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

出口轉內銷

出口轉內銷指原來已經出口到外國的情況下,由於各種原因,經由各種渠道返回本土銷售。

狹義含義


出口轉內銷示意圖
出口轉內銷示意圖
轉銷,狹義指算產品,各(貿易壁壘、政策,系化)際市,廠商減損,貨銷售,貨,核銷單過期之前未能收匯並核銷的。當發生出口轉內銷之後,本次出口的這批貨將由出口的商品變成內銷的商品,不能再被定義成出口商品了。

廣義含義


廣義轉銷營轉,指濟危背景,貿型企業際市消費壓縮,產品銷售壓,企業求存,銷售途徑市改市,轉銷式獲商品售渠,求企業存展,企業危尋求途徑。企業掉轉銷,消化庫存,促銷段盡資籠,企業潤資周轉率,企業展。轉,拓展產品銷售渠,增企業品牌,增市。

含義


出口轉內銷洽談會
出口轉內銷洽談會
言,計劃濟( - )“轉銷”詞形容質量較產品。,質量較產品,質量產品留消費。“轉銷”貨質量較,且貨產,且貿產品般企業庫存列,低價拋售兌。計劃濟,“轉銷”商品價廉詞。

形成原因


中國的出口轉內銷的形成原因包括:
一,國產商品由於貿易壁壘等貿易障礙原因,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需要返回國內;
二,國產商品由於國家政策的變更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需要返回國內;
三,國產商品由於本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發生變化等原因,無法到達目的地,需要退回國內;
四,由於產品質量或經濟糾紛或其他原因(如船期延誤)需要退回國內,或退回國內是更合適的選擇。
在中國海關每個月的進出口貿易統計表上,有奇怪的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進口”,在2006年末,這個數字的年度累計達到733.6億美元,如果僅僅看數字,這已經超過了當年中國全年從美國的進口額,也就是說,在2006年中國是自己的第六大進口來源地。這部分中國國貨只是在文件上貌似打算出口,實際上並沒有。
這個就是國貨復進口的數字。按照中國海關的解釋,國貨復進口,就是指重新進口已經出口的中國產品。這其中,有因為質量問題和經濟糾紛而被退貨的產品,有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的布局考量,但更多的國貨復進口是和加工貿易聯繫在一起的。
在1980年代之前,國貨復進口有一個中國人更加熟悉的稱呼——“出口轉內銷”。1980年,中國國貨復進口2400萬美元,大部分來自海外退貨。

影響


很多出口商品可以享受出口退稅,因此,在中國的國情而言,出口轉內銷對中國最直接產生的問題,就是讓中國的國家稅收遭受損失。另一個問題,是讓中國的外貿統計數字出現嚴重偏差,不能反映真實的對外貿易金額和狀況。
外向型企業轉型
外向型企業轉型
1981年中國的外貿稅收政策調整后,內外貿稅收截然不同,產品內銷要徵收增值稅和消費稅,而外貿企業出口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和半製成品可以直接獲得出口退稅,企業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時,又可以享受減免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
以一個電子企業為例,電子元件出口可以享受13%-17%不等的出口退稅,等於價格成本降低了13%-17%。而下游企業用更低的價格進口時,只要持有加工貿易手冊,就不用另外繳納進口關稅和環節稅,上下游企業都得到了稅收減免的好處。
中國向中國出口,中國從中國進口,這種類似“自己的嘴咬自己的鼻子”的令人無法設想的雜技動作,在中國外貿行業內卻是每天大量地在上演。它的學名叫做“國貨出口復進口”,外貿行業內俗稱“香港一日游”。在1981年至2007年的26年間,這一業務增長了3056倍,直至巨額的貿易順差把中國推上國際舞台的風口浪尖。2007年3月12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2月份,中國貿易順差高達237.57億美元,為2006年同期的9.7倍。當時有專家預測,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不斷擴大,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順差國,而伴隨其間的將是更為頻繁的國際貿易摩擦。
在日益巨大的貿易平衡壓力下,長期以來國貨出口復進口的“順差造假”問題引起多方面的關注。中國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在2007年1月份說,許多企業高報出口騙出口退稅,導致中國外貿順差嚴重失真。

企業劣勢


缺品牌

缺品牌,但不缺技術:做加工,做出口,不需要品牌,只需要提供低廉的生產成本和生產能力,質量有保證就可以,但做國內市場,做消費市場,需要的是品牌,出口型企業不缺技術,但缺少的是品牌。對出口型企業來講,為國外企業的代加工經驗,具備了強大的技術能力,唯獨沒有的是自有品牌,且不被國人所知和認可,這是出口企業轉內銷所遇到的第一道坎。

缺營銷

外向性企業重技術,缺市場
缺營銷,但不缺產品:出口型企業產品齊全,可對開拓國內市場而言,卻沒有營銷產品,營銷能力。做生產和代加工,並不需要針對終端市場的營銷,但做國內市場銷售,就必須面對一線市場,而這一點,也正是出口型企業所缺少的。缺營銷,但不缺產品,轉內銷,就是要解決如何把現有產品做好營銷的問題。

缺經驗

缺經驗,但不缺市場:消費市場是一潭深水,會游泳的人游得樂哉悠哉,不會游的人卻會嗆得滿口是水。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和旺盛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對出口型企業來講,並不缺少市場容量,缺少的恰恰是他們運作市場的經驗。

缺資源

缺資源,但不缺機會:中國市場經濟剛剛滿三十年,很多行業還很不成熟,蘊藏著巨大的成功機會,如前文提到的背包行業,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龍頭品牌,對德貝而言,機會還是很大的。但對德貝企業來講,缺少的正是運作市場所需要的資源,一沒有品牌,二沒有網路,三沒銷售渠道,所有的外貿企業均如此。這是出口企業轉內銷通通存在的問題,機會就在眼前,就看如何開拓市場,抓住機會了。

解決辦法


企業內部轉型會議
企業內部轉型會議
要解決中國出口轉內銷引起的不良影響,有以下的辦法:
一,大力發展中國的現代物流業,吸引更多的國際物流企業將區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分撥中心設立到中國國內來。尤其需要加快中國保稅港、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新型物流載體的建設,為物流企業進入中國,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更合理、寬鬆的環境。
二,大力改善中國服務業環境,吸引更多的跨國企業將區域銷售總部設立到中國國內。例如可進一步考慮賦予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等物流載體以貿易功能,從而建立更多的可體現進出口貿易性質的載體,允許在區內、中心內設立純貿易公司,吸引企業在區內、中心內完成國際貿易結算,逐步推動建立起一些帶有行業特色的區域性國際商品交易市場。這既可解決因多方貿易因素引起的出口轉內銷問題,更重要的是可將貿易所帶來的增值部分及其稅收留在中國國內。
三,加強監管,由中國海關監管結轉貨物最終實際出口,一旦內銷由海關按進口貨物補征進口關稅和增值稅。
四,重新合理設置進口關稅率、出口退稅率。抑制因進口關稅率倒掛而引起的國貨以一般貿易方式復進口的現象。使出口退稅率更合理地體現抑制資源性初級產品出口,鼓勵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導向性作用,使國貨復進口企業雖然提早獲得退稅,但也損失了退稅率的差額。
五,調整部分政策抑制國貨復進口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情況。如中國國產設備出口后復進口享受減免稅政策,這有違減免稅政策是為了吸引國外先進技術的初衷,應該明確限制國產設備不得享受減免稅政策。

政策扶持


2020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快轉內銷市場准入、發揮有效投資帶動作用、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做好融資服務和支持等方面推出十條舉措,力挺出口產品轉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