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遠河

綿遠河

綿遠河發源於九頂山南麓,沿綿竹市山區、壩區奔騰而下,在德陽市中心區穿城南去,全長133.6公里,是沱江上游正源。

簡介


城區段為16.1公里。綿遠河吸納德陽西北區域10餘條支流,滋養著旌城兒女。

沱江正源


沱江的發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緣的九頂山,又名茶坪山。這座山裡的東、中、西三處分別流出許多溪流,逐漸匯成三條較大的支流:西邊一條湔江,長139公里;中間一條石亭江,長141公里,東邊一條綿遠河,長180公里;它們匯合在金堂趙鎮附近,才正式成為沱江幹流。因為綿遠河最長,所以現在把它定為沱江正源,另外兩條就算旁系支流。

德陽母親河


德陽綿遠河
德陽綿遠河
長期以來,綿遠河為兩岸生活的10餘萬人和40餘家大中小型企業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灌溉沿河兩岸近10萬畝良田,承擔著德陽城區50餘平方公里的防洪功能,因此,綿遠河被旌城人民尊稱為“母親河”。

污染


上世紀80年代末,德陽城市和經濟發展迅速,但城市的生態環境卻因保護不力受到了影響。綿遠河城區段每年有上千噸的生活垃圾、近萬噸的建築垃圾無序堆放,沿河160多個排污口每天向綿遠河排放近萬噸污水,流域範圍環境污染、水質惡化、河道淤積、道路不暢等問題日趨嚴重,沿河居民苦不堪言,整治綿遠河,還清母親河成了全市人民共同的心聲。1989年,德陽市委、市政府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解決城市發展向東受阻的問題,決定對當時的綿遠河城區段7公里的堤防,雨、污排水管,跨河的部分橋、閘進行建設。1991年4月,岷江路閘橋落閘蓄水,德陽城內誕生了一個人工湖——旌湖。

治理


2001年3月,德陽市委、市政府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改善群眾居住和商業環境的高度,做出了以污水治理、環境治理、完善功能為重點的綜合整治決策。2001年7月,委託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對16.1公里長的綿遠河城區段——旌湖,進行濱水景觀城市設計。2002年4月,旌湖綜合整治工程正式開工。2002年至2006年,綜合整治工程一直被德陽市委、市政府列為重點工程,全力推進。目前,還清后的母親河“天藍、水清、岸綠、景美”,成為旌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重現了青春魅力。
綿遠河古稱綿水。境內河段長11.9公里,流經連山鎮、雙泉鄉、松林鎮三水鎮,與石亭江匯合后出境至趙鎮入沱江。屬於降水補給河流。河面均寬268米。集雨面積80平方公里。年均徑流總量5.12億立方米。
旌陽區氣候屬亞熱帶濕和半濕潤氣候區,總的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少,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大,強度不一。常年平均氣溫16.0℃,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6.7℃,溫差43.2℃。年平均日照時數1215.4小時,年平均降雨量893.4毫米,其中夏季降雨量達536毫米,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
季節交替時,冷熱空氣活動頻繁激烈,形成以東北方向為主的季風。年平均風速1.5米/秒,瞬間最大風速14.3米/秒。無霜期長達276天。
常年發生的主要氣候災害有低溫凍害、乾旱、洪澇、大風、冰雹、秋霜、寒潮等,低溫凍害天氣主要出現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生頻率70%。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經常發生。3月初至4月底發生春旱頻率為40%,4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生夏旱的頻率86%。6月底至9月初,發生伏旱的頻率61%,12月至次年1月發生冬干頻率40%。夏秋兩季發生洪澇的頻率50%,年平均發生0.75次。六級以上大風年平均發生0.86次,年平均出現雹災0.8次。9月至11月,易發生秋霖,年平均發生1.89次,12月至次年2月,寒潮年平均發生1.52。
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1度,無霜期271天,年降水量893毫米,日照1251.5小時,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低溫冷寒、乾旱、洪澇、冰雹和秋綿雨。全區耕地面積33683.5公頃,占幅員面積的56.84%,林地面積9354.4公頃,占幅員面積的14.4%。

