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秋夜曲的結果 展開
- 王維詩歌
- 張仲素詩歌
秋夜曲
王維詩歌
《秋夜曲》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是《全唐詩》的第346卷第20首詩。此詩前兩句是寫景,寫得頗為悠閑,秋夜微涼,景物凄清;末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殷勤弄箏。此詩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遮掩得嚴嚴實實:少婦獨守空閨,沉浸於相思,不忍更衣;借彈箏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秋夜曲:屬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宛轉含蓄的閨怨詩。
2.桂魄:即月亮。相傳月中有桂樹,又月初生時的微光曰魄,故稱初生之月為桂魄。
3.輕羅:輕盈的絲織品,宜做夏裝,在此代指夏裝。
4.已薄:已覺單薄。
5.箏:撥弦樂器,十三弦。
6.殷勤弄:頻頻彈撥。
7.空房:謂獨宿無伴。
月亮初升時秋露已經稀微,身著單薄的羅衣並未更換別的衣裳。
漫漫長夜滿懷深情地銀箏撥動,心中害怕獨守空房,不忍進屋睡覺。
首句點明時間,夜幕初臨,月亮剛剛從東方升起,秋露雖生,卻還微薄稀少,說明天氣已經涼爽,但還不覺寒冷,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這與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應,由於天氣已涼,所穿的輕盈細軟的羅衣,已感到單薄了。但還不覺得寒冷難忍,所以還沒更換衣服。字裡間隱隱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涼需要更衣而思念遠方丈夫的情愫。
第三句寫女主人公的彈箏行動,實際是以樂曲寄情。講述女主人公一直在室外彈箏,從月亮初升一直到夜深,仍然在頻頻彈撥,絲毫沒有回房的意思。實寫女主人公迷戀彈箏,以至廢寢忘餐。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她並不是因為愛彈箏愛得入迷才這樣,而是“心怯空房不忍歸”,以揭穿了女主人公內心處的秘密。
末句以巧妙的構思和奇特的表現方法,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她獨守空房的哀怨。寫女主人公在深深思念著遠出的丈夫,夜不能寐,不願獨守空房,只有借彈箏來排遣凄涼寂寞的情懷。房空,心更空虛,其情悲切。
此詩前兩句是寫景,寫得頗為悠閑,秋夜微涼,景物凄清;詩人描寫了一種清冷的景象,以此為“背景”,再寫女主人公的“衣著”,以襯托其孤寂。末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殷勤弄箏,接寫“彈箏”的行動,似迷戀樂曲,實際上以樂曲寄情。末句畫龍點睛,通過正面抒情,對思婦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生動深刻的刻劃,頓覺無限幽怨之情躍然於紙上。
此詩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遮掩得嚴嚴實實。詩人借用女主人公心理活動來展示其獨守空房的哀怨,曲盡其妙;代寫思婦心境,抒發內心空虛的痛苦,更顯深刻細膩生動,流露出女主人公獨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現出詩人詩藝的功力。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鍾惺曰:生媚生寒。唐汝詢曰:廣律《秋夜曲》二首,皆閨情正調,雅而不纖。周珽曰:以“心怯空房”四竽,生出無方恨思。否則誰不畏寒,乃能深夜衣薄羅而耽彼銀箏也。
清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秋夜深閨,銀箏閑撫,以婉約之筆寫之。首言弓月初懸,露珠欲結,如此嫩涼庭院,而羅衫單薄,懶未更衣,已逗出女郎愁思。后二句言夜深人靜,尚拂箏弦,非殷勤喜弄也。以空房心怯,不忍獨歸,作無聊之排悶。錦衾角枕,其情緒可知。所謂“小膽空房怯,長眉滿鏡愁”即此曲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