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黑峽谷

國家2A級旅遊景區

如果說洛河是大自然留給蒲城最為壯美的一幅山水長卷,那麼、龍首墨玉大峽谷就是鑲嵌在大地上最為耀眼的那顆明珠

龍首黑峽谷風景旅遊區位於蒲城縣洛濱鎮境內,是由龍首壩、龍首瀑布、河灣草地密林為內容的自然山水景觀、水上運動休閑觀光區和洛河峽谷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組成。景區南北蜿蜒20餘公里,東西覆蓋數公里,面積約30餘平方公里。風景優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地理環境


俯瞰婉轉綿延的洛河,順黃土高原一路豪情奔流急切南下,到達蒲城縣城向東北驅車25分鐘、便到達西頭一帶。這裡崖壁陡峭,怪石林立;大壩飛流直下,氣勢壯觀,驚心動魄;兩岸山水秀美,風光旖旎,有“小壺口”之稱。遊人在驚險中領略大自然景觀,在秀美景色中悠閑信步,寄情山水,是一種難得的身心體驗。崖低水闊、河流舒緩,盡顯他的大氣和壯美。
龍首黑峽谷風景旅遊區是由龍首壩、龍首瀑布、河灣草地密林為內容的自然山水景觀、水上運動休閑觀光區和洛河峽谷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組成。景區南北蜿蜒20餘公里,東西覆蓋數公里,面積約30餘平方公里,離景區不遠處的崖邊有一棵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古樹叫“茶樹”,當地人管它叫“神樹”。據史料記載,這棵樹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龍首黑峽谷
龍首黑峽谷

文化活動


佚聞傳說

離景區不遠處的崖邊有一棵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古樹叫“茶樹”,當地人管它叫“神樹”。據史料記載,這棵樹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大漠風沙、氣候乾燥的北方,按說不是它的適宜生長地,但它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這是它的第一個神奇之處。據說這棵“神樹”還有更奇特的地方,是非常的靈應,有“求子得子、有病治病、化險為夷”之功能。多年以來,供奉它的遊客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娛樂中心

龍首壩水上娛樂中心是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以娛樂,休閑觀光,農家樂三大旅遊項目為主題,形成滑索、漂流、遊艇、划船、攀岩、天梯、騎馬、團隊拓展,民俗體驗等旅遊項目。
目前,已正式運營的精品項目有:龍首飛渡,洛河漂流,修仙划艇,拓展訓練,攀岩和農家樂垂釣以及渭北小壺口洛河濕地等,是目前蒲城縣境內最為集中和完善的休閑娛樂場所。景區民俗屬典型的黃土高原風情,民俗淳樸。村民誠待熱情好客,村院文明乾淨衛生,是戶外旅遊居住的好去處,有"世外桃源"的自然體驗,有返璞歸真的心靈體驗。
鬼斧神工的石峽、怒吼奔騰的瀑布、使您流連忘返、津津樂道、如痴如醉、情醉梨鄉------讓你和大自然混發共情來個親密的接觸吧。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帶著親朋好友在節假日的時候來到蒲城,好好感受一下它的獨特魅力吧!

歷史沿革


駛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由國民政府主席在1935年3月28日為洛惠渠渠首大壩題的字“龍首壩”。龍首壩是由愛國將領楊虎城出資倡導、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主持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的工程,歷時四年,於1935年竣工。龍首壩頂長177米,頂寬5米,壩基寬22。5米,高16。2米,是一座拱型石砌重力溢流壩,史稱國民政府第一壩。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期命萬名兵卒從現在的龍首壩處修渠引水,至鐵鐮山處挖出龍骨,故將此渠定名為“龍首渠”。自西頭村洛河東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區,長約25公里左右,而建壩離漢代的龍首渠很近,故名“龍首壩”。壩下有兩個直徑達兩米的綠色池潭,人稱“龍眼”,“龍眼”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圍的龍眉至今還清晰可見。據說在1993年的時候,有一輛客車不幸掉入龍潭,打撈遺物的時候特地請市水利系統的打撈人員測量了龍眼的深度,據當地在場群眾回憶,測量探頭慢慢放進龍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變換,驚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鱉暢遊其中但探頭仍不見底。后經地質學家考證,此龍眼為火山噴發后的通道,壩附近常有29攝氏度的溫泉出水口。雨季的豐水季節,水從大壩飛流直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淡水季節,則有涓涓細流在壩體形成水漣,充滿“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詩情畫意,又有“滾珠壩”之稱,遊人聽水流翻滾如巨龍咆哮,看雲霧漫漫若人間仙境,可謂賞心悅目。
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嚴格評審驗收,龍首黑峽谷被國家旅遊局評為2A級旅遊風景區,成為蒲城縣第一個獲得國家認證的旅遊景區。蒲城龍首黑峽谷風景區是依託洛河洛惠渠樞紐工程——龍首壩而建成的旅遊景區,目前已投資500餘萬元,建成了高空滑索、神秘雙龍洞、攀岩、天梯、水上快艇、拓展等系列旅遊項目,已納入了陝西渭南、山西運城、永濟、河南三門峽三省四市“一票通”旅遊景點。

