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興王府的結果 展開

興王府

明朝興王藩府

興王府位於明湖廣安陸州(嘉靖時為承天府鍾祥縣),弘治七年竣工。興獻王之子朱厚熜入承大統后,於嘉靖年間對興王府進行過改建增建工程。

在明《興都志》中載有興王府改建增建前後的王府圖兩幅《興府舊圖》《舊邸新圖》,是目前所見明代王府最為詳盡的圖像資料,且與萬曆明會典》所載的弘治八年王府制度在時間上非常接近,可以此研究明代王府制度之更迭。

歷史沿革


興王府[明朝興王藩府]
興王府[明朝興王藩府]
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王的藩府,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出生之 地;現位於鍾祥市郢中王府大道南端皇城門街、鍾祥二中校園旁。時過境遷,歷經風風雨雨的興王故宮,僅存一座鳳翔宮,面闊6間(22.4米)、進深3間(12.4米),為磚木結構。宮前有一圓形荷花池,池上有一石孔橋,長13.6米,寬2.3米,池壁周圍有出水石雕龍頭6個。此外,還存雲龍丹墀2塊,故宮后宰門石門框1座。1992年12月,興王府被列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城區北部,距市中心約1公里.是明代文物旅遊景點,始建於弘治元年(1488年),后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皇帝南巡承天府,對殿宮進行了擴建。興王府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獻王的藩府,也是嘉靖皇帝出生髮跡處。興王宮舊有龍飛、隆慶等殿,卿雲、鳳翔等宮,宮前有3孔石橋1道,橋下有荷花池1個,漢白玉龍雲御階1塊,出水石雕龍頭6具,四周環以硃色圍牆。

