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黃草

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

趕黃草,中藥名。為虎耳草科扯根菜屬植物趕黃草PenthorumchinensePursh的全草,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華南和西南。具有利水除濕,祛瘀止痛之功效,用於黃疸,水腫,跌打損傷,腫痛。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達160cm,莖帶紅紫色或黃褐色。單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披針形至窄披針形,長3-11cm,寬約1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秋季開黃綠色花,蠍尾聚傘花序成長穗狀,數枝頂生,疏被短腺毛;萼筒寬鐘形,萼片5,三角形;花瓣缺,雄蕊10個;心皮5個,基部合生,上部分離,無花柱,柱頭盾狀。蒴果紅紫色,壓扁5角形,5短喙斜展,略呈星狀,蓋裂。種子極小,紅色。

生長環境


生於河坎溪邊濕地。分佈於東北、華北、華南和西南。

主要價值


秋後采、洗凈曬乾用或鮮用。
藥材性狀
根莖圓柱狀,彎曲,具分枝,長約15cm,直徑3-8cm;表面紅褐色,密生不定根。莖圓柱形,直徑1-6mm;表面紅紫色,不分枝或基部分枝。葉片易碎;完整者呈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3-10cm,寬0.6-1.2cm;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綠褐色;無柄或近無柄;葉片膜質。有時枝端可見聚傘花序,花黃綠色,無花瓣。偶見果實,紫紅色,直徑約6mm,氣微,味甜。
現代應用
治療急性肝炎。
藥用價值
趕黃草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成分有沒食子酸槲皮素等。
趕黃草的功效與作用:趕黃草始載於明代《救荒本草》,具有、退黃化濕,散瘀,利水消腫之功效,是苗族民間肝病的經驗方,稱為“神仙草”。目前古藺縣的趕黃草區域已被國家原產地域保護制度認可和保護。現代研究表明,趕黃草內含多種有效成分,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能減低飲酒及對肝臟的損害。
根據肝纖維化的病理分析,肝纖維化與中醫的“症積”有一定的類同之處。同樣,中醫對症積病機的認識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本質而言,則以血瘀痰結為主。肝硬化是由於氣虛血滯,以致瘀血滯流,著而不去,凝血與痰濕蘊結,阻滯血絡則成痞塊肝脾腫大),進而凝縮堅硬,推之不移。據《天寶本草》、《救荒本草》等記載,趕黃草具有通絡、祛瘀、散瘀等作用。
中醫觀點: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肝具有解毒的功能,負擔***重,而由於人們肝氣會引起舊疾發作,如春季肝火上揚,會引起肺陰更虛。《黃帝內經》提出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食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加人體抵抗力。李時珍本草綱目》亦主張以蓼、蒿、芥、辛嫩山野菜雜合而食,充實陽氣。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甘,溫。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利水除濕,祛瘀止痛。
主治
用於黃疸,水腫,跌打損傷,腫痛。
相關配伍
1、治小便不利:趕黃草五錢,車前草四錢,水煎服。
2、治傷暑口渴:趕黃草五錢,泡開水代茶飲。
3、治水濕黃腫:趕黃草、岩豆藤根、尿珠子根、山胡椒根各一兩,燉肉服。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在我國雲、貴、川交界的烏蒙山系地帶。四川的道地產區為瀘州市古藺縣,野生品分佈於古藺縣海拔1000m以上烏蒙山麓原始森林,被苗族人譽為“神仙草”而世代慣用。如今,在古藺縣桂花鎮、雙沙鎮等地有大面積的趕黃草種植。
趕黃草
趕黃草

