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米粉的結果 展開

米粉

小米公司產品的狂熱愛好者

米粉,是小米粉絲的簡稱,指的是小米公司產品的粉絲。米粉是小米公司粉絲營銷的產物,為了扭轉小米公司的劣勢局面,小米公司從2012年開始走粉絲經濟路線,並建立起一個粉絲矩陣。到2015年,其粉絲總量估計在4500萬左右。

簡介


米粉
米粉
米粉,就是小米公司產品粉絲。小米的第一批粉絲就是小米MIUI的志願試用者,MIUI系統是小米首款手機面世之前推出的操作界面,之後小米在中國海內外發展了大量粉絲。截至2015年5月,小米各個官方賬號相加,微博粉絲3536W,微信1000W,QQ空間3403W,貼吧455W,社區3600W,論壇1000W,米聊800W日活。去重后粉絲量估計在4500萬。

粉絲互動


米粉
米粉
“和用戶交朋友”一直是小米公司的服務口號。一方面,小米高層會定期與用戶見面,舉辦線下活動,交流意見。另一方面,他們會在社交媒體平台在線回答用戶提問,為用戶排憂解難。
2015年5月,小米遊戲中心首次米粉玩家首次線下活動,從5月12日啟動報名開始,截止到5月14日,一共有2000多個玩家報名,其中有100名玩家成為此次活動的幸運兒。以後米粉玩家活動將定期舉辦,把小米遊戲中心部分玩家從線上聚集到線下,為大家打造線上娛樂的同時,提供更多線下交流機會。線上聊三年,不如線下見一面。從此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小米遊戲中心更想通過傾聽玩家心聲來完善優化自身,以便給玩家更好的服務體驗。
2015年5月16日,小米遊戲中心首次舉辦了米粉玩家線下聚會,數百名玩家集聚在北京小米之家,現場人氣爆棚,氣氛熱烈。玩家近距離感受了小米最新的硬體產品安卓機皇小米Note頂配版、小米電視等,也第一時間體驗了小米遊戲中心《全民奇迹》新資料片和多個有趣的遊戲產品。針對這批愛玩夠時尚的遊戲米粉,小米遊戲任性包場,請米粉看《復活者聯盟2》電影。

營銷手段


米粉
米粉
微博營銷千絲萬縷,最關鍵的抓手就是粉絲。小米漲粉絲的秘密武器就是事件營銷。小米在微博上做的第一個事件營銷是“我是手機控”,從雷軍開始,發動手機控曬出自己玩過的手機,大概吸引了80萬人參與。轉發量最高的是“新浪微博開賣小米手機2”,也是新浪微博2012最高轉發記錄保持者,轉發265萬次,漲粉絲37萬。
最有影響的案例則是“小米手機青春版”。2012年5月18日,小米發布簡配版手機,定價1499,限量15萬台,主打校園人群。為了實現15萬銷售的目標,微博營銷提前一個月開始預熱,小米啟動了一個很奇怪的主題叫“150克青春”。“所有的素材就是校園的插畫,比如說打籃球的,翻牆啊,考試作弊啊,然後一系列這樣內容的傳播,做了大概長達一個月,所以在一開始就在我們很多的用戶裡面他就莫名其妙,所以他說這個為什麼叫150克青春。”150克其實是小米青春版的重量,包裝盒裡面寫的是內有150克青春,噱頭十足。
高潮環節是小米七個合伙人拍的一個微視頻,當時《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正火,雷軍等七個合伙人參照那個調調拍了一系列的海報、視頻,相當於一群老男人的集體賣萌,話題感十足。為了刺激轉發,小米下了一個狠招,這個招數在小米的所有事件營銷里屢試不爽,就是有獎轉發送小米手機,當時是3天狂送36台小米手機。最後的戰果是,“小米青春版”微博轉發量203萬,漲粉絲41萬。
靠這種拉粉絲手段,小米在微信上也是風生水起。4個月做到100多萬粉絲。對於微信的定位,小米早期也有迷茫期,後來明確定位為客服。這也跟微信的產品形態有關係,微信的關鍵詞回復機制,很適合打造自助服務的客服平台。小米微信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是30000,每天后台自動回復量28000,每天人工處理消息量2000。專門開發了一個技術後台,一些重要的問題反饋會轉到人工客服。
由此,小米也建立了一個粉絲矩陣。小米論壇有700多萬,小米手機、小米公司等產品的微博粉絲有550萬,小米合伙人加員工的微博粉絲有770萬,微信有100萬。這些幾千萬可到達、可精細化運營的粉絲,支撐了小米的營銷神話,比如:2011年8月16日發布小米手機百度指數當日飆升至28萬;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機首輪預訂34小時超過30萬台;2011年12月18日第一輪開放購買3小時售出10萬台;2012年2月16日小米手機電信版2天92萬人參與搶購;2012年4月6日米粉節6分05秒售出10萬台小米手機。

粉絲經濟


米粉
米粉
小米MIUI自2010年8月16日正式發布以來,四年半時間就達到1億用戶,已經逐漸形成了小米強大的移動業務生態鏈。其中小米應用商店日均應用分發能力達3500萬,總分發量至今已突破140億。小米遊戲中心在2014年底月流水達1.97億元,2014年與開發者分成超過6億元,2015年Q1與開發者分成達2.9億,接近去年全年一半。
從產品聚集粉絲,粉絲的參與再進一步的督促小米做好產品,小米就是憑藉這種“參與感”式的粉絲經濟,做到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