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中環繞著恆星運轉的天體

太陽系行星,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界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的第5號決議中,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並命名為小行星134340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

所以現在太陽系只有八顆大行星。也就是說,從2006年8月24日11起,太陽系只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系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Solar System)就是我們所在的恆星系統。它 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冥王星已被開除)、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太陽系的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陽,它是一顆光譜分類為G2V的主序星,擁有太陽系內已知質量的99.86%,並以引力主宰著太陽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兩顆行星,又佔了剩餘質量的90%以上,假說的奧爾特雲,還不知道會佔有多少百分比的質量。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內主要天體的軌道,都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黃道)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黃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帶天體,通常都有比較明顯的傾斜角度。由北方向下鳥瞰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和絕大部分的其他天體,都以逆時針(左旋)方向繞著太陽公轉。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環繞著太陽運動的天體都遵守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軌道都以太陽為橢圓的一個焦點,並且越靠近太陽時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軌道接近圓形,但許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則是高度橢圓的。在這麼遼闊的空間中,有許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陽系中每個軌道的距離。在實際上,距離太陽越遠的行星或環帶,與前一個的距離就會更遠,而只有少數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約0.33天文單位的距離上,而土星與木星的距離是4.3天文單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單位。曾有些關係式企圖解釋這些軌道距離變化間的交互作用。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離太陽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稱為類地行星,木星與土星稱為近日行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稱為遠日行星)8 顆中的6顆有天然的衛星環繞著,這些星習慣上因為地球的衛星被稱為月球而都被視為月球。在外側的行星都有由塵埃和許多小顆粒構成的行星環環繞著,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見的行星以五行為名,在西方則全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故事中的神仙為名。

太陽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運行(公轉)。太陽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在廣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陽的亮度、大小和物質密度都處於中等水平。只是因為它離地球較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體。其它恆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即使是最近的恆星,也比太陽遠27萬倍,看上去只是一個閃爍的光點。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3%、氦約佔27%,其它元素佔2%。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和對流區、太陽大氣。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質分成各個圈層,即從內向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看見太陽內部的結構。但是,天文學家根據物理理論和對太陽表面各種現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陽內部結構和物理狀態的模型。這一模型也已經被對於其他恆星的研究所證實,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八大行星


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錯誤的說法了。已經顛覆了!
美國天文學會發言人斯蒂芬·馬蘭在向新華社記者提供的材料中介紹說,新的行星定義包括兩點:一是行星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二是行星的質量必須足夠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須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狀呈圓球。一般來說,行星的直徑必須在800公里以上,質量必須在50億億噸以上。
按照這一定義,太陽系內有12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穀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號為“2003UB313”的天體。
太陽系邊緣先後發現一些較大的天體,它們的大小居然與冥王星相當甚至比冥王星還大,這給傳統的行星定義帶來不小的衝擊。為此,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天文學家、作家和歷史學家共7人組成的行星定義委員會。委員會經過長達兩年多的討論后,終於有了新的行星定義,並向本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提交了相關決議草案。參加本次大會的天文學家將於24日就這一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新華社)

水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水星(Mercury ),中國古代稱為辰星。是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密度較高。自轉周期很長為58.65天,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水星在88個地球日里就能繞太陽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無衛星環繞。它是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按前後順序排名第一的行星。水星在 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土衛六,水星上的太陽看上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太陽光比地球赤道的陽光還要強六倍。水星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非常高,可達到400℃以上。這樣熱的地方,就連錫和鉛都會熔化,何況水呢。但背向太陽的一面,長期不見陽光,溫度非常低,達到-173℃,在這裡也不可能有固態的水。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探測了水星,向地面發回5000多張照片。水星地貌酷似月球,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體。