主要景觀


龍首壩附近兩岸人文景觀豐富,與自然景觀一道組成令人神往的洛河神奇旅遊景觀。這裡有阿村堡、晉公子重耳避難遺址、三國名將鄧艾墓、漢代澂邑漕倉遺址、水聖李儀祉故居、全國唯一一座紀念人類始祖伏羲女媧-人宗廟、黃土高原民俗村等人文古迹。其中,晉公子重耳避難遺址位於避難堡村,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西宮娘娘麗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專權,設“蜜蜂計”害東宮娘娘的兒子重耳,重耳四處避難,逃到此地而得名。當地的酸棗刺不帶鉤、螞蚱不叫喚據傳都與晉公子避難有關。三國名將鄧艾墓位於洛濱鎮坡底村,據史載,鄧艾和蔡瑁曾屯兵洛河上游,今天的蔡鄧便因此得名。水聖李儀祉故居---洛濱鎮富源村系先生的出生地,故居至今保存完好。漢代漕倉遺址位於洛濱鎮西頭村,是現今國內僅存少數古代漕倉之一,對於研究漢代的歷史具有較高的價值。
晉公子重耳避難遺址:
晉公子重耳避難遺址位於避難堡村,現存土窖兩孔、為晉文公避難居室。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西宮娘娘麗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專權,設“蜜蜂計”害東宮娘娘的兒子重耳,重耳四處避難,逃到此地而得名。當地的酸棗刺不帶鉤、螞蚱不叫喚據傳都與晉公子避難有關。
三國名將鄧艾墓:
鄧艾墓在蒲城縣洛濱鎮后阿村附近,墓冢封土呈覆斗型,坐北朝南,
原墓基封土高6米,底邊長15米,寬13米,墓前曾有祠堂一座(現無),墓冢上留有碑石兩通:一為前秦苻堅建元三年(公元367年)三月所建,距今已1700餘年,碑文魏書。
前秦石刻甚少,僅見此碑與《廣武將軍碑》兩通,故極為珍貴。大抵這個時期碑刻皆屬由隸向楷的過渡書體。有人評此碑說:“隸法略涉放縱,仍不失漢人矩矱。”
苻秦碑在宇內存者僅有兩通,一是《魏故鄧太尉祠碑》,系苻秦建元三年(公元367年)刻,一是《廣武將軍碑》,為荷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刻,兩碑皆在陝西境內。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一書對本碑記載內容有詳細分析。,
1983年7月被公布為蒲城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聖李儀祉故居:
李儀祉(1882~1938),原名協,字宜之。洛濱鎮富源村系先生李儀祉的出生地,故居至今保存完好。先生李儀祉創辦了我國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學府——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和多所院校,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水利人才。倡導和修建了陝西的涇惠渠等水利工程,樹立起現代灌溉工程樣板,使陝西百萬畝農田旱澇保收,造福後代。他主張治理黃河要上中下游並重,把我國治理黃河的理論和方略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治黃導淮、整治運河,貢獻卓著,被譽為一代水聖。
漢代漕倉遺址:
漢代澂邑漕倉遺址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洛濱鎮西頭村東洛河西岸二級台地上。時代:春秋-漢。遺址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其中心區域暴露長約150米,厚2米的灰層及水井等遺址。遺址南部鑽探出東西長25米,南北寬10米,內有石礎的夯土遺址。遺址北部發現陶窯5座及大量繩紋的板瓦瓦坯。採集有外繩紋、內麻點紋、菱形紋或布紋的板瓦、簡瓦,連弧紋、平行雙弧紋、雲紋瓦當,“澂邑漕倉”文字瓦當,以及陶罐、翁、盆、壺、缽等殘片。
人宗廟:
人宗廟位於蒲城縣洛濱鎮原西頭鄉政府大院,是神州大地唯一一座供奉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廟宇。因年久失修,損壞嚴重。近年來在西頭一帶的社會賢達人士的捐資下、興建廟宇、修復大殿,塑立神像,並恢復清明節和陰曆七月一的廟會進行祭祖。當地洛河兩岸的群眾踴躍參與。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地址:蒲城縣龍首黑峽谷景區。
渭南出發:高速86km/25元
108國道——G6521榆藍高速——G5京昆高速——蔡龍坡——106省道——西付路——龍首黑峽谷風景旅遊區
大巴:渭南客運中心站——黨睦13.5元/人
渭南客運中心站——罕井22.5元/人
渭南客運中心站——陳庄14.5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