橋樑涵洞


綿遠河屬沱江上游一級支流,為沱江正源,發源於綿竹與茂汶接界的九頂山南麓,合山間溪澗細流,至漢旺鎮出山口,經拱星、綿遠、黃許、德陽城東、連山,至廣漢三水鎮易家河壩與石亭江匯合后稱北河,出境至金堂趙鎮入沱江幹流,全長133.6公里。境內長125.4公里,河床寬200~1500米。水運航線從市中區略坪,到廣漢易家河壩出境處止,航道共計57.9公里。綿遠河自民國年間通航以來,各碼頭常有5~20隻木貨船往返運輸,小木船載重1.5~3噸,每年航期約4個月。一直到1953年,公路、鐵路運輸繁榮后,便告結束。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據《德陽縣誌》記載,綿遠河修築防洪堤始於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河水大泛,沖至城腳,知縣叢方涵築堤固岸,旋築旋潰。乾隆元年(1736),知縣夏詔新復行修築。歲久,仍復沖毀。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縣周際虞用竹編密籠填三合土決流、築堤。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縣李莪建金剛亭於北門受水處,沿城砌石岸以御之。嘉慶七年(1802),水至城腳,知縣彭永芬稟請增修。據1984年調查的歷史洪水資料記載,黃許鎮大柏樹對岸有一處防洪堤,建於清代咸豐年間,此堤至今尚存。
民國時期,沿河一些小業主,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也築堤防洪。孟家鄉江興益在綿遠河邊青咀子下面有田地70餘畝,民國10年漲洪水沖毀8畝,洪水主流倒向青咀子,有繼續被沖之勢。徵得銅鑼堰堰長及地保的支持,由江出錢出力,籌備材料,於民國13年在青咀子建成一道長60米的固定支水堤,目前尚存。黃許鎮王爺廟門口的防洪堤,德陽東大橋上面河邊石牛堤,都是民國時期修築,至今仍起抗禦洪水的作用。
1950年代初期,在綿遠河從孟家鄉鍋底凼到八角一段河床,連年淘修,歸正河床,使洪水歸流。又從1953年起在沿河兩岸洪水倒灘處修竹籠堤護岸。1961年5月,建成東大橋上一道長450米混凝土固定堤。同年10月,成都鐵路局在黃許鐵路橋下面修築一道700米長的混凝土預製塊防洪堤,成都市建局在桅杆橋修建一道長120米混凝土防洪堤。這三處防洪堤,經過1964年最大洪水考驗,至今完整無損。1965年,綿陽地區水電局組織力量對綿遠河進行全面規劃、治理,從1961年至1984年,國家補助材料費208萬元,鄉村投勞340萬個,修建固定防洪堤35.1公里,恢復耕地8108市畝,保護土地10430市畝。 
綿遠河治理1962年綿遠鄉試築灰漿堤一段。1964年官宋棚堰連鎖閘建成,閘下為保護漢旺場鎮安全,築堤1433米。當年冬,又在寶林院建堤640米。到1984年,綿遠河共建成漿砌固定防洪堤有:漢旺境內右岸二段,左岸一段;興隆鄉境內右岸一段;拱星鄉境內左岸一段;富新鄉境內右岸一段;綿遠鄉境內左岸三段;什地鄉境內二段。總長7300多米,這些堤中一部分基礎深度不夠、穩定性較差。漢旺場后一段防洪堤建成后開闢了一大片可供利用的地面。東方汽輪機廠生活區、糧機廠、黃磷廠、天池煤礦、水泥廠等10多個單位均建於此。1978年漢旺鎮進行總體規劃,又作了防洪工程設計上報,經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川革發函(1978)139號文件批複:“所需投資以東方汽輪機廠為主和其它受益廠礦分攤的原則實施”。1982年,東方汽輪機廠作了綿遠河漢旺鎮防洪加固工程設計,報經四川省江河管理指揮部復文通知:同意該工程分兩期進行,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原堤按20年一遇設計)。第一期工程已由東方汽輪機廠於1984年按舊堤走向組織進行,1640米基礎用100號混凝土部分加固施工。 

