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時間上是指從古至今一切文化遺產。經過再三研究、反覆探討,多數與會專家學者認同“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簡介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範圍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例如:中國文化、阿拉伯文化、歐洲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環境中與環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具有獨特性。

特點


方言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中國的方言數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為多山區交通閉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較多)
方言能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達清楚
中國的文字雖然是統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統一的。
方言成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補充。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眾多不同的方言。
中國人所謂的“同鄉”有大同鄉與小同鄉之分,小同鄉通常一定 是同一方言的。在政治活動中,往往會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較容易一致。
漢高祖劉邦的例子 —— 老鄉被重用(方言比較方便)—— 之後每個朝代都差不多
宋太祖—— 丞相不能用南人,南人說方言北方人聽不懂
李蓮英祖籍紹興,卻不會說紹興話
翁同和祖籍江蘇常熟,卻也不會說那裡話
這兩個人都 是在北方長大的,所以不會有語言問題,而且已經隸屬於北方的文化

飲食

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八大菜系
山珍海味可以運輸,而民間的日常飲食則不同。如西藏的酥油茶 à 主要 是取材於當地,或 是運輸到當地,當地的老百姓吃得起經常吃的。
高級的川菜 是不辣的
飲食的方式也 是不同的,比如有些地方 是坐在炕上吃的

民間信仰

宗教意識比較淡薄 是中國人的習慣,自古以來都 是這樣。但 是各地都有很強烈的民間信仰。
除了一般的大宗教外,一般人的信仰有很強的地域性。
四川–二郎神–都江堰為李冰所修,據說二郎神 是李冰的兒子,負責治水,而四川有水災與旱災,所以會信奉他。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北方有蝗蟲,傳說劉猛將軍能治蝗,於 是到處供奉。
江西信許真君,傳說他善於治蛟(蛟龍帶來山洪)
江南信蠶桑娘娘
福建信媽祖(海上保護神 –林默– 能看病,救護落難海員,後來死在救助海難時,被認為成為女神了 – 從宋朝到清朝,媽祖顯靈救船的記錄很多,於 是她開始被供奉)
民間信仰有地方性,離開這個地方,就不再有存在的意義了。

民間建築

寺廟、寶塔、衙門= 公共建築 = 講究排場與等級,不能反映地方實際
民居必須要符合當地的實際(建築材料等)
一些地方住窯洞,是地理條件決定的,也是因為窮和沒有木材、石料
福建土樓也是適合當地特點的
外地引進的建築,要麼是富人的奢侈品,要麼是一時流行
不過,若是外來建築能適應地方特點,則也可能成為地方建築特色
上海的石庫門房子,就是殖民地時期英國人引入的外來建築風格,不過已經被上海人所接納,而做了一點改變,成為了上海的地方特色。

環境不同

- 特別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況下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地理差異大 – 物質基礎差異大 – 生活習慣差異大
中國南北的文化差異很大
自然條件不同 – 中國被分為很多不同的區域
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是淮河,桐柏山脈大別山脈,秦嶺
陝西部分在北,部分在南 – 是元朝統一后從軍事角度的考慮,打破了文化差異。所以陝西南部的文化與四川的文化相近,因為一直都是同一地理形成的文化。
朱元璋做皇帝后,想讓老家受好處,搞了個中都(安徽鳳陽),但是地理差異帶來的文化差異還是無法改變。清代時為了讓兩邊經濟平衡,把它從南到北分為安徽與江蘇。
南北的小麥與水稻帶來的飲食差異。
地域文化離開了自然環境則很難存在。最好的例子是北方關外的滿族旗人進京后就變了文化。
外來民族(游牧文化)歷史上多次進入中原,接受漢文化(農業文化),還是因為漢人的土地更適合於農業發展。
地理間文化差異大是應該古代交通運輸能力差。
當時交通最方便的南北大運河,最快速度從杭州到北京還需要很長時間。
沒有機械運輸的年代,物質的交流是很難的,因為運糧的人自己也要吃
古代東南經濟好,但是向西北運輸的時候就很難,因為逆流而上
交流運輸不便導致了地方的分割 –區域文化形成
交通不便的地方都有敬山神拜河神的習慣 – 長期被割裂在某在地方,對這個地方就產生了觀念與感情甚至精神崇拜。天天看山的山區的人就會對一些高山產生了崇拜,認為神靈就住在山上。
漢族(華夏)的先民也是崇拜山的,所以就有了五嶽
匈奴的生育率低,生個孩子不容易,所以婦女要多嫁多生,因此父親死了,母親要嫁給兒子繼續生孩子。
浙江一些地區有“典妻”習俗

