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本淳
丁本淳
丁本淳(1911-1996.3.12),原名丁志鑒。陝西澄城醍醐鎮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共青團陝西省東府工委候補委員,中共陝西第二師範學校支部書記。
193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指導員。1942年起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延安炮兵學校政治部組干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第三團政治委員。1949年任第四野戰軍炮兵第二師副政治委員。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炮兵師政治委員。1950年任志願軍炮兵師政治委員。1951年起任炮兵幹部管理部副部長,高射炮兵學校副政治委員,炮兵幹部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軍銜,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59年起任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員、顧問。1961年晉陞為少將軍銜。
1996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土地革命時期
丁本淳(照片1)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延安抗大第二期四大隊學員,八路軍總部炮兵團九連和四連政治指導員、三營教導員、團政治處組織股長,延安炮兵學校政治部組織幹部科科長等職。先後參加了炮兵團和延安炮兵的組建工作,參加了炮兵團的洛川整訓工作,參加了炮兵團配合129師在河北河澗一帶的反頑軍戰鬥,參加了山西省西陽縣東治頭、百落鎮和百團大戰中解放榆社縣城等對日作戰,參加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等。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第三團政委、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炮兵第二師副政委等職。日寇投降后,他奉命開赴東北,組建了炮兵第三團,到1947年2月,該團成為東北炮兵唯一的摩托化重炮團。他率領該團先後參加攻打四平,圍攻長春和遼瀋戰役中攻克義縣、錦州等戰鬥,參加了平津戰役中解放天津等戰鬥,還參加解放瀋陽的作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二師政委,志願軍炮兵第二師政委,軍委炮兵幹部部副部長,高射炮兵學校副政委,軍委炮兵幹部部部長,軍委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軍委炮兵副政委等職。1950年率部赴朝鮮作戰,參加了三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中,他率炮兵29團連續七晝夜實行跟進射擊,支援步兵殲敵近2萬人,解放了漢城。接著,又參加了漢江防禦戰、橫城反突擊戰等,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在做幹部工作期間,認真貫徹黨的幹部政策,正確識別使用幹部,協助領導先後組建了二十多個炮兵師、二十多所院校及大量的直屬單位,為炮兵幹部隊伍建設做了大量工作。在擔任政治工作領導職務后,全力抓好各級黨組織和基層建設,還親自主持制定了《炮兵戰時政治工作條例》,為炮兵的政治建設作出了貢獻。
“文革”期間
“文革”期間,丁本淳同志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迫害,被強加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蒙受了不白之冤。在逆境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實事求是,保護了一批幹部。重新工作后,他以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對曾經反對過他並經實踐證明是反對錯了的人,不僅不打擊報復,相反還要他們放下包袱,好好為黨和人民工作,因而,他得到了廣大炮兵幹部和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並擔任軍委炮兵顧問。