水電工程

小崗劍電站,位於綿遠河上游天池鄉小崗劍地址,進水口位於大橋側,引水渠長3.2公里,有天然落差55米,設計水頭51.2米,裝機兩台3200千瓦,年發電量2040萬度。電站總投資596萬元,國家按政策規定補助96萬元。縣地方財政投資55萬元,貸款240萬元,其餘為地方水利費投資。於1984年10月動工,已發電。 
1.紅旗電站(金魚咀電站):位於綿竹縣天池鄉小崗劍綿遠河上,1978年10月開始醞釀、勘察、設計,1983年7月批准建站。引水渠長3.2千米,設計水頭51.2米,裝機2台(2×1600),容量3200千瓦,年發電量2040萬千瓦小時。電站總投資596萬元,國家補助96萬元,縣地方財政投資55萬元,貸款240萬元,其餘為地方水利費投資。1984年10月動工,1987年3月竣工。同時建成東北鄉35千伏變電站1座及22千米輸電線路,供東北水泥廠用電。年供電量450萬~500萬千瓦小時,余電以10千伏併入國家電網綿竹西門35千伏變電站計度。1992年1月1日後全部送入綿竹西門變電站。當年10月由紅旗電站改名金魚咀電站。1994年發電2402萬千瓦小時。發電以5千米35千伏線路送至國家電網漢旺110千伏變電站計度入網。
2.王家坪一級電站:位於綿竹縣王家坪,利用綿遠河山區支流湔溝落差建站。1990年動工,1992年4月竣工。設計水頭110米,裝機2台(2×500),容量1000千瓦。在當地清平磷礦與國家併網。1993年發電量270萬千瓦小時。1994年發電量300萬千瓦小時。電站總投資360萬元,全部由王家坪村民組自籌。
3.王家坪二級電站:位於綿遠河山區支流湔溝的王家坪,接一級站尾水。1993年開工,1994年竣工。設計水頭24米,引用流量5.5立方米/秒,裝機3台(3×320),容量960千瓦。1994年發電量110萬千瓦小時。與一級站同處併網。為綿竹縣清平鄉湔溝村王家坪組自籌資金建設、經營,總投資280萬元。
4.長河壩電站:位於綿竹縣清平鄉綿遠河上游。裝機3台(3×320)容量960千瓦。1991年3月動工,1993年5月竣工。該站發電全由伐木廠自用,屬自備電站。總投資389萬元。 

引水工程

官宋硼堰(工農渠),官宋硼堰系綿遠河水源,位於漢旺鎮山口。明嘉靖九年(1530年)用土石建堰,東、西分水,東為硼堰,西為官、宋堰。清代又名屯軍堰。民國36年(1947年)改建為水泥欄河堰。因設計不妥,又未解決消沙問題,年修年毀,山區水土流失致河床淤塞日趨嚴重。1962年,設計修建鋼筋混凝土連鎖閘。組成官宋硼堰進水閘工程指揮部,由郝尚光任指揮,12月初動工,至1964年春建成,后又改為鋼質閘門,1978年配套增設卷揚式電動手搖啟閉機。進水閘工程形式呈“一”字形,順流向左岸硼堰進水閘,凈空高6米、孔徑5米,二孔。右岸官宋堰進水口二孔。中有弧形消沙閘二孔及開敞式連鎖閘十孔。建成后減少滲漏,增大水量;總引進流量可達60立方米/秒輸入灌區;有效灌溉面積9.27萬畝;由於水源有保證,灌區內相繼增修了引、蓄水工程。
漢九渠引水工程引輸官宋硼堰水,全長12.5公里,渠底寬2.5米,深2米,過水能力4立方米/秒。從漢旺經凌法村,馬尾鄉武都、八甬、九嶺村、九龍鄉二龍、同心、新民、雙桂村至遵道鄉付家河。上段於1958年春利用徐家堰擴大斷面改建,至柏林水庫長3公里。中段於1958年冬興建,從柏林水庫至白水河長5.2公里。下段於1978年冬續建,至付家河長4.3公里。建成后,增灌九龍、遵道、西南三鄉8個村農田和解決小河堰灌區8座水庫,7口山塘蓄水水源。 
人民渠原名官渠堰,始建於1953年春,1966年改稱人民渠,是從都江堰內江系統蒲陽河引水的大型灌溉工程,又是新中國成立后都江堰灌區延伸至平原區東部、東北部並跨越沱、涪江分水嶺進入川中丘陵區的新建引水渠系,分七期建設。第一至四期乾渠沿成都平原東北邊緣行進,至彭州市軍屯場東,伸出楊柳分乾渠跨越小石河后延出紅岩分乾渠至綿運河;穿越綿遠河後分左右兩股,分別為第五期(右)和六期(左)工程乾渠。五期1970年初改擴建延伸為第七期工程。灌溉成都、德陽、綿陽、遂寧等四市十三個縣(市、區)的392萬畝耕地。因人民渠是解放后四川省興建的第一條骨幹引水工程,故素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稱。人民渠乾渠自都江堰蒲陽河引水,經彭縣、什邡縣、綿竹縣、德陽縣境內至綿遠河,全長89.56公里,德陽市境內長48.7公里。該渠分四期建成。 