移民影響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移動很多,尤其是清代以後的大移民 —— 我們的根究竟在哪裡?
流動人口對當地文化不一定有歸屬感,而移民則不同,會有所接納。
移民接納或者改變當地的文化。
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黃河流域中原地區華夏先民南下,將中原文化擴展到全國。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 中國開始一個世紀的移民 – 北方的中原文化傳到了南方 – 到了隋唐時,江南的文化水平已經不比北方落後了。
不過影響較大的還是近代(清朝以後)
地域文化影響最大的還是近代的移民。
歷史上,江西人遷到湖廣,湖廣移民到四川。康熙到乾隆間的100多年,移民很多。清軍平四川時,四川人口所剩無幾,於是移民進四川,史稱湖廣填四川運動。後來又有四川人遷到雲南貴州,於是他們的語言都是西南官話體系。
北方很多人都追溯自己的家鄉洪洞大槐樹,其實就是山西的一些大槐樹下為移民聚集地。
清末的大移民 闖關東(1860年開始,清朝取消對東北的封禁)
“關東”是所謂的滿族清王朝的“龍興之地”
鴉片戰爭爆發后,清王朝為了鞏固邊疆所以允許漢人進關外,所以東北人的祖先不僅僅有游牧的少數民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還有歷代移民關外的漢民,北方中原人。
上海的文化就更是被移民所改變。= 中外移民共同的產物
1843年 上海人口50萬多一點
1900年 人口100萬
1949年 人口600萬
上海人的來源
(1)當地農民
(2)蘇州與浙江的移民 – 他們所引入的地域文化本來就 是中國當時最發達的
(3)外國人 –外國文化被引入中國
1942年時,外籍僑民有12萬多
解放初為2.8萬,以後又不斷減少
(4)猶太人 –上海不喜歡簽證手續
上海成為東西文化,中國各地文化匯聚的地方 à 上海就比較開放 80%為外來人口
上海方言中就有大量外來語
天津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移民城市 = 本地人佔40%,外來60%(多為平民,早期安徽,河北為主)
·軍旅文化·宮廷文化·飲食文化
天津方言也是移民的產物 – 最早是(明朝初年的)軍事移民駐守邊關-天津衛,為江淮一代來的人(今多安徽北部) – 明代時一直都是同一個地方徵召的,所以口音就一直很統一。天津話,就是當時那些人的口音改變了當地口音。
文化離不開人。
影響當地文化的因素
·移民數量占強勢時,或在政治經濟方面占強勢,外來文化將取代本地文化
·移民數量少,沒有經濟社會地位,本地文化將被保留,移民將接受當地文化
·土客相當,兩種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文化
蘇東坡被流放到海南時,就改造了海南的地域文化。
偉人的作用。

區劃影響

中央集權之前,分封割據 是主流。西周分封71個諸侯國,因為當時的交流不便利,中央無法直接管理地方。
統治者的個人意志影響巨大 – 各個諸侯國的習慣為君王所定的,比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漢族向少數民族學習),比如說 北魏孝文帝學漢族文化
中國曆來以農立國,所以統治者一直推廣農業(本業),不支持其他行業(末業)發展
(歷史上學者們都認為農業最重要,因此重農輕商,不斷推廣農業)
解放以後,大力推廣以北方現代中原話為基礎的普通話,方言已經開始消亡。
台灣也是如此。國民黨政權到台灣后,蔣介石大力推廣國語,以凝聚來自各地的人。
旗袍與所謂的唐裝都是滿人入關后強制推廣的 —— 反而成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體現。
清朝時,中國的服飾被改了。

民族分佈

各民族在遷移時都會帶去文化,但 是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因此也會有所改變
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影響
椅子與床都 是少數民族文化的產物
中國的民樂也基本 是少數民族來的,從西方傳過來的。
石窟等藝術也都 是以少數民族的為主

發展途徑


地域文化
第一,地域文化要宏揚,要為經濟發展服務,但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不能以欺騙消費者的手段獲取經濟利益。
第二,《志》屬信史,“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少女”,必須堅持其真實性,準確性,不然就失去了編史修志意義,失去了地方志存在的價值;對舊《志》及新編《志》中的史實錯誤,必須堅決糾正,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人為地製造和杜撰歷史,即使它有可觀的經濟開發價值,也要堅決擯棄。
第三,把旅遊、經濟開發、廣告宣傳,與編修地方志工作嚴格區分開來。對前者,作為地方志工作者,雖有義務著文闡清歷史真實情況,但無權也無法干涉;對後者,即所從事的職業本身,必須堅持“史德”、“史識”,秉筆直書,維護歷史的真實性,也就是維護地方志的歷史地位。這地方志如果隨世俗隨商家的需要任意塗抹,後人何以為據研究一方歷史?一部地方志,本來就是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真實地反映好當地各方面的大文化狀況,記述好本地地域文化與其它地域不同之處、特色之點,並且很好地讀志用志,完全能夠很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開發和建設,又何必弄虛作假,搞虛假“文化”呢!