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9連指導員
丁本淳是陝西省澄城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在陝西省從事共青團工作,在陝西第二師範學校擔任黨支部書記。1937年,丁本淳參加紅軍。10月,中央軍委以總部山炮連和129師打撈出來晉軍的8門山炮為基礎,組建八路軍總部炮兵團,丁本淳任該團9連指導員,連長是著名的神炮手趙章成。不久丁本淳升任該團3營教導員。毛澤東接見炮兵團領導時說:炮兵團要像母雞下蛋一樣,為今後炮兵部隊的建設培養骨幹,建設更多的炮兵團。周恩來特地從武漢為炮兵團買來炮隊鏡和測遠機。
多次配合步兵作戰
1939年,炮兵團結束整訓,除1營外均奉命開赴晉東南,在朱德和彭德懷指揮下,多次配合步兵作戰。丁本淳所在3營的9連配屬新10旅作戰,3營營長隨10旅偵察分隊,深入敵占區,對陽泉至壽陽段的敵情、地勢、涵洞、橋樑、車站、碉堡、通訊設施進行現地偵察。戰鬥即將打響,因天太黑,看不清敵人碉堡,判定不出炮目距離,山炮無法裝定標尺瞄準,9連決定把炮陣地選在距離敵碉堡不到百米的豆角地內,為了不使敵人發現,炮手把火炮分解,扛著火炮部件步行四、五百米,佔領陣地,擊中敵人碉堡。9連在攻打坡頭、狼峪車站時,表現的也很出色。
率排配屬386旅攻取榆社縣城
丁本淳率8連一個排,配屬386旅攻取榆社縣城,丁本淳參加了對榆社縣城的現地偵察。戰鬥開始后,丁本淳率炮排渡過南門外小河,進入城內,但找不到炮陣地,一個炮手向丁本淳報告,鐘鼓樓可以架炮,丁本淳當即帶炮排上了鐘鼓樓,用炮膛直接瞄準打了叄炮,雖然命中敵堡壘,但未擊中要害,只好撤出戰鬥。第二天,丁本淳率炮排再次進城,陳賡特地到炮陣地視察鼓勵。
攻擊開始后,兩發炮彈擊中敵堡壘,敵軍開始施放毒氣。周希漢問丁本淳還有幾發炮彈,丁本淳說還有兩發穿甲彈,周希漢下令繼續射擊,壓制了敵火力,攻佔了敵堡壘。3營還參加了關家戰鬥,丁本淳說:當時總部領導對炮兵團倍受關愛,左權擔心轉移到外線的丁本淳3營找不到彭德懷指揮所,派來了彭德懷的隨身嚮導,左權還派了3名電話員為3營架設了與彭德懷指揮所的直通電話。1941年炮兵團返回延安,開進南泥灣屯田。
修築南泥灣到延安叄十里鋪的公路
丁本淳率領一個連負責修築南泥灣到延安叄十里鋪的公路。朱德總司令親自察看了路線,時值深秋,山上的風很大,朱德看到丁本淳仍穿著單衣,當問明炮兵團棉衣仍未有著落時,立即要求總後勤部儘快解決。在炮兵團,丁本淳一度擔任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延安成立炮兵學校時,他擔任政治部組干科科長。解放戰爭丁本淳到東北,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炮3團政委、四野炮2師副政委。1950年,丁本淳入朝作戰,擔任志願軍炮2師政委,參加了第一至第叄次戰役。回國后,丁本淳歷任炮兵幹部部副部長、高射炮兵學校副政委、炮兵幹部部副部長、部長、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攻堅顯神威
從9月20日至9月底百團大戰轉入第二階段,主要是作戰形式是攻堅戰,重點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拔除交通線兩側及深入根據地的日寇據點,進一步破壞敵人交通線。炮兵團3營8連配屬386旅和385旅作戰,參加了榆遼戰役;358旅炮兵營配屬716團參加了攻打寧武頭馬營據點。
榆遼公路是日寇深入我抗日根據地的前鋒段。敵企圖由榆社再向西延伸,經武鄉與白晉路相接,以達到既能分割我太北區,又能靈活調動正太、白晉線兵力之目的。故對該段非常重視,共設榆社、管頭、沿華、石匣等7個據點,由片山旅團板津大隊駐守。其工事構築、兵力兵器配備較正太路據點強。其中尤以榆社、管頭據點為最強,各有一個加強中隊守備。
