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橋村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良垌鎮轄村

良垌鎮東橋村委位於鎮東南面,距圩鎮3公里,轄16個生產隊,全村696戶,總人口2640人,共有耕地面積2294畝,林地面積7500畝,海灘塗面積1200畝,2007年農業總產值1070萬元。以種植水稻、香蕉、荔枝等作物為主。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黨人全家榮、林琳、王大川、吳鴻信等同志以教師為掩護,在正奏小學建立革命根據地,領導正奏小學黨組織,使革命隊伍不斷狀大,多次打擊日偽軍的侵擾,為革命作出積極的貢獻。
廉江市良垌鎮東橋村始建於南宋末年,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魚米之鄉,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濃厚。明代時期儒學興盛,立教興家,修學宮創大宗,重視風教,文化傳承,培養了一批家族才子。直到明末清初,我族文運逐漸倒退,以祈文運,興地脈,乾隆年間相繼在東橋渡頭興建石橋樑、文筆塔,它們情同手足寄託了我族對興文引祿與風調雨順的深切祈望。

社會


東橋村是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目前已投資145萬元完成硬底化鄉道5.7公里;投資78萬元興建文筆橋一座;投資78萬元拓寬改直8米寬道硬底化環村道3公里;投資10萬元興建村文化活動中心2000平方米和排水道3000米。該村結合實際,把革命歷史根據地正奏小學舊址、鷺鳥群、文筆塔、古榕樹以及荔枝長廊作為建設亮點,把生態、旅遊、娛樂寓為一體,立足長遠。

文化


文物古迹

東橋渡頭
東橋渡頭又稱東橋埠頭、東橋石橋橋頭,舊時為良垌鎮其中之一商埠,而且早在廉江縣誌張志(1819年)中就有記載稱良垌渡,是東橋村比較重要的出入口。建國時期,東橋埠頭上游下坡村處也曾經設有竹排渡頭,至七十年代初始建石橋,此渡頭非彼渡頭,不要混淆並論。靠近文筆塔這邊,已經被圍成魚塘的地方,那裡曾經是停船的碼頭。這段河流我們稱之為東橋河,或是東橋江,它上游通良垌河,往上廉江達廣西,下游匯南橋河(良田)和遂溪西溪河經石門五里山港通廣州灣通往國內外。民國時期形成相當規模,特別是抗日時期,日本封鎖了中國各個通商港口,廣州灣屬法國租借殖民地,是當時唯一的國際通路,東橋埠也成為南路走私的其中之一小商埠。當然也帶動了東橋埠頭周邊的盈利性行業,鼎盛一時,駐紮過國民黨一五五師連隊,解放后陸路逐漸發達,埠頭也就悄然而去,昨日風光不再演,但東橋石橋與文筆塔仍然歷久不衰,與天地共存,與綠洲共榮。
古時候,兩岸一般先有津再有梁,邑蔣志中載有良垌三津,清同治南橋渡、清道光良田渡、良垌渡。其中良垌渡又稱東橋渡,最早是在乾隆年前,由於時代更迭,史書無詳載,幾無可考,只能在族譜與文筆塔身上的重修東橋石橋碑記中尋找線索。大明嘉靖十三年(1534)九世孫全圖山(歲貢生)在全氏族譜序中,曾有一句:居士教諭二公分居遷移其地望建橋以東南取名,示無胥絕相遠之意。可見嘉靖前早已有渡,人們期盼建橋造福萬民,因此取名望建橋。
