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是在華南師範大學市場經濟研究所的基礎上擴展改組而成的研究基地,目的是進一步推進現代經濟學與現實經濟發展實踐相結合,深化市場經濟理論的研究,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該中心擁有優秀的學術隊伍,設有多個經濟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及一個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在各種重要的社科刊物上發表大量論文,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科研課題80餘項,並獲多項成果獎,為廣東省的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市場經濟基本理論一直是華南師範大學經濟學科的研究特色。華南師範大學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早在1987年成立以來就展開了對市場經濟的理論研究,在對先行一步的廣東經濟改革經驗進行理論總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90年代以來,經濟研究所集中多學科的力量,開展多層次的研究,在保持理論研究優勢的同時,加強了應用經濟學的研究以及強化了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服務的導向。
1996年經濟研究所成立了市場經濟研究中心,2000年以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為基礎成立了市場經濟研究所。為了進一步推動現代經濟學與現實經濟發展實踐相結合,深化市場經濟理論的研究,強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原市場經濟研究所的基礎上,吸納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相關經濟學科的主要學術骨幹,於2005年9月擴展改組為“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有專職研究人員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兼職研究人員10人,兼職人員中本校4人,校外6人,均為教授。校內的專兼職人員中教授12人,佔67%;博士生導師6人,佔33%;50歲以下者13人,佔72%;50歲以下的專職研究人員均具有博士學位。本中心聘請的校外專家均為國內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高水平專家,來自中國社科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暨南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
1、市場經濟與政府規制
在市場經濟基本理論研究基礎上,立足於中國宏觀經濟調控以及廣東地方政府規制的實踐,運用現代宏觀經濟理論、規制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深入研究基於市場失靈的微觀規制和基於市場非均衡的宏觀調控問題,全面把握現代宏觀調控與微觀規制理論的發展前沿和政策動向,為我國制定科學合理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廣東地方政府選擇有效的微觀規制方式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建議。
2、勞動力市場經濟學與廣東勞動力市場運行
關注理論前沿,結合我國勞動力市場理論和實踐,在勞動力市場運行、人力資本投資、就業與勞動關係、內部勞動力市場組織等方面在進行持續的研究,深入研究勞動力市場運行/管理/改革、宏觀經濟與就業、泛珠三角和粵港澳勞動力市場統一問題、產業升級與勞動力轉移,以及“民工荒”等新問題,並緊密結合廣東省情展開應用對策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3、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
綜合運用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以及企業管理等學科,研究開放條件下廣東與內地、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初始條件、制約因素、相互關係及其對區域發展路徑的影響。運用區域經濟理論和產業經濟理論研究廣東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尤其是廣東服務產業的發展,為廣東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決策諮詢,並豐富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理論。
政治經濟學於199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勞動經濟學將於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已公示完畢),2003年建成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設有政治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5年新增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和金融學的碩士學位授權點。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在2001來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各類橫向課題等科研課題80餘項。出版20餘部學術專著,並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經濟學動態》等重要刊物上發表了大量論文。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各層次獎勵,其中2005年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一項。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舉辦有“華南經濟雙周論壇”,已經逐步打造成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定期舉辦各類學術研討會。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和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有《中國勞動經濟學》(季刊)雜誌,已成為國內勞動經濟學領域的權威雜誌。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哈佛大學、康乃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美國Henry George 基金會、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哥本哈根商學院(CBS)、印度發展中社會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大學或學術機構建立了學術聯繫,並邀請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Vernon.Smith等學者前來講學。
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的整體發展規劃是:通過5-7年的建設,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學術隊伍,培養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培養碩士、博士等高級專門人才,建成全國重要的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建立知識創新機制,形成承擔國家級和廣東省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同步協調發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為名副其實的省級重點研究基地;在三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並不斷拓展應用研究和社會諮詢服務功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