金星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它日出稍前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黃昏后出現在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時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陽外全天最亮的恆星)還要亮14倍,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
金星探索史
年份探測器名稱國家任務或成就
1967金星4號蘇聯傳回金星大氣的信息
1970金星7號蘇聯在夜半球降落,測量了溫度
1975金星9號與10號蘇聯傳回第一張岩石土壤的照片
1978先驅者金星號美國繪製第一張金星全球地圖
1981金星13號蘇聯拍攝一批彩色照片,分析一份土壤樣品
1990麥哲倫號美國採集了重力數據
2005金星快車歐洲監測金星的雲層、大氣環流和磁場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它也經常被稱作世界。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地球已有44~46億歲,有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30天的周期旋轉,而地球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並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迪士尼有同名紀錄片。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里,在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行星中列第五位。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木星

木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陽(由近及遠)順序為第五,亦為太陽系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古代中國稱之歲星,取其繞行太陽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西方語言一般稱之朱比特(拉丁語:Jupiter),源自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它有著極其巨大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是地球的318倍,而體積則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時,木星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並不是正球形的,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僅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時候,木星會比火星稍暗,但有時卻要比金星還要亮)。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中心溫度估計高達30,500℃。木星表面有一個大紅斑,從東到西有40,000千米,從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積大約453,250,000平方千米。對於它是什麼仍有爭論,很多人認為它是一個永不停息的旋風,它的範圍可以吞沒3個地球。

土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於第六、體積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國亦稱之鎮星或填星。土星古稱鎮星或填星,因為土星公轉周期大約為29.5年,我國古代有28宿,土星幾乎是每年在一個宿中,有鎮住或填滿該宿的意味,所以稱為鎮星或填星,直徑119300公里(為地球的9.5倍),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它與鄰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態氫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樣覆蓋著厚厚的雲層。土星上狂風肆虐,沿東西方向的風速可超過每小時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雲層就是這些狂風造成的,雲層中含有大量的結晶氨。

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他的名稱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ραν??),是克洛諾斯(農神)的父親,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顆在現代發現的行星,雖然它的光度與五顆傳統行星一樣,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較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觀測者發現。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發現,在太陽系的現代史上首度擴展了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和大氣構成不同於更巨大的氣體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樣的,天文學家設立了不同的冰巨星分類來安置它們。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還包含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結成的“冰”,與可以察覺到的碳氫化合物。他是太陽系內溫度最低的行星,最低的溫度只有49K,還有複合體組成的雲層結構,水在最低的雲層內,而甲烷組成最高處的雲層。

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是圍繞太陽公轉的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天文學的符號,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冬使用的三叉戟。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上呼嘯著按帶狀分佈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上的風暴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海王星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儘管海王星是一個寒冷而荒涼的星球。不過科學家們推測它的內部有熱源。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由於海王星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人們根據傳統的行星命名法,稱其為涅普頓。涅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統治大海的海神,掌握著1/3的宇宙,頗有神通。

矮行星


矮行星(dwarf planet,亦稱侏儒行星)是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重新對太陽系內天體分類后新增加的一組獨立天體,此定義僅適用於太陽系內。簡單來說矮行星介乎於行星與太陽系小天體這兩類之間,但會議後天文學家對此類天體定義仍有爭論。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行星定義委員會16日正式提出新的行星定義。按照這一定義,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共有12名成員。除了傳統的“太陽系九大行星”外,穀神星、曾被當作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鬩神星,也將進入太陽系行星之列。

卡戎

於1978年7月被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的“卡戎”,在冥王星赤道上空約1.9萬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運轉,其運行周期與冥王星自轉周期相等。觀測表明,“卡戎”其實與冥王星構成了雙行星系統,同步圍繞太陽旋轉。另外,“卡戎”的直徑超過1000公里,質量約為190億億噸,大約是冥王星的一半,其密度與冥王星相似。有專家推測,遠古時冥王星與一顆龐大天體發生了碰撞,導致一大塊碎片從中分離出來,最後形成了“卡戎”

