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明張燮撰。書成於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前有蕭基、周起元、王起宗三序,及其自識之凡例。明朝人以今婆羅洲為界,婆羅洲以西稱西洋,婆羅洲以東稱東洋,鄭和下西洋即以此義。

內容簡介


全書分十二卷,卷一至四西洋列國考,記敘交阯、占城、暹羅、下港、柬埔寨、大泥、舊港、麻六甲、啞齊、彭亨、柔佛、丁機宜、思吉港、文郎馬神、遲悶等國的地理、歷史、氣候、名勝、物產。
卷五、卷六東洋列國考、外紀考記敘呂宋、蘇祿、貓里務、沙瑤、吶嗶嘽、美洛居、汶萊、日本、紅毛番等國的地理、歷史、氣候、名勝、物產。
卷七至十二記敘餉稅、稅璫、舟師、藝文和逸事等項目。

國外內容


其中《西洋列國考》所列國名和地區有交址(今越南北部)、占城、暹羅、下港、柬埔寨、大泥、舊港、麻六甲、啞齊、彭亨、柔佛、丁機宜、思吉港、文郎馬神、遲悶,共十五個基本上都在今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境內及其附近地區。
《東洋列國考》所列國名和地區共六個,即呂宋、蘇祿、貓里霧、沙瑤吶嘽嘽、美洛居、汶萊。除汶萊外,均在菲律賓境內。書中詳細記載了東西洋諸國和地區的歷史沿革、形勢、物產和貿易狀況,特別記述了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奴役和掠奪該地區的史實,以及華僑和當地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鬥爭。

國內事件


《餉稅考》詳細記述了漳州地區在外貿中徵收商稅的制度和抽稅則例,以及督餉職官和督餉衙門。《稅璫考》集中地記述了福建稅監高寀暴斂橫徵、激變人民的史實。《舟師考》對航海技術和地理組織都有詳細的記述,其中有關東西洋針路的記載,絕大部分均正確無誤。《藝文考》收錄梁、宋、元、明等朝有關對外關係的部分詔告、表奏和碑記。《逸事考》是從歷代史籍中輯錄的部分有關對外關係的資料。
該書取材於歷代史籍和當朝邸報,參以故老、海商和舟師的誦述與見聞,尤詳於嘉隆以後的史實,事具辭核,可補其它史書之不足,是研究明代對外關係和福建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資料。有萬曆刻本存世,通用本是1981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叢刊》鉛印標點本。

歷史價值


而其舟師考中之二洋針路,乃我國歷代南洋航路之詳細記載,殊為珍貴焉。至其所考列國,則不無失檢處,如其舉於凡例首條,以大泥為渤泥,實開明史謬誤之端;以赤土為暹羅亦非確切;以丁機宜與柔佛接境,蓋誤英得其利(Indragiri)為丁加(Trengganu)矣。惟以往日之地理知識論,亦未可深責耳。

歷史記載


東西洋考
十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張燮撰。燮字紹和,龍溪人。萬曆甲午舉人。考《明史·黃道周傳》,載其《三罪四恥七不如疏》,在崇禎十八年,距燮鄉薦之時巳四十四年,尚稱“志尚高雅,博學多通,不如龍溪舉人張燮”,則燮以舉人終於家也。是書成於萬曆丁巳,仿宋趙汝適《諸蕃志》例,惟載海國之通互市者。首《西洋考》,凡十五國,又附錄者四;次《東洋考》,凡七國,又附錄者十二;次《外紀考》,為日本及紅毛番。不通貢市,故別著之;次《稅餉考》,分《水編》、《陸編》、《職官》、《公署》四子目;次《舟師考》,分《內港水程二洋針路》、《祭祀》、《占驗》、《水醒水忌》、《定日》、《惡風》、《潮汷》七子目;次《稅璫考》,紀神宗時內官高寀通番蠹國,劫官擾民始末最詳;次《藝文》;次《逸事考》。其例於交趾、占城、暹羅、彭亨、呂宋、蘇祿名與古同者,仍用古名,他若瓜哇之為下港,東埔塞之為真臘,大泥之為勃泥,舊港之為三佛齊,麻六甲之為滿刺加,啞齊之為蘇門答剌,思吉港之為蘇吉,丹遲悶之為吉里地,間汶萊之為婆羅,貓里務之為合貓里,則並從新名,使通俗易檢。每國先列沿革事迹,多與諸史相出入。如占城即古林邑,而《五代史》以為自古未通之類,亦頗有改正。大致與《明一統志》略同,而稍益以諸書。如閩部疏之誤記燕窩萊,及小葛羅誤稱吉蘭丹之類,咸附辨之。次列海船交易之例,則皆采自海師賈客之口,為傳記之所未詳。其《稅璫》一篇,言利弊最悉。《水程針路》諸篇,尤切於實用。惟明代控制外番,至為無術。無事則百計以漁利,有變則委曲以苟安,事事可為烱戒。而篇末諸論,乃稱功頌德,曲筆實多,蓋當時臣子之詞,置而不論可矣。——出自《四庫總目提要》