建築特色


王府規制

興王府平面圖
興王府平面圖
龍飛殿,即舊承運殿,七間,歇山轉角,吻獸則系以鍍金銅索,檐釘則貫以鍍金銅帽。下則白玉石須彌寶座,龍柱雕欄,柱下皆為小龍頭,四隅各為大龍頭。前為丹陛,陛級皆以白玉石為之。中則金龍五彩,燕尾天花,碾玉點金。枋梁斗科,青碧櫞桷,丹漆柱棟。壁以黃泥,鋪以方甓,外則朱漆。菱花大隔五間,小隔二間。釘環梭葉皆龍鳳鍍金,周回檐拱蒙以銅罘罳。陛中為白玉石升降龍文御 道。殿內陳設:金雕九龍寶座一座,朱紅五彩祥雲貼金金梁一根,系以黃織金雲龍綸絲綠邊絨呢,朱紅油竹龍簾一扇,沉香色書案一座,沉香色寶案一座,各墩褥毯袱之盛以及閣寶卓(桌)、冊寶卓、冠服卓、錦墩卓等諸器。殿後為穿殿五間,制視龍飛殿,稍簡,其金龍藻彩雕畫裝飾並同。殿前為左右廊房各二間,又東西轉角迴廊各三十間。是為外朝之制。
殿南為龍飛門五間,即舊承運門。朱扉金釘,階以白石。門外左為東順門三間,右為西順門三間,房各六間。又南為麗正門五間,即舊端禮門,門外左為鼓樓,右為鐘樓,旁各廊三間。又南為重明門,即舊欞星門,左右門房各三間。二門制視龍飛門,稍簡。以上俱屬外朝。
龍飛殿之北為卿雲宮,即舊前寢宮,五間。宮前為卿雲門三間,左右直房各三間,門內東為曰升門,西為月恆門,各五間。宮後為穿殿七間。穿之北為鳳翔宮,即舊后寢宮。宮前周迴廊房共三十有六間。宮後為鳳翔門三間,左右廊房共二十有四間。兩宮制俱視鳳翔宮龍飛殿,是為內宮之制。由鳳翔門而北,東為關雎門,西為麟趾門。又北為弘載門,即舊廣智門。其曰升、月恆之內為東兩兩夾道,內為六所,所各前廳三間,后廳五間,左右廂共六間。六所之外連房三座,各九間。漿糨房六間,凈房三間。以上俱屬內宮。
隆慶殿,即舊家廟,在龍飛殿之東北。正殿五間,左右廂各三間。爐一座,門三間。
神廚一所,即舊典膳所,正廚三間,穿堂三間,后廚五間,左右廂共六間,門二重。宰牲亭二座,各三間,左右廂共六間。
純一殿,即舊書堂,在龍飛殿之東,乃獻皇帝朱佑杬齋居之所。前後各五間,左右廂共十有二間,門三間。獻皇帝別號純一道人,歲時禱祀必致齋於此,誠敬純一,遂以為名。
中正齋,在卿雲門之西,為嘉靖帝作聖之居。正殿五間,左右廂各三間,門三間。
舊邸紅牆周回計五百五十丈有二尺,四面各有直宿更鋪。邸之四門,東曰春暉門,南曰麗正門,西曰秋朗門,北曰弘載門。邸之外其南曰重明門,前為御溝一道,中為御橋一座,三道白玉石龍鳳雕欄,左右各平橋一座。橋南為三樓五脊坊一座,其上金書橫匾,中之前曰時乘御天,北曰龍潛舊邸,南之左曰云行,右曰雨施;北之右曰聖作、左曰物睹。坊前碑亭二座,左為恩詔文碑,右為聖諭文碑。坊后東西各為坊一座,左曰從岵街,右曰陽春街。
山川壇、社稷壇俱在邸內之西南。山川壇,南向正堂三間,左右廂共六間,燎爐一座,門一座;社稷壇,北向正堂三間,左右廂共六間,壇一座,餅房六間,門一座。邸內環宮殿之側,建有鑾駕庫、御馬房、廣充庫、守備公署、典寶所、典膳所、典服所。鑾駕庫正房三間,左右廂共六間,門三間;御馬房正房三間,後房五間,左右廂十四間;承奉司正堂五間,左右廂各三間,門三間,東西各住宅二所;典寶、典膳、典服所各正堂三間,後堂五間,左右廂門間,廣充倉廳三間、倉房三連共二十有七間,門三間,廣充庫庫房二座,每座五間,門二座。
重明門,興王府南門,應即萬曆會典弘治八年王府文字中的“前門”,圖中為五開間單檐歇山建築,兩邊有“八字牆”。門前有由牌坊和牆圍合的小廣場。
麗正門,即王府規制中的端禮門,興王府中軸線第二道門,圖中為五開間單檐歇山建築,兩側連牆,在《舊邸新圖》中門東西側有鐘鼓樓,《興府舊圖》中無,鐘鼓樓之制似也未見於其他明代王府,應是嘉靖時期增建。
守備府,《興府舊圖》標為“承奉司”,門三間,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後為東西並列的承奉歇房二所,每所正房、後房各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同萬曆會典弘治八年王府所記載的基本一致。
偏西一組標為“鑾駕庫”, 《興府舊圖》標為“儀仗庫”,正房、東西廂房各三間,同萬曆會典弘治八年王府之記載。偏東處建築可能是府志里所載的“御馬房”。
世子府,萬曆會典弘治八年王府規制中有“世子府一所:正房三間、後房五間、廂房十六間。”但在《興府舊圖》中並沒有世子府,興獻王就藩時尚未有子,可能就沒有建,而朱厚熜襲興王位時僅12歲,之前可能也沒有興建世子府。《舊邸新圖》中的世子府為朱厚熜入承大統後於嘉靖時期所建,位於府 東部。據府志記載:世子府,在舊邸內之東。紅牆周回一百一十有四丈。前為大殿五間,虎座重檐歇山轉角,須彌寶座、雲龍欄桿,前後盤龍御道,皆白玉石,吻索銅帽、龍鳳梭葉、壽山福海皆銅鍍金,天花燕尾、方板斗科皆金龍五采,菱花隔扇、大柱門枋皆朱紅重漆,覆地則細方甓,塗壁則丹黃泥。退殿三間,制並同前。前殿左右,各為便殿三間,階以青石,隔用朱紅,天花用五采。退殿左右亦各為殿五間,制並同前。前殿之前為門曰泰禋,三間,朱扉金釘,白玉石須彌寶座。殿後為永配殿,后垣之左門曰保和,右曰太和。義後為宮,宮之前殿曰受命御極之殿五間,後殿曰青霄殿三間,寶座欄桿俱用青白石,隔扇用古錢,天花用雲錦鸞鶴,余並同前。殿前左右各為門三間,轉角迴廊各十有三間,前左右房各四間,后左右朝南房各六間。宮前門曰啟祚、後門曰福寧,三間,制同前。外有庫樓三連房各七間,左右連房各十間。其西通隆慶殿之路為門曰光熙門。其中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比興王府中路建築規制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