2410公頃,蓄積81045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1.1%和6.7%。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2214公頃,蓄積76935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積、蓄積的91.9%和94.9%;樟子松純林61公頃,蓄積3421立方米,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5%和4.2%;紅松林120公頃,蓄積689立方米,占森林面積、蓄積的5.0%和0.9%;人工珍貴硬闊林15公頃,占森林面積的0.6%。
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界定公益林14753公頃,占林業用地的72.4%。其中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739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6.1%。區劃界定商品林面積5637公頃,占林業用地27.6%。

林場舊址
場辦加工廠主要生產木旋傢具及工具把等,年利潤10餘萬元。利用採伐所剩梢頭木進行削片,每年可削7000—8000袋,創產值5—6萬元。

奶牛養殖

金溝林場
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山野菜、中草藥、蘑菇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業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培育特色經濟作物,創出品牌。
在省級自然保護區中開發建設一條旅遊專線,逐步建成生態森林公園;積極探索合作,招商引資,開發建設大型木材加工企業;創建大型綠色農業基地,種植綠色食品,開創新品牌來投放市場,並同時發展中草藥、亞麻等經濟作物種植。
一是抓好防火護資源。林場對班子成員包片、黨員包段包點制度進行再細化、再部署,層層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強化撲火隊伍建設,發揮黨小組一線凝聚示範作用,開展集中培訓、定期舉行模擬演練,進一步提高撲火隊伍的應急水平和實戰能力。廣大黨員在防火工作中樹形象、爭先鋒,帶頭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在防火宣傳教育、“三清”、專項巡查等工作中想在前、干在先,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消除管理盲區,重點地段、重要路口都有黨員的身影,確保防火工作不出紕漏。
二是精心管理保資源。金溝施業區是國家自然保護區,屬禁伐區。施業區內道路縱橫,資源管護工作十分艱巨。為保證國家森林資源不受破壞,林場結合全區“綠箭”行動,一手抓防火,一手抓資源保護。採取專人負責、專人巡護、專線巡查的方式,嚴查過往車輛,嚴格控制作業點和施工點的破壞資源行為,杜絕伐新材燒好材的現象。為保護好森林資源,使該項工作提檔升級,林場主管領導、包片領導每月巡查不少於4次,責任人巡查不少於6次。通過林場上下齊抓共管,有效地保護了國家森林資源,今年以來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盜伐案件。
三是營林生產增資源。林場黨總支抓住新增營林任務的有利契機,組織黨員、業務骨幹學習新增項目的操作規程,開展崗上業務知識大比武和“林場發展我有責,我為林場獻計策”活動,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並在營林工作中實行“三級負責”制度,即營林技術員對營林主任負責,營林主任對場長負責,人人職責明確,層層落實到位。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和有效執行科學的制度,保證了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截至目前,營林生產一季度的常規撫育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