重修東橋石橋碑記(清道光巳亥十七年六月十九日立):粵稽烏雀填河,一江作橋,今古神聖,瑞濟勝之,具龍虎伏,塔況存。遊民峻江,水盪所無福田之憂乎,吾族自宋至……江水沒少不可,國朝俱有石橋,乾隆江簡渡十年,族人以友民心有記者,以為利濟行人。紀見者刺心,聞者駭無可言……利考以謂阻道,不知吾邑江水有七……小溪不余於年……邑志俱載可考也,幸載……邑侯福明府親臨所勘,無礙於水道實有之,棧竹飭作石橋。……國吾族戴山德華,嵩承……恩,江游承不……以圖永遠庶無貧。邑侯之盛意為建石橋,金錢微力……竣功石以垂不朽。
碑文經百年風剝雨蝕,刻文已經模糊不清,還是給我們留下一些不解之迷,有待專家去挖掘。石橋可見是乾隆年廉江知縣倡議,鄉紳民集資興建,它有烏雀填河的神話,當時水流之湍急,回潮波涌,九曲十八灣,雖設有渡,兩岸人民來往絡繹,很不便利,眼見心痛,聽說也感嘆,知縣深知民心,親臨勘察,下令建石橋,造福兩岸人民。風水講究“龍虎正體”,均衡對稱,回潮波涌,潮水有情,鄉民又在橋邊居水口處,建立文筆塔,補山水形勝之缺,祈文運,興地脈。同時文筆塔也取名回水亭,有貯潮水洶湧的元氣,靜止潮水之意。
我們在上游還能看到清澈見底千姿百態的嶙峋石頭,有如一個個魚窩,水流湍急,依然湧起一濤濤白浪,回演昔日回潮波涌銀山立的情形。流水孱孱不絕,猶如文人筆下墨水不絕,翻卷如滾,才思如泉湧,鬥志昂揚,筆馳雄風,橫掃千鈞,縱橫揮灑,又回應了水國文翻筆陣橫。
文筆塔
文筆塔在石橋橋頭旁水處,靠河水而聳,有“筆峰仰上,紙在青天”之意,大有倒寫天書的氣勢。從不同角度來看,文筆塔造型優美,絕無僅有,酷似一支倒置的巨筆,以江水為墨,河床為硯,天地為紙,繪出家鄉錦繡篇章!因此歷為文人騷客敬仰之地,是本地文風熾盛的標誌,也點綴了東橋水鄉風景。清道光年間和民國期間曾修葺一番。由於河水和海潮長期沖蝕,塔基磚縫腐化,致使塔身向西南稍傾。針對這一狀況,1991年當地政府撥款與群眾集資,對塔進行修復。1987年列為廉江縣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列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經歷近200多年漫長歲月,風雨沖刷,仍巍然矗立,完好保存至今,它為廉江市唯一倖存的古塔。
文筆塔,下粗上細,平面呈六角形,三層狀,屬仿樓閣式紅磚塔,高約10米,佔地面積30平方米左右,首層兩拱門南北對開相通,將舊埠與橋穿梭成一條直線。沿旋形狀十三級台階可以登上第二層,台階很狹隘,僅限一中型身材人物通過。二層空間呈穹形狀,塔頂上為疊磚井形木架結構,桌前設一神龕,西牆凹口塗漆墨色,立有一金身魁星公,兩縷紅纓飄灑,眼睛黑亮,炯炯有神,左手托一塊墨硯,右手執一支毛筆,右腳緊踏一金龜,以鎮文運福祿,雙目直視東窗,貌似剛為東窗外的對聯賜墨,也彷彿欲為塔對面的鯉魚山畫龍點睛,祈保生龍活虎,驅災辟邪之意。塔外內壁鑲嵌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東橋石橋碑記一通。該塔第二層東窗門有石橫額和對聯,橫額書“回水亭”;聯曰:“回潮波涌銀山立,水國文翻筆陣橫。”正楷字體,蒼勁有力。各層以菱角牙磚和桃檐磚疊澀出腰檐及假平座。塔剎呈葫蘆形,瓶嘴大開,有吞天之勢,天被容納進來,塔發大地,地被吸納其中,天地靈氣匯聚,造福祿於人間。