主要支流


石亭江,古名洛水,東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劉焉為益州牧,壘石為亭以鎮江水,故名石亭江。屬沱江上游二級支流,為沱江三源之一。發源於德陽市西北山區,什邡、綿竹與茂汶接壤的九頂山南麓,其源頭為二道金河(洛水)、頭道金河(章水),紅白場以下稱石亭江。自西北流向東南,經什邡紅白、綿竹金花至高景關出山口,進入平原。流經什邡洛水、瑩西、雙盛、禾豐及綿竹廣濟、玉泉、新市、觀魚等鄉,在觀魚鄉趙家嘴納射水河,再東南流,經市中區景福、天元、八角,廣漢金輪、小漢、金魚、和興至三水易家河壩與綿遠河匯合后,至金堂趙鎮入沱江。石亭江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1600平方公里,落差2460米,平均比降21.4‰。 
建興河,發源於德陽市中區新中鄉柳林灣。由北向西南流入中江縣集鳳區會棚鄉,經中江新豐鄉出境入廣漢連山鎮匯綿遠河注入沱江。中江縣內長23.3公里,天然落差155米,平均坡降6.6‰。

水文特徵


綿遠河屬降水補給河流,山區積雨面積42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1299.21平方公里。上游山勢陡峻,水系發育,河床比降大,匯流迅速,洪水峰高量大,汛期常陡漲陡落,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3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4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億立方米,最大徑流量6.18億立方米,最小徑流量3.13億立方米,年徑流深1208毫米。