史料價值


“開採訪之局,垂不刊之典”
明代,漳州手工業和海外貿易迅速發展,月港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當時,張燮受海澄知縣陶鎔和漳州府司理蕭基、督餉別駕王起宗委託,著手編寫《東西洋考》,作為漳州與東、西洋各國貿易通商的指南。
張燮編撰《東西洋考》,不僅廣泛採錄政府邸報、檔案文件,參閱許多前人和當代人的筆記、著述,還採訪舟師、船戶、水手、海商,經過詳細、嚴密的考訂和編輯,並仿照宋趙汝適《諸蕃志》體例,在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寫成《東西洋考》。張燮博覽群書,《東西洋考》中引用不下百餘部書籍,其中包括《水經注》、《宋史》、《唐書》、《元史》、《島夷志》、《大明一統志》、《瀛涯勝覽》、《真臘風土記》和多種海道針經。
《東洋列國考》全書共12卷,記載東、西洋40個國家的沿革、事迹、形勢、物產和貿易情況;記載水程、二洋針路、海洋氣象、潮汐,以及國人長期在南海諸島的航行活動、造船業和海船的組織等情況;還收錄了秦漢以來中外關係的有關史料及宋、元、明三朝中外關係的有關文獻。《東西洋考》還特別記載神宗時稅璫高寀在福建的暴行,以及海澄人民反抗高寀的示威運動。《東西洋考》是明代中外關係和東南亞各國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也是一部綜述漳州與東、西洋各國貿易通商的指南。它對研究中外關係史、經濟史、航海史、華僑史等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周起元為《東西洋考》作序,譽之為“開採訪之局,垂不刊之典”,“補前人所未備”,指明了該書的價值所在。
對於東西洋名稱記載的參考
歷史上的東西洋名稱,向為人們所熟知,且因鄭和之下西洋而名噪全球。然中國古籍對其範圍所載往往大相徑庭,元明時期的東西洋乃至鄭和所至西洋的確切範圍,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第一階段:元代至明代中期據今所知,東、西洋名稱當首見於元代載籍。成書於約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南海志》是較早同時提及東、西洋的一部重要古籍,書中記有東洋、大東洋、小東洋、西洋、小西洋等名。比它約遲半個世紀的《島夷志略》也提到東洋、小東洋和西洋。徐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和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善《天南行記》(約大德三年,1297年)雖未提及東洋,但已載有“西洋國黃毛皮子”和“西洋布”。故西洋一名單獨出現似比東洋略早。
按照《南海志》所記,元代的東西洋應是以雷州半島─加里曼丹島西岸─巽他海峽為分界。加里曼丹島和爪哇島及其以東的地區、水域為東洋,其中又分為大東洋和小東洋部分。該書載有“東洋佛坭國(指今汶萊)管小東洋”、“單重布羅國(當在今加里曼丹島)管大東洋”、“闍婆國管大東洋”等條。從諸條下列的地區來看,大東洋的範圍約西起爪哇島西岸的巽他海峽,中經爪哇島、加里曼丹島南部、蘇拉威西島帝汶島,直至馬魯古群島一帶;小東洋則指今加里曼丹島北部和菲律賓群島一帶。這種情況直到明代中期,似無多大變化。如《島夷志略》云:“(爪哇)地廣人稠,實甲東洋諸國”。明費信的《星槎勝覽》、嚴從簡的《殊域周諮錄》也基本上沿襲其說。後來《東西洋考》才把所謂“大東洋”一帶列入西洋的範圍。故元代東洋的範圍實視明代中期後為廣大。
《南海志》中還有“單馬令國管小西洋”、“三佛齊國管小西洋”等專條,其下所列地名多在今馬來半島至蘇門答臘一帶,包括馬六甲海峽以東不少地方。至《島夷志略》一書則多處提及西洋,顯指印度一帶。因此,元代的西洋其東界應直抵加里曼丹島和爪哇島西岸,其西當包括印度洋在內。所謂“小西洋”即指今南海西部,而既有“小西洋”則當為“大西洋”之對。《南海志》對大西洋缺載,但從明代中期的某些書籍仍可覓得蛛絲馬跡。黃衷《海語》卷中云:“酴醾,海國所產為盛,出大西洋國者,花如中州之牡丹。
關於東西洋分界
而關於東西洋的分界,古籍中記載最明確的當推《東西洋考》卷五云:“汶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明史》因之。依其所指,大抵以東經110°左右(相當中國的雷州半島以及今加里曼丹西岸)為準,其東曰東洋,其西則稱西洋。因此,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這一階段的東西洋範圍因《東西洋考》的記載而益形明確。

作者簡介


張燮,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海澄)人,萬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舉人。其人志尚高雅,隱居不仕。歷覽天下名山,博學多識,通貫史籍,著述豐富。為適應海外貿易之需,初受聘於海澄縣令陶鎔,始撰該書,未成而輟。后應漳州府督糧通判王起宗之請,完成該書。

主要版本


該書版本,福建藝文志三十三、浙江採集遺書總錄戊集,均有著錄。
1、(明)萬曆間刊本(有「汪魚亭藏閱書」印)
2、(清)四庫全書本
3、惜陰軒叢書本
4、國學基本叢書本
5、台灣正中書局據本衙藏板
6、學生書店據惜陰叢書本影印
7、1981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叢刊》鉛印標點本
8、《東西洋考》,2000年,謝方校注本,中華書局ISBN7101020291

參考


張燮博覽群書,《東西洋考》中引用不下百餘部書籍,其中包括《水經注》、《宋史》、《唐書》、《元史》、《島夷志》、《大明一統志》、《瀛涯勝覽》、《真臘風土記》和多種海道針經。
張氏書系綜合正史外國傳、諸種地誌筆記,排比匯考並加入自己所創著新材料,可謂為嘉靖后關於海外事迹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