舊石橋已被新混凝土橋取代,我們在新橋的上方還能看到舊橋橫卧江中,另一截已經坍塌,塊塊大石壘成的橋墩卧倒水中,神似棲息。旁邊文筆塔屹立於河堤邊上,四周空曠,顯得剛勁挺拔,給四周添了幾分資色,在藍天白雲的映襯和明媚陽光的燦爛下顯得格外皎潔和諧。橋樑代表著兩岸溝通聯繫,友誼的象徵,它們共同在一片藍天之下,一哈腰橫趴兩岸,俯首甘為孺子牛;一筆峰仰天,文運之象,踏上橋樑能順利通達彼岸,平步青雲,指日可待。
它們更像兩位飽經百年風雨的文武將軍,向過客釋讀著東橋村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東橋全氏學宮與宗祠
在傳統社會作為具有象徵意義和祭祀功能的廟宇,同時也是教化和培育士子的場所。舊時廉江城內也建立不少家族祠堂,供奉祖先和進行議事的同時,也是同宗子弟讀書或參加科舉考試用地。然而,我們所能看到的東橋正奏公祠,追溯最早在明初始就是石城縣(廉江)民間私立的家族學宮(學校),明萬曆間由廩生全若彝倡議重修及始創大宗祠,它是宗族關係的紐帶,距今大約四百來年。
科舉年代,在學宮就讀的秀才,主要的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考試之後走上仕途。一種是參加鄉、會試中舉人、進士;另一種是通過貢舉成貢生入讀國子監,肆業再酌情授官。我們可以在廉江地方志上看到,明代期間全氏子弟庠監貢舉基本來自廉江、遂溪電白,最出名的是三名科第慶同堂,他們都是六世祖,分別是東橋村全通(學海)永樂朝二十一年癸卯科區賢榜舉人、南橋石埇村全有志永樂朝六年戊子科林超榜舉人、化州全節正統朝六年辛酉科舉人,貢生有電白全璉、全才、全寬,遂溪全俊、全節彭、全橋美,東橋全敘、全三綱、全若性等。可見明朝我族比較重視教化,培養了一批人才。
當時興教的景象,我們可以在宗祠楹聯“東國明倫重申孝弟,橋門講禮環集衣冠”中體會到。我理解的意思是:立教興家,人才濟濟!明倫指的是儒學教學的場所,教人明白倫理道德;我覺得是全聯的核心。風俗之源,由於教化;學校之設,所以明倫。如果不講詩書、明禮義,何以正人心而善風俗?還談何孝弟?
正奏公祠位於今廉江市良垌鎮東橋村正奏小學側門,大門前屹立著一座莊嚴古樸三開間牌樓式紅磚砌置的古老門坊,它身軀蒼老,雙層單檐歇山頂,頂層至高無上,底層左右勻稱,飛檐翹角,顯得有點發暗,本人眼拙,看不清楚是什麼結構,雖歷經數百年風雨,仍巋然不動。其中弧型大門已紅磚封閉,但是我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出輪廓,坊左右各有小拱門。歲月變遷,已很難考證,若果估計沒錯,此坊稱之為欞星門,就好比進入高等學府大門一樣,它象徵至高無上的“天”,學無止境。可惜中門已經封閉,很難找到第一步跨進大學門的感覺。要不,跨進良垌中學的大門也能感慨一番。
通過欞星門,中間的位置大概就是當年若彝公所讓建的泮池,泮池是古代學校的水池,新生入學時要在這裡繞一圈,舊稱游泮。古代讀書人(童生,不受年齡限制)只有順利通過縣試、府試、院試三道考試,成為秀才,取得生員資格之後才能進讀學宮。入學之初都要到學宮完成一個儀式,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游泮池,因此入學也叫“入泮”或“游泮”,又規定凡考取秀才滿60年的必重遊泮池。我族清道光八年歲貢全志沂,廉江縣城內人,歷署海康,陽江教諭,內閣中書銜,重遊泮水。也就是說他考取秀才后滿60年,可以參加秀才的開學典禮,這個享譽很少讀書人能獲得的。