冥王星

冥王星,或被稱為134340號小行星,於1930年1月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髮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59億千米。直徑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立方厘米,質量1.290×10^22 千克。公轉周期約248年,自轉周期6387天。表面溫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層固態甲烷冰。暫時發現有三顆衛星。冥王星起初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中通過第五號決議,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dwarf planet)。在2008年6月,國際天文學會再將冥王星做為子分類類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立下了行星的新定義:一顆行星首先要是一個天體,它滿足(a)圍繞太陽運轉,(b)有足夠大的質量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近於圓球)形狀,同時(c)清空了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根據新的行星的定義,冥王星不符合定義二,即它的質量不是足夠大;而且它也不符合定義三,因為冥王星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交叉,如果把冥王星當成行星的話,那麼海王星就不能是行星了。

穀神星

穀神星(Ceres)或小行星1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並於1801年1月1日公布。穀神星的直徑約950千米,是小行星帶之中已知最大最重的天體,約佔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三分之一。穀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人們最早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由義大利人皮亞齊於1801年1月1日發現。其平均直徑為952公里,等於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橫切面的面積和青海省相當,又被稱為1號小行星。穀神星是太陽系中已知體積最大的小行星,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現在它又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

鬩神星

鬩神星(Eris),舊音譯厄里斯,代號136199,而之前的代號是2003UB313,並曾被傳為第十大行星“齊娜”。它比冥王星稍大,但是軌道是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兩倍。上面圖片中顯示的鬩神星是由美國夏威夷上的10米凱克望遠鏡拍攝的。跟冥王星一樣,鬩神星也有一顆衛星,在國際天文聯合會議上該衛星被正式命名為ErisI(Dysnomia,戴絲諾米婭)。在上圖中戴絲諾米婭位於鬩神星的右方。矮行星冥王星和鬩神星都是外海王星天體,其軌道為於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帶。鬩神星是在2003年發現的,其主要成分是冰和甲烷組成的。發現之初,中文的名稱頗為紛亂,有採用音譯的“厄里斯”,也有意譯的“鬧神星”、“亂神星”等,莫衷一是。2007年6月16日晚,在揚州召開的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工作會議上,名詞委委員、台灣同仁和特約代表共21人,有鑒於矮行星Eris的發現對太陽系組織結構的重大影響,經過大家充分的意見表達與溝通后,以兩階段投票表決的形式敲定了中文採用意譯,譯名為"鬩神星"。同時將其衛星"Dysnomia"定名為"鬩衛一"。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鳥神星

鳥神星(Makemake),正式的名稱是(136472) 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矮行星中第三大的,也是傳統的柯伊伯帶天體族群中最大的兩顆之一。它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鳥神星沒有衛星,因此它是一顆孤獨的大海王星外天體。它極端低的平均溫度(大約30 K)意味著它的表面覆蓋著甲烷並且可能有乙烷冰。他起初被稱為2005 FY9(稍後獲得的小行星序號是136472),是在2005年3月31日被米高布朗所領導的小組發現,但在2005年7月29日才公布次伊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這是在海王星之外的矮行星所屬於的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鳥神星在2008年7月11日成為類冥矮行星。
太陽系行星
太陽系行星

妊神星

妊神星是一顆新近發現的大型柯伊伯帶天體,西班牙塞拉內華達天文台天文學家胡斯·路易斯·奧蒂斯(Jose-Luis Ortiz)的同事在重新分析2003年的數據時始發現該天體,同時也於1955年的影像中找到,Ortiz等人於2005年7月29日宣布其發現。另一方面,在加州理工學院,一個由米高·布朗(Michael E. Brown)領導的小組對該天體觀測已近一年,但並沒有對外公布。布朗也對奧蒂斯等人的發現加以表揚,並把天體稱為“聖誕老人”(Santa),意即他們曾於聖誕節期間觀測到的天體。2005年7月29日,布朗等人宣布發現另一柯伊伯帶天體2003UB313,比冥王星更遠,且體積可能比冥王星更大,有機會成為太陽系的第十大行星(已經成為矮行星,並命名為鬩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