栽培技術


培育壯苗
(1)曬種、浸種由於趕黃草種子較小,發苗生長較慢。為了保證按時移栽和收穫,應提前育苗,一般育苗時間應在2月下旬為宜。每667㎡約需種子259,育苗前先將種子放在太陽光下曬1~2d,用清水泡種6~8h,再用適樂時浸泡6~8h,晾乾后與10倍量細砂反覆多次拌勻方可播種。
(2)苗床按種植每667㎡趕黃草需10㎡育苗備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肥沃,排水方便的冬水田作育苗地.將冬水田犁、耙、整平。按1.8m開廂,做成凈廂面1.4m、溝寬40cm、溝深20cm的地上式苗床。廂溝相通。廂面上無積水,廂面整平后。10㎡苗床用50kg豬糞、5kg磷肥兌勻施在廂面,晾3~5d即可播種。
(3)播種與苗床管理將拌勻的種子.均勻地播在廂面上,然後用竹塊起拱蓋膜,播后至出苗10d加蓋地膜保溫,溫度控制在15℃以內,一般長到2葉時要特別注意,溫度過高要敞膜降溫,4葉左右通風煉苗,膜內溫度控制在20℃以內。播種至出苗,一般不澆水,但保持溝內有水,水不上廂,勤檢查,當發現秧苗卷葉時,將廂溝水深灌.讓水在廂面上跑一次。但廂面上不能長期積水。
早栽與規範管理
(1)移栽適時栽播和栽足基本苗是保證趕黃草高產的關鍵。趕黃草最佳移栽期在4月中旬。這個時期的平均氣溫為15~18℃.月日照100~150h左右,有利於趕黃草的生長成活。移栽過早,氣溫不足將延長移栽到變青的時間。且遇低溫容易凍死秧苗;移栽過晚,影響種苗的正常生長。每667㎡基本苗應該保持4萬株左右,過多過少都將影響產量。
田整好,施足底肥,每667㎡施農家肥250kg、不含氯的複合肥50kg。然後按1.6m左右開廂,15cm*20cm的規格移栽,每窩栽2~3株。趕黃草移栽到成活約需7~10d,成活后隨著氣溫的回升,趕黃草新根生長比較旺盛。
對溫度要求逐步增高。成活后應保持田塊淺水,水源條件好的地區可只留廂溝的水,增加地溫促進苗的生長。
(2)加強病蟲害防治趕黃草的生長旺盛期,也是易感病期。趕黃草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尖葉枯,蟲害主要有蟎蟲、蚜蟲等。發生病蟲害的時間集中在6—7月,在這個時期應勤檢查,發現病蟲害及時治療。白粉病用世高1000~1500倍藥液防治;尖葉枯用愛苗或好力克1000~1500倍藥液防治;蚜蟲用艾美樂1000~1500倍藥液防治;蟎蟲用蟎危1000倍藥液防治。
趕黃草
趕黃草
適時收割
趕黃草的最佳收割時期是盛花期至初果期。這個時期是趕黃草藥用成分最多最好的時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這段時間多有低溫秋綿雨天氣,不利收穫。趕黃草收割一定要避開低溫秋綿雨天氣,選擇晴天。收穫時離地3—5cm收割,放在田邊曬2~3天,背回家曬乾或烘乾即可。收穫后要隨時多注意天氣變化,一旦被雨淋濕,趕黃草的顏色和內在質量都將發生較大的變化,影響藥材質量和收入。

植物文化


傳說諸葛亮率兵擒孟獲,途經四川東南部的古藺縣時,遭遇瘴氣侵襲,越來越多的將士吃不下飯,渾身癱軟無力,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癥狀。諸葛亮隊伍中的軍醫試過多種治療方法及草藥都束手無策,神機妙算的諸葛丞相也感到一籌莫展,心急如焚,難道蜀軍要被這怪病阻住?這還談什麼南征啊?到底如何是好呢?眼看著將士因疾患所困,難以保證戰鬥力,諸葛亮不禁憂心忡忡。一日,軍醫從當地一位苗族郎中口中得知,本地一味地道藥材可治此病,諸葛亮聞訊后趕緊請軍醫按這位土郎中的指點用這種草藥為將士治病,收到良效,諸葛亮不禁讚歎:真乃神仙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