游泮后,一般要到孔廟祭祀孔子,公祠並沒有孔廟的遺跡,那是因為文廟的規格有等級之分,官辦的學宮可以有獨立的文廟,建築紅牆黃瓦,可以享受皇家建築的等級待遇;而民辦的學宮則只能在學宮內建一座殿堂來祭祀孔子,不能有獨立的文廟。由此可見,東橋村的學宮為民間辦學。
坊內兩側周圍砌有圍牆(解放后圍築),場內地面呈直角梯形。右邊梯角上有一棵久已乾枯的古琵琶,樹旁新建有正方形硫離瓦頂,四邊翹角,四大圓柱鼎立的硃色仿古亭,該地作節日拜祭、祭社(俗稱做社)及元宵點燈場所。
牌坊中軸線坊大門與祠堂大門相對,踏上三級青石砌台階,再登第二層三級青石砌台階,走近祠堂,看到端嚴古老的建築,彩亮的瓦楞、雕樑畫棟和飛檐,顯得氣勢磅礴。塗硃紅色的青石門檻,木門左右精細地雕刻有門神,門額正中“全氏宗祠”四個大金字,字體流暢有神,雄健的筆力體現全氏家族雌代質樸,門聯左:東國明倫重申孝弟,門聯右:橋門講禮環集衣冠。
大門兩側有兩根數米高的八棱青石柱,底部南瓜型柱基也頗具藝術感。門基下各砌置有一長方體青石塊,酷似青石凳。左右兩側牆上各鑲有現代大理石碑記,縣文物保護單位,正奏小學武裝起義舊址,重修序言。跨過宗祠大門,進入幽靜的大殿,感覺猶如走進了一段歷史,還是有一點古香味。大殿左右各有一廡間,現已閑置。經歷了數百多年的風雨洗禮,主體結構依然巍然屹立,但是多數古迹、文物遭受損毀,僅存有石柱、石基、建築結構等,其餘一無所有,給人一種衰落、冷清、缺乏生氣。全氏大宗祠能在“破四舊,立四新”、“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時期沒有被移為平地,已經相當難得了。大殿內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六根八棱青石柱直頂殿天,形同祠前兩根,它們不知鼎立了多少個春秋,見證了多少歷史,也蘊含著一定的文化。內殿前空地上堆有部分折斷的八棱青石柱,柱基和青石台階,左邊是正奏小學植物園,右邊還殘留有拆遷時未及拆除的三塊柱基,側邊附屋三間一廊,舊時為正奏學前班,正對面一排遺留有青石台階三級,上面是正奏小學校園。在古代,內殿前中央空地左右各有一廊,正對面大屋設七間房,旁邊附屋一廊。獨自站在這裡,我們彷彿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古代全氏讀書人的朗朗書聲,知乎者也。
現代的小學創辦於1940年,佔用並拆除了舊宗祠部分面積,致使當時如此規模的大宗祠縮減了一半。如今正奏小學樹木交蔭,氣象清新,繩其祖武,桃李滿天下,衣冠蕃八方。我們應當謹記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文化傳承對於家族的興衰是很關鍵的,在這一點上,良垌鎮三代舉人南溪村江氏家族就表現得相當出色!明萬曆年間東橋村歲貢生全若性曾經在這裡教書,他厚重沈毅,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希望正奏小學的教師們也能繼承先師,成績勝過先代,桃李滿天下。
廉江縣誌載:宋(進士、誥封銀青光祿大夫全正奏公祠)在東橋村,坐壬兼亥,上下兩座,橫七間過,左右二廊及西邊附屋一廊。房譜記:建造全氏大宗祠在前大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宗祠被風雨倒崩重修建造。因捐丁不足,后合族紳耆會議,次房若有捐題十千錢者每年祭掃昨咋面,重建造大宗祠在東橋下坡坐壬向丙加亥巳,又大清道光丙子年丙申月甲子日辛未時重修。可見正奏校園處有一座與正對面的宗祠相稱,一樣氣勢的建築物,橫七間過,以及植物園與荒廢的一邊各有房和走廊,側邊附屋三間一廊。如此規模的宗祠,在本邑極為罕見,可見昔日先祖時代的輝煌,在本地已經是名門望族。
