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理工類公辦高校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YunnanVocationalInstituteofEnergyTechnology)座落在雲南省曲靖市,為全日制公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雲南省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煤炭成人教育先進集體。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78年的雲南省煤炭工業學校,2002年10月,由雲南省工程技術學校、雲南省煤炭基本建設公司技工學校、雲南省廣播電視大學煤炭分校合併組建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8月,學院入選為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03畝,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6400萬;設有7個院(系部),開辦34個高職專業;有教職工412人,全日制高職在校生6850人。

歷史沿革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1978年2月16日,雲南省革命委員會同意在曲靖地區籌建一所中專性質的煤炭工業技術學校,學校選址在曲靖城郊大坡寺。
1980年9月,學校首批招收80級地下採煤、礦山機電兩個專業,四個班共155名學生。
2000年11月16日,雲南省煤炭工業學校更名為雲南省工程技術學校。
2002年10月17日,雲南省工程技術學校、雲南廣播電視大學煤炭分校、雲南省煤炭基本建設公司技工學校合併辦學,組建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校。
2007年1月,學校通過了教育部進行的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5月21日,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職業院校遷址新建。
2010年1月,被雲南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建設培育單位”。3月3日,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校入駐位於曲靖市職教中心的新校園。
2011年1月,通過雲南省財政廳、教育廳驗收,正式成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建設單位”。
2014年,學校被教育部等六部委主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2015年10月,學校通過雲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建設驗收,初步建成雲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2017年8月,學院入選為國家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二批試點單位驗收。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412人,專任教師355人,教授12人,副教授116人,碩士研究生126人;校外兼職教師135人,有全國煤炭職業教育協會副會長1人,雲南省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1人,省級專家6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名師工作室3個,省突人才1人,省貼專家1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專家2人,市級專家9人,曲靖市優秀骨幹教師5人。
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毛加寧、王正榮、莊嚴、鄭毅
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王正榮2013年
煤礦開採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礦山機電專業教學團隊莊嚴2012年

院系概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設有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經濟與工商管理系、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基礎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和成人教育學院7個院(系部),開設34個高職專業。
院系設置 
院系專業學制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煤礦開採技術三年
礦井通風與安全三年
計算機應用技術(礦井監測與控制方向)、三年
礦山地質三年
礦山測量三年
工程測量技術三年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製圖技術三年
煤田地質與勘查技術三年
工業分析與檢驗(煤化方向)三年
煤炭深加工與利用三年
選煤技術三年
應用化工技術三年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三年
工業與民用建築三年
公路與橋樑三年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三年
水電站動力設備與管理三年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三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三年
礦山機電三年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三年
供用電技術三年
數控技術三年
電廠設備運行與維護(風電方向)三年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三年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三年
計算機應用技術三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三年
嵌入式系統工程三年
經濟與工商管理系會計與審計三年
物流管理三年
工商企業管理三年
市場營銷三年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廣告設計與製作三年
文秘三年
工業設計三年

人才培養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專業提升服務待業能力”項目2個,雲南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實訓基地1個,雲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6個,雲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校外)3個;雲南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3項,雲南省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項目3項,省級精品課程6門。
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專業提升服務待業能力”項目:煤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
雲南省級重點建設專業:煤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工程測量技術
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實訓基地:煤礦安全校內實訓基地
雲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教學基地(校內):煤礦安全實訓基地、煤化工專業實訓基地、煤礦開採技術專業採掘工藝實訓基地、礦山測量示範實習實訓基地、礦山機電專業基地、測繪專業數字測繪基地
雲南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校外):雲南東源煤電集團羊場煤礦實習實訓基地、富源雄達煤礦實習基地、后所選煤廠示範實習實訓基地
精品課程:
雲南省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煤礦開採方法李鴻維2010
煤礦地質王正榮2011
礦山運輸與提升莊嚴2012
礦山流體機械張書征2012
礦山測量干曉銳2013
數字測圖王正榮2013
礦山供電張雲星2014
雲南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構建研究蔡冰2013年
高職院校雙師隊伍評聘與考核制度的研究朱瓊麗2013年
雲南能源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分析與專業結構調整研究桂林斌2013年
雲南省級提升專業服務產業項目: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發電廠與電力系統專業何滔2013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2016年
機電一體化錢紅2014年
教學成果
名稱時間類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現狀調查報告2015年省委高校“六個一”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兩點論”和“重點論”視角下的中國主流意識形態與非主流意識形態管見2016年曲靖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群眾史觀在高等職業院校特色辦學中的應用研究2016年曲靖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獲得榮譽


學校活動
學校活動
2007年11月,學校被評定為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良好院校。
2007年,學校被授予“全國煤炭教育先進單位”。
2009年,學校被批准為全國煤炭行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2010年,學校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雲南省工業人才培養基地。
2011年11月,學校被雲南省教育廳雲南省財政廳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12年,學校被雲南省教育廳評為雲南省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雲南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服務中心、雲南數字化測控技術服務中心2個科研中心。

科研成就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獲得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4項,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獎勵106項。有兩個項目獲得省級三等獎。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
2012年4月,學校7名教師獲雲南省2012年度煤炭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2012年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
項目負責人
雲南煤炭企業物流外包模式研究岳萍
礦用軸流式通風機調節與節能研究張書征
雲南省鄉鎮煤炭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朱瓊麗
雲南恩洪礦區水體下採煤方法研究與設計毛加寧
提高雲南省地方煤礦瓦斯抽放效率的研究杜運夯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5月,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有館藏文獻資源共計758829冊;含1998年至2012年電子期刊7200種;視頻1176部,已裝訂期刊合訂本12543冊,2012年度報紙30種,現刊270種,生均擁有圖書達133冊,與曲靖市圖書館、曲靖師範學院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簽訂了資源共享協議。

學術交流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在雲南省羊場煤礦、恩洪煤礦、來賓煤礦、后所煤礦、雲南模具三廠、貴州盤江煤電集團等20餘個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005年,開始實施企業與學生簽訂協議,畢業後到企業就業的“訂單教育”模式,與雲南煤化集團、雲南東源煤電集團、雲南金沙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盤江煤電集團、貴州盤南開發有限公司、貴州興安煤業有限公司、雲南CY集團等等20多家大中型企業簽訂“訂單教育”協議。

文化傳統


形象標誌

校徽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如右圖所示: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雲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釋義:標誌來源於能源與職業首寫字母NY和ZY的字母組合變形而成。標誌中間的白色Y是由雙手變形而成,強調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目的在於實踐。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尚能,礪志篤行
釋義:“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辨是非善惡,修德正心,養成正直高尚的人格,是為大學之本意。這是對學生人格修養的規定。“明德”是做人、做學問的要求。校訓把它列於首位,體現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指導思想。
“尚能”,崇尚能力,培養技能,通過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本領。
“礪志”,礪,本義是磨石,用作動詞便是磨礪。大學生要學得淵博的知識,練就精湛的技能,要不斷進步,成就一番事業,必然要遇到種種困難、挫折和考驗,所以沒有堅強的意志是不行的。這是大學育人為本之道。
“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意思是說,廣博地學習,詳細的追問,謹慎的思考,明白地分析,切實地實行,是學習之道。"篤行"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

領導團隊


歷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胡廣安
院長毛加寧
副院長張雲星,李其釩,夏瓊,蔡冰,陶勇
紀委書記査茂寶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毛加寧
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智剛
黨委副書記史祝雲、杜運夯
紀委書記査茂寶
副院長夏瓊、陶勇、桂林斌、朱瓊麗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