研究意義


地域的民族文化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響一方經濟、造就一方社會。在中華大地上,不同社會結構和發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環境、資源風水、民俗風情習慣、政治經濟情況,孕育了不同特質、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諸如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趙文化、中州文化、齊魯文化、三晉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贛文化、閩文化……。而“地域文化”作為一個科學概念,學術理論界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與會者認為,欲研究“地域文化”,首先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界定。有學者提出,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一些學者則將地域文化劃分為廣義和狹義,認為狹義的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範圍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廣義的地域文化特指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時間上是指從古到今一切文化遺產。經過再三研究、反覆探討,多數與會專家學者認同“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不同個性特質、各具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僅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是精華部分,而且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地域文化的發展既是地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資和發展旅遊等產業的基礎性條件。中華大地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經成為地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為地域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通過與地域經濟社會的相互融合,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直接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地域文化已經成為增強地域經濟競爭能力和推動的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開展地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探求地域文化的形成、演變軌跡和規律,把握地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關係,充分發掘地域文化中的優秀因子,開發利用好地域文化資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特定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是當前社會科學學術理論研究中,急待深化的熱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地域文化研究和開發利用越來越受到各地高層領導、政府管理部門、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許多地方搭地域文化之台,促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與會者強調,開展地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不是爭“你短我長”、“我早你晚”、“我高你低”,而是為了傳承和弘揚地域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和優秀因子,建設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理論和實踐都表明,伴隨著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文化產業的迅速壯大,深入開展地域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符合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既是哲學社會科學為現實服務的重要切入點,又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重大現實問題,更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性工程。

社會發展


相關書籍
中國區域之間、城市之間的競爭,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政治、文化、經濟的競爭;中華大地,區域文化與市場經濟水乳交融、相互滲透、相互依託,已經找不到沒有文化標誌的產品,找不到不藉助文化影響的銷售,也找不到不體現文化意義的消費。理論與實踐均表明,特定區域的文化底蘊、文化氛圍和勞動者的文化素質,越來越成為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軟環境,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吸引人的地域文化,就會在競爭中落伍。元明清古都北京,陝西三秦古都咸陽、西安,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的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東京城開封府,西南地區四川的成都等地,人文薈萃、名勝雲集,地域文化豐厚,吸引國內外眾多人士前去旅遊觀光,帶動了上述地區的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餐飲服務、旅遊觀光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並形成連鎖反應,促使當地第一、第二產業長足發展。理論和實踐都表明,地域文化等產業的開發是地區生產力發展的一個趨勢,大量的勞動和資本應該流入文化旅遊、娛樂服務、文化藝術、教育科學等活動中。地域文化產業產值在地域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經過研討達成共識:在經濟社會文化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的新世紀,各地區在思考、制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必須高度重視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積極發展地域文化產業,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更新觀念,把地域文化發展放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經濟建設課題,也是文化建設課題,沒有文化的配合,經濟建設是搞不好的。尤其是在當代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文化底蘊與儲備顯得至關重要。有學者強調,研究地域文化,絕不是簡單地“發思古之幽情”,而是為了把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為此,一是要加強對文物古迹的保護;二是在城市建設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三是要大力發展旅遊業。有專家指出,各地都利用豐厚的地域文化資源,發展旅遊事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地域文化與自然景觀結合不夠。一些地方傳承的文化景觀未能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協調、統一起來,整體效應不佳;多數地方缺乏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點的建築、道路、公園、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氛圍。
(2)知識性與參與性結合不夠。許多地方傳承的地域文化景觀多數為靜態的陳列和展覽,少有現代化的設施和互動型的項目,慕名而來的遊客很難親身參與、互動體驗地域文化,這無疑大大縮短了遊客逗留的時間,同時弱化了地域文化與遊客溝通、寓教於樂的功能。
(3)有形的地域文化與無形的地域文化結合不夠。前者指以實物存在的、比較具體的遺跡或遺物,後者是學術思想、風俗習慣、典章節慶、民間藝術等比較抽象、相對模糊的東西。許多地方在發展地域文化旅遊時,片面重視有形的地域文化,而對無形的地域文化重視不夠。與會者通過研討認為,當前今後一個時期,繁榮和發展地域文化研究,必須堅持二條原則:首先,堅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為地域經濟文化發展服務;其次,堅持與時俱進,加強理論創新。創新的理論思維,既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靈魂,也是地域文化保持蓬勃活力的重要保證。惟有站在時代高度,發揚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才能不斷拓展地域文化研究領域,形成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才能把地域文化研究推上新的水平。

形成


為什麼中國會產生那麼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呢?這個原因很多,覺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條件不便的情況下面,不同的自然環境,它所產生的文化上的差異就很難消逝,會長期保存。因為大家知道中國是個大國,960萬平方公里,那麼大的面積裡面,你看,包含了很多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高的,世界屋脊在咱們中國,我到西藏這些地方去,有一些縣城都快四千多米、五千米那個地方,它還在那裡地方;低的,到吐魯番去,海拔是負一百多米的地方,比海平面還低。有高山,但是也有很大的平原,有峽谷,還有你看,有盆地,有沙漠,有叢林,有海島,有各種各樣不同的景觀,那麼在這樣不同的條件下面,它的物質條件是不同的,自然條件也都不同,不同的氣候。一種文化它的產生,主要還有它的物質基礎,那麼不同的自然環境,當然提供的物質基礎是不同的,剛才比如講到要修建民居,那麼建築材料,各地提供的建築材料是不同的,一定要一樣的話,那辦不到,那怎麼辦?那就產生差異。所以自然條件不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