9月21日,第129師劉、鄧首長在榆社以南的宋家莊召集團以上幹部總結第一階段戰役,並根據總部指示部署榆遼戰役,同時進行戰鬥動員。炮兵團3營教導員丁本淳、副營長朱光和迫擊炮主任趙章成參加了會議。會上劉、鄧首長均作了重要指示。會議決定陳賡指揮的386旅和決死一縱25、38兩個團組成左集團,陳錫聯指揮的385旅和32團組成右集團,於9月23日23時向榆遼公路全線發起進攻。炮兵團3營8連1排攜1門山炮由丁本淳率領,配屬386旅主力16團、772團進攻榆社;8連2排攜1門山炮由朱光率領,配屬385旅主力13團、772團進攻管頭、石匣;趙章成到13團指揮團屬迫擊炮連作戰。丁、朱、趙三人受領任務后當即率部分別跟隨部隊行動。
次日,第386旅參謀長周希漢率領各團團長和炮兵指揮員到榆社縣城附近進行現地偵察,結合敵情通報得知:駐守榆社的敵人是板津大隊藤本中隊,除分遣約70人駐防王景、沿華外,城內尚有220餘人,偽軍60餘人。該敵以東門附近的榆社中學為核心,構築有大小碉堡8個,形成相互支援的交叉火力網,配備架退式山炮2門、擲彈筒4具、重機槍2挺、輕機槍6挺。城內囤積有充足的彈藥、糧秣。其地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北門沒有城關,有些小溝和墳堆;東門為通向遼縣的公路,敵築有高大的母碉堡以控制全城,是其重點防禦地帶;南門有外壕,城牆外有一小高地,設有一哨所;西門城關較大,房屋離城牆較近,便於隱蔽和接近,但敵人防守甚嚴。根據地形、敵情,386旅首長決定以772團經西關攻東城門母碉堡,以16團攻榆社中學,炮排隨772團行動。
23日晚23時,按照師的統一號令,第386旅主力對榆社城展開攻擊。丁本淳帶領炮排繞道西門進入城內。部隊在城內運動引起狗叫,驚動了敵人。但敵人以為是游擊隊襲擾,躲在大碉堡里沒有露頭,只是用機槍和擲彈筒一陣亂打。炮兵陣地選在距離敵碉堡約300米的一座鐘鼓樓上。火炮分解進入,用炮膛直接瞄準,作好了射擊準備。丁本淳一聲令下,2炮手毛文堡猛拉火繩,第一發偏高,穿過碉堡的左角在東關中學敵人營房裡爆炸了。敵人亂作一團,機槍、擲彈筒、山炮毫無目的的射擊,炮彈落在我陣地1000米的山上爆炸,他們根本想不到八路軍的炮陣地竟然會設在離他們的烏龜殼不遠的的鐘鼓樓上。我炮兵修正後又發射了兩發,雖然都命中敵堡,但因地形限制,不易擊中要害。此時天已漸亮,再戰於我不利。周希漢參謀長下令攻擊部隊就地構築工事,以小部隊監視敵人,主力疏散隱蔽,待命再攻。
第一次攻擊未能奏效,丁本淳和連排幹部根據旅首長的指示,進一步分析情況、研究打法。認為前一次攻擊未果的原因在於對城內情況不熟,臨時選定的陣地受到地形條件限制,影響了射擊的效果。於是丁本淳和8連長帶著觀察員再一次進城,冒著敵人的炮火靠近敵母堡進行了仔細偵察。最終將陣地選在了距離敵人300米左右,既便於發揚火力,又便於隱蔽的原縣政府的院子里。
24日12時,炮排直接從南門進城佔領陣地。彈藥、馬匹均隱蔽得很好,敵人飛機雖在低空偵察掃射,終未發現我炮兵蹤跡。陳賡旅長和郭國言團長親自來到炮兵陣地檢查準備工作,叮囑大家注意隱蔽,小心敵人的擲彈筒。並命令下午5時,以炮兵射擊作為總攻擊信號。下午5時,攻擊時間到了,火炮首發命中。我攻擊部隊按照預先組織好的火力分工,各種武器一齊開火,輕重機槍和特等射手準確壓制敵火力點和射擊孔。敵人這時才發現對他們威脅最大的我炮陣地,子彈掃射過來,一炮手胸部負傷。四炮手陳清源挺身而出,一面裝填一面發射,發發命中。敵人賴以保命的大碉堡倒塌了!炮兵繼續射擊,打啞了敵人的機槍。步兵在衝鋒號的激勵下奮勇衝殺,攻佔了敵主要陣地,守敵大部被殲,東關為我佔領。碉堡里的殘敵退到文廟頑抗,並施放毒氣,致使我攻擊部隊和親臨前沿的陳賡旅長全部中毒。另一路攻打榆社中學的16團2個營突破圍牆后遭敵火力封鎖,難以前進。部隊再度停止攻擊,召開敵前“諸葛亮會”,集思廣益研究打法。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386旅首長決定採取坑道近迫作業,用炸藥徹底摧毀敵殘存陣地。25日下午4時45分,坑道作業完成,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的工事飛上了天。我突擊隊乘煙霧瀰漫之際勇猛突入敵核心陣地,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藤本本人及守軍大部被殲。最後只剩下23名殘敵,他們割掉藤本的腦袋狼狽東竄,我攻擊分隊跟蹤追擊,追至15里左右將其徹底殲滅。我軍激戰兩天,全殲日寇一個加強中隊,繳獲架退式山炮2門和大批軍用物資,榆社縣城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