幹流概況


綿遠河古名綿水,明、清時稱綿陽河,民國29年(1940)更名綿遠河。屬沱江上游一級支流,為沱江正源。發源於德陽市西北部綿竹縣清平鄉,與茂縣接壤的九頂山南麓,其源頭大鹽井溝海拔3060米。綿遠河匯山間溪澗細流,至綿竹漢旺鎮出山口,自西北流向東南,經綿竹漢旺、拱星、興隆、綿遠、富新、什地等鄉,從紅岩寺入德陽市中區,經柏隆、廣富、略坪、袁家至黃許鎮轉而南下,經德陽城東、旌陽、八角,至東河鄉入廣漢市境,經連山鎮,沿雙象、松林鄉續向南流,於三水鎮易家河壩與石亭江匯合后稱北河,至金堂縣趙鎮入沱江。 
綿遠河全長133.6公里,在德陽市境內河道長125公里,分為山區、平原兩部分。漢旺鎮以上,山區主河道長42.5公里,其中漢旺至清平河段長13.5公里,坡降12‰,清平至爛柴灣牛角洞河長14公里。小木嶺處山峰與水面相對高差達1300米。卸軍門處山峰與水面相對高差728米。漢旺鎮以下,河流進入平原,河床寬200~1500米,坡降5‰~10‰。 
● 綿竹段
綿遠河古名綿水,又名綿江,因其源遠流長,故名綿遠河。為沱江之正源,發源於九頂山南麓,合山間溪澗細流,至漢旺鎮出山口,匯為大河,自西北流向東南,經漢旺、拱星、興隆、綿遠、富新、什地等鄉,從紅岩寺入德陽,經黃許鎮、德陽城東、更南流入廣漢縣境,經連山鎮、與石亭江匯合,至金堂入沱江。綿遠河從九頂山南麓的大鹽井溝源頭至金堂匯合毗河,全長133.6公里。
在綿竹縣境河道長63.5公里,分為山區、平原兩部分。漢旺鎮以上為山區,主河道長42.5公里,其中漢旺至清平,河段長13.5公里,坡降12‰,清平至爛柴灣牛角洞河,長14公里,坡降32‰。再上至大鹽井溝,長15公里,坡降117‰。山區河床寬約50米,最窄處約10米。兩岸山坡約70°。小木嶺處山峰與水面相對高差達1300多米,卸軍門處山峰與水面相對高差達728米。漢旺鎮以下,河流進入平原,在縣境內河道長約21公里。河床寬約700~1000米,遍布卵石砂料,坡降5~10‰。綿遠河山區集雨面積420平方公里,壩區綿竹縣境控制面積2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5.7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0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4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億立方米,最大徑流量6,18億立方米,最小徑流量3.13億立方米,年徑流深1208毫米。 
● 旌陽段
綿遠河古名綿水,明、清稱綿陽河,民國29年更名綿遠河,屬沱江上游一級支流,為沱江之正源。發源於綿竹清平鄉與茂汶接界之轎壁山(九頂山東北)下;大鹽井溝源頭高程3060米,東南流經清平至漢旺鎮出山,於紅岩寺附近進入縣境。至黃許轉而南下,經縣城東,在東河鄉南界,入廣漢縣境。納齊家堰水至連山鎮南匯石亭江水,再至金堂入沱江。全長133.6公里。在縣境內流長46公里,平均坡降2.3‰。縣境內流經柏隆、廣富、略坪、袁家、黃許、孟家、城區、旌陽、八角井、東河10個鄉。
流域面積510.4平方公里,河面寬窄不一,一般200至800米。多年平均流量20.0立方米/秒。過去常通航,河道上游地形陡峻,水系發育,河床比降大,匯流迅速,洪水峰高量大,汛期常陡漲陡落,行洪期(7月至9月)則洪水激增。據漢旺水文站調查,民國23年洪水流量達3500立方米/秒(當時系由於天寶山垮塌造成)。漢旺站實測的最大流量為2320立方米/秒,漢旺至紅岩寺一段河床較寬,河槽調洪能力增強。因沿途民埝引水截流,每年12月至4月基本斷流。沿岸多為農田,因歷史上墾荒種植。圍河造田,流域內植被覆蓋率僅0.71%,汛期洪水沖刷嚴重,河水含沙量大,常使河道淤塞,河床局部抬高,沿河一帶歷史上常遭洪害。新中國成立后,結合興修水利,廣築河堤,取河床沙石供建築材料,河床深度與河面寬度已逐年穩定,汛期洪害大大減少。 
● 廣漢段
綿遠河古名綿水,明、清稱綿陽河,民國29年更名綿遠河,發源於四川盆地西北緣九頂山的老鷹窩梁子,向東南流經綿竹、德陽市中區,再南流入縣連山鎮境內,至雙泉有土溪河匯入,又沿雙泉、松林與連山鎮之間續向南流,於三水鎮易家河壩與石亭江匯合稱北河,出境至趙鎮入沱江。縣內河段長11.9公里,河面平均寬268米。河床比降,連山橋以上1.62‰,以下1.38‰。縣內集雨面積80平方公里,屬降水補給河流。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立方米/秒。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3700立方米/秒。1981年7月為259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5.12億立方米。 
● 金堂段
北河,古名后江,系沱江正源綿遠河下段。綿遠河南流經廣漢易家河壩,接納石亭江、湔江水之後,入金堂境始稱北河,至趙鎮與中河(清白江)、毗河相匯成沱江。縣境內流程為13公里。水面面積185萬平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15.6立方米/秒。平水期河床平均寬169.4米,最寬處287.5米,最窄處僅50米。彎曲係數1.15,比降1.9‰,洪泛頻繁,是金堂縣境水害最大的河流。 廣漢三水鎮易家河壩與石亭江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