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東關大石橋

洛陽東關大石橋

洛陽東關大石橋又名“黃公廣濟橋”,位於洛陽市區,橫跨於瀍河之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成為瀍河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橋樑。

概要


橫跨於瀍河之上,是古代東入洛陽城的重要通道。據史料記載,該橋,為當時的內廷大司禮太監黃錦出資修建。
洛陽東關大石橋
洛陽東關大石橋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秋,黃錦讓弟弟黃子鎧回洛陽建橋。黃子鎧率領施工人員,於當年十一月開工,採用“募役寓賑”的方法,僅用6個多月時間就在瀍河上建成了一座5孔石拱橋,中高11米,寬10米,長77米。橋上兩邊設石欄桿,橋東西兩岸砌石,依次疊加,以固堤岸。該橋建成於次年五月,東關百姓都來看熱鬧,瀍河兩岸頓成通途,士農工商皆大歡喜,人們感其義舉,特在橋頭刻碑紀念,命名此橋為“黃公廣濟橋”。“黃公”自然是指黃錦,也包含著對黃子鎧的感念。百姓們都誇此橋設計合理、施工精細、廣濟百姓、黃公仁慈。事實證明,此橋確實堅固耐用,400多年來傲然挺立,成為瀍河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橋樑。

古代瀍河上建橋難


據《尚書·洛誥》記載:“冬春之時,瀍河水微褰褰可涉;夏秋雨集,潦水大至,宛如江海怒濤。”因此,在瀍河上建橋難,成橋易壞,屢修屢毀,歷代不絕。
河南府城(今洛陽老城)東門外的瀍河上,明初曾有“以石為腳,架木其上”的和平橋,后被河水沖毀。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時任河南知府劉本,耗白銀百萬兩,在瀍河上修建了一座三拱石橋,名曰:“中州瀍橋”。然而該橋橋拱過小,泄流不暢,不久即被洪水沖毀。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安徽人沈文華出任河南知府,復建石橋三孔,人稱沈公橋。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七月初二佛曉,大水兇猛成災,沈公橋隨流蕩覆,此後兩年瀍河上無橋通行,百姓苦不堪言。

黃錦建橋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內廷大司禮太監黃錦回鄉省親,得知家鄉父老無橋過河,便當即決定捐資建橋。黃錦委託其弟錦衣千戶黃子鎧親自督辦相關事宜,並囑咐說:“建橋所需費用須自己籌措,不得向百姓索要分毫。儘快將橋建好,以便百姓通行。”
黃子鎧受命后,親自沿河勘查,后在東關城門外選定橋址。當年十一月,黃子鎧率領工匠,開工建橋。僅用時6個月,瀍河上便落成一座中高11.20米、寬10.26米、長77.75米的5孔石橋。橋面用較規整的長方體青石橫列平鋪,兩側設有護欄,東西兩岸加砌石塊,以固堤岸。
儘管該橋耗資巨大,但黃子鎧依照黃錦的囑託,採用“募役寓賑”的方法,並未加重百姓的負擔。百姓感其濟涉便民的義舉,特在橋頭為黃氏兄弟豎碑撰記,將此橋命名為“黃公廣濟橋”。

歷經風雨


400多年過去,在市井喧嘩與戰火硝煙之中,東關大石橋依然挺立至今,成為洛陽似水流年可堪懷舊的象徵。東關大石橋不僅僅是豫西地區多拱石橋的代表,而且對研究民間橋涵建築、石刻工藝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黃錦其人


提起明代的太監,大家便會想到劉瑾魏忠賢之流。然而黃錦和他們不大一樣,他為人正直,除了捐資建橋,還為家鄉做了不少好事。
黃錦,字尚,別號龍山,河南洛陽人,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入宮,被選派至興王府為世子朱厚熜(cong)伴讀。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朱厚熜入嗣帝位后,黃錦升為御用太監,此後又調任尚膳監、司設監、內官監太監。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被封為司禮監僉書,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掌司禮監事兼總督東廠。
明史《海瑞列傳》記載:明世宗朱厚熜迷戀煉丹,不理朝政。一天,海瑞上書進諫,世宗大怒,命人將海瑞抓來,欲治罪殺頭,在場大臣無人敢上前勸言。這時,黃錦在一旁對世宗說:“海瑞諫言之前,自知難逃一死,便買來一副棺材放於家中,等待朝廷治罪。”正是黃錦的一番話,救了海瑞一命。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他還捐資修繕了白馬寺,使寺院面積擴大到60畝。以後寺院雖多次修繕,但始終保持著他修繕后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