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色草蛉

葉色草蛉

昆蟲名,屬脈翅目,草蛉科。分佈在陝西、新疆、寧夏、河南等。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1mm,翅展25mm左右;體綠色。頭部具9個黑色斑點,頭頂1對,觸角間1個,觸角下方1對,頰1對,唇基1對;下顎須和下唇須黑色;觸角黃色,第2節黑色。翅綠色,透明,前、后翅的前緣橫脈列只有靠近亞前緣脈一端為黑色,其餘均為綠色。
散產,橢圓形,綠色,長約0.86mm,卵柄長6-7mm。
幼蟲
體紅棕色;體長8.5mm,寬2.5mm左右。頭部背面有3對黑紋。胸部3節背面各有1對不定形小黑斑。腹部背面兩側各有1紅棕色縱帶。
之大小為4.1mm×3.2mm。

生物特性


歷期與壽命
葉色草蛉各蟲態發育歷期的長短與溫度的關係較為密切,如卵一蛹期的歷朝在25℃時為28.45天,28℃時為22.84天,35℃時為22.67天,各蟲態發育歷期如表88。葉色草蛉成蟲的平均壽命,雌蟲為50天左右,雄蟲40天左右,壽命的短與溫度有關。一般低溫壽命長,高溫壽命短。其壽命的長短對產卵量也有很大的影響。
年生活史
葉色草蛉在新疆和山東均以前蛹在繭內越冬。根據新疆阿克蘇地區農墾局農科所在該地區調查,越冬繭在土中,多分散,亦有2-3個在一處,其深度有近於地面,也有深達5.50厘米,以1-3厘米為最多。以苜蓿地、麥茬地和蘆葦叢生地的土中密度為最高。在山東省泰安地區,葉色草蛉越冬預蛹於翌年4月下旬開始化蛹,化蛹盛期在5月上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產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該地區一年發生4代,1-3代成蟲羽化盛期分別在6月15-20日,7月15-20日和8月10-12日。自9月上旬陸續進入預蛹期,但至10月中旬仍有一部分個體羽化,未羽化者進行越冬(牟吉元等,1980)。河南省民權縣植保植檢站觀察;葉色草蛉在當地以繭在枯枝落葉和土內越冬。翌年4月上甸麥田出現成蟲,下旬為盛期:中旬麥田見第一代卵,5月上旬為卵盛期。5月上、中旬為幼蟲盛期,下旬為繭盛期,8月上旬第一代成蟲盛期。6月中旬第二代卵盛期,中、下旬幼蟲盛期,下旬為繭盛期。此代多發生在棉田、春玉米、穀子、高粱、槐樹等處(這是全年發生高峰期)。7月上旬第二代成蟲盛期,中旬為卵、幼蟲盛期,下旬繭盛期。8月上甸第三代成蟲盛期,中旬卵盛期,下旬幼蟲盛期,9月上旬繭盛期,中旬第四代成蟲盛期,下旬卵盛期,I0月中旬為幼蟲盛勰,下旬結繭越冬。根據新疆阿克蘇地區農墾局農科所觀察,時色草蛉在該地區進入預蛹期後有滯育不能羽化的現象。若6月中旬入土作繭當年能羽化者,蛹期顯著延長,最長者可達77天。由此可知,葉色草蛉在新疆阿克蘇地區一年最多可完成2世代。
繁殖
繁殖、成蟲羽化后、需要經過幾天的補充營養后才能達到性成熟。產卵前期在3-22天,平均6天左右。產卵前期的長短與代別有關。如在山東省1977年室內觀察,各代的產卵前期是:第一代4-6天,平均5.30天:第二代5-6天,平均5.50天;第三代平均6天;越冬代5-8天,平均7天,這主要與溫度關係較密切。葉色草蛉雌蟲開始產卵后,一般都能連續產卵。除死前幾天產卵數量明顯減少外,無明顯產卵集中時期。根據山東農學院觀察,產卵期在40天左右,單雌產卵量在497-1390粒,平均800粒左右。新疆阿克蘇地區農墾局農科所觀察單雌產卵量在21-978粒,平均350粒左右。
捕食
葉色草蛉成蟲可以捕食棉鈴蟲的卵,日撼食卵量36-71粒,平均45粒左右。日捕食棉蚜攮為105-330頭,平均240頭左右。根據我們測定,其對棉鈴蟲卵的逐日捕食平均量依次是:9.80、7.4、14.2、9.50、40、90、29.10、15.90、16.50、61,50、43.7、90.0、79.9、56.0、28.5、62.0。總幼蟲期捕食棉鈴蟲卵的數量在360粒左右。全幼蟲期對棉蚜的捕食量在700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