嘗翻閱舊廉江志,記:全若彝,東橋人,廉江縣廩生(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自少孜孜不倦, 勤奮好學,專心鑽研,認真思考,與兄全若性在本地都很有名望,號稱“二陸”。萬曆丁卯,若彝倡議重修學宮(俗稱學校),因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很狹小,於是讓出舊屋的地方建學宮泮池,振興學業。他親自出馬,興師動眾,大興土木,建成了新學宮。快挨到歲貢時去世了,享年六十幾。
萬曆壬子年(1612)春王之吉十二世孫全我真(若彝)撰,祠堂經始記:嘗翻閱省州府縣誌,帙見全姓名標鄉榜者三,節著坊者一,而貢而監而青衿尚游,不可更仆數;又嘗按圖籍據見聞,見弘正間,豐二十甲全氏居五,而橋之東,橋之南,與夫化州電白邁合新村三合遂溪大塘溶村全村北潭,在在有以全為氏者亦在在有名人碩德豐貨,褒出者心竊慕之。第未知其果一祖?抑五百年所共者?適閑坐族父老訪之,乃曰:粵東原無全氏,全氏之源蓋發於始祖諱正奏公,也公毓秀,閩晉江瓦裂巷,登科及第。誥授銀青光祿大夫,遷居廣之南,因擇古干水縣城北之嶺頭埇構居焉是。
正奏公粵東全氏始祖也,嶺頭埇始祖卜居故址也;嶺頭埇之磨刀石田,眾祖合居遺跡也。既而分居散處雲礽,世系幾不可考,於是索各小宗支圖,因知六世祖諱通公登科東橋人也,諱有志公登科南橋人也,諱節公登科化州人也,黃氏貞節邁合祐配也。貢監庠生足證志帙,世代蕃衍,足徵圖籍見聞,始信果出一祖也,非若李若張之五百年共一家者。比得此則孝弟之心,油然而不容遏,何者情發於親,親見於服,無何而親盡矣,服斬矣,喜不集慶,憂不赴吊一塗人矣,吾所謂塗人者,其初兄弟也。分自一人也,一人而兄弟,而百千萬億竟不知出之一人,是以歲時薦祭不能達成,婚姻喪祭無由通款,且也宗同習異,居同行異,不惟不知始祖,並不知全氏為同宗,故談右族曰數人多,曰全氏訾其幽不知祖,明不知兄弟,亦曰譜不存,祠不立。故也,彝稚無父母撫成人,深憤先世不譜祠而分,有深幸小宗各有圖而合有機也,於是采輯而編次之,首始祖追自出也,詳名節著掀榮也,略先代示傳疑也,備近世遵聞見也,譜成矣,族之顯晦循良,勤儉知禮,與夫頑不即化筆之書矣,然詳於考究,未免略於聚首,復拜諸父曰:彝欲創大宗祠以會聚子孫共達誠於始祖,俾得面會,知其宗同派異,庶喪葬必赴,娶必告,孤貧有所依,頑盪有所制,穎敏者不迫饑寒,不至於塗人視也,何如?諸父曰善,是以為序。
以上祠堂經始記為族譜原文稍加標點,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性資料。正奏公祠具有民間傳統祠廟建築特色,構造獨特,宏偉莊重,具有不凡歷史淵源,實為全正奏後裔留給東橋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當地政府應當給予重視,全氏子孫後代有責任善加保護,使百年學宮(宗祠)煥然一新。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東橋村440881106203粵G0759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