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腹山雀
雀形目山雀科動物
黃腹山雀(學名:Parus venustulus)小型鳥類,體長9~11厘米。雄鳥頭和上背黑色,臉頰和後頸各具一白色塊斑,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下背、腰亮藍灰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黃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兩道翅斑,飛羽暗褐色,羽緣灰綠色;尾黑色,外側一對尾羽大部白色;頦至上胸黑色,下胸至尾下覆羽黃色。雌鳥上體灰綠色,頦、喉、頰和耳羽灰白色,其餘下體淡黃色綠色。
單獨、徠成對或成小群,有時與其他種類混群。叫聲似灰藍山雀。高音的嘁嘁喳喳聲及似責罵聲。複雜鳴聲包括高調顫音。
黃腹山雀
雌鳥額、眼先、頭頂、枕和背灰綠色,後頸有一淡黃色斑。腰亦為灰綠色但稍淡,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綠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級飛羽具淡黃白色端斑。臉頰、耳羽以及頦和喉白色或灰白色,其餘下體淡黃沾綠色。
幼鳥和雌鳥相似,但頭側和喉沾黃色。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藍黑色或灰藍黑色,腳鉛灰色或灰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9~14g,♀9.7~12.5g;體長♂88~108mm,♀83~105mm;嘴峰♂9.5~10.5mm,♀8.5~10.5mm;翅♂60~66.6mm,♀60~63mm;尾♂30.8~39mm,♀31.3~40mm;跗蹠♂15~18mm,♀14~17mm。(註:♂雄性;♀雌性)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各種林木中,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林、人工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
黃腹山雀
遷徙:留鳥,部分遊盪。
食性:主要以直翅目、半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期4~6月。營巢於天然樹洞中,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細軟的草葉、草莖等材料構成,內墊以獸毛等。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被有紅色或褐色斑點,卵的大小據3枚卵的測量為17~18mm×12~13.5mm
徠黃腹山雀是中國特產鳥類,分佈於中國甘肅西南部,陝西南部秦嶺太白山,四川北部平武、南坪、中部雅安、峨眉、寶興、樂山、南部瀘縣、西部康定、西南部峨邊、馬邊、甘洛、西昌,貴州北部赤水、綏陽、東北部江口、中部貴陽、貴定、南部惠水、東南部榕江,雲南東北部永善、中部昆明,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安徽,往北到河南伏牛山和山西南部,偶見於河北興隆和北京西山,往南至福建、香港、廣東和廣西等地。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全球種群未量化,在原產地屬局域常見物種(HarrapandQuinn1996)。該鳥在中國約有10,000~100,000繁殖對(Brazil2009)。黃腹山雀在中國分佈廣泛,種群數量局部地區較豐富。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IUCNRedList):無危物種(LC),2016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