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鰟鮍

鯉形目動物

高體鰟鮍(學名:Rhodeus ocellatus)是鯉科、鰟鮍屬魚類。體頗高而極側扁,背鰭前為體之最高處。頭短小。眼頗大。吻短而略尖。口小,端位,斜裂。上頜骨末端向後延伸末達眼前線下方。尾柄窄小。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2(不分枝軟條)+ 10~11(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10~13(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5~6(分枝軟條)。體被大型圓鱗,側線不完全,中止於胸鰭末端前方;縱列鱗33-35。幼魚背鰭前方具一黑斑,隨成長而漸消失;雌魚體色較淡,沿尾柄中央有條向前呈楔形之水藍色縱紋;雄魚背部淺藍,瞳孔周圍紅色,尾柄中央則有數條紅色縱帶,鰓蓋後方另有一紅色斑。

高體鰟鮍為低海拔緩流或靜止的湖沼水域棲息的小型魚類,較常出現於透明度低、優養化程度略高的靜止水域,常成群活動。雜食性,主要以附著性藻類、浮遊動物及水生昆蟲等為食。分佈於中國、斐濟、日本、韓國、俄羅斯、越南、土庫曼、烏茲別克。在中國分佈於瀾滄江、珠江、海南島、韓江、長江、黃河等水系。

物種簡介


動物學史

高體鰟鮍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克尼爾(Rudolf Kner,1810-1868)在1866年《皇家科學學院會議記錄》(Sitzungsberichte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Classe)第53卷上發表的文章《Specielles Verzeichniss der wahrend der Reise der kaiserlichen Fregatte “Novara”gesammelten Fische. III. und Schlussabtheilung.》中,以“高體石鮒(Pseudoperilampus ocellatus)”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在中國香港,“高體鰟鮍”最早由庄棣華於1980年代初期,於粉嶺及錦田一帶發現。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868-1962)在1935年於《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第6卷中以及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在1949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中所記載的“Acanthorhodeus dicaeus(刺鰟鮍的一種)”,均可能是該種的誤定。
高體鰟鮍的先定同物異為Pseudoperilampus ocellatus、Rhodeus ocellatus、Rhodeus ocellatus ocellatus,次定同物異名為黃河鰟鮍(Rhodeus hwanghoensis)、斑鰟鮍(Rhodeus maculatus)、濟南鰟鮍(Rhodeus notatus)、秉氏鰟鮍(Rhodeus pingi)和Rhodeus wangkinfui等。
在中國古文獻雖未見有“鰟鮍”的清晰記載,但“鰟”字則早見於漢朝許慎的著作《說文解字(122) 》,解為“赤尾魚”,讀作“方聲,符方切”;亦見於孫愐所編《唐韻(751)》(即隋朝陸法言《切韻(601)》的修訂本)、丁度等的《集韻(1037)》、清朝陳廷敬等編撰的《康熙字典(1716)》等古籍中,記曰:“無芳切。音房,魴,亦作鰟”。然而各描述因過於簡單,是否“鰟鮍”類或是它們的混稱,仍有待考證。

形態特徵


高體鰟鮍圖片
高體鰟鮍圖片
高體鰟鮍圖片
高體鰟鮍圖片
標準長為體高的2.0—2.3倍。為頭長的3.5—4.0倍,為尾柄長的4.0—4.4倍,為尾柄高的7.8—8.2倍,為背鰭基部長的2.8-3.2倍。頭長為吻長的2.5—3.0倍,為眼徑的2.5—3.0倍。為眼間距的2.0—2.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1-1.5倍。體側扁且高,頭後背部向上隆起甚高。背部呈弧形,腹部在胸鰭以後向下凸出。身體略呈卵圓形。頭小,口端位。略呈弧形。吻短,約與眼徑相當,末端稍尖。口角無須。眼大,位於體側中線上。鼻孔小。位於眼前緣上方。鰓耙短小。咽齒齒面平滑,無鋸紋。背鰭外緣稍向外凸出,基部較長,其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稍後,最後1根不分枝鰭條較硬。胸鰭較小,末端稍尖。后伸不達腹鰭基部。腹鰭亦較小,其末端后伸幾達臀鰭起點。臀鰭基部較長。外緣稍凸出,其起點約與背鰭第四根分枝鰭條相對,最後l根不分枝鰭條較硬。尾鰭叉形,上下葉等長,末端稍尖。肛門靠近腹鰭後端。側線不完全。僅在鰓孔後上部有4—6個側線鱗。在生殖季節雄魚吻端兩側各有一簇隆起較高的白色珠星,同時在眼眶上部亦有l-2列珠星。雌魚產卵管很長。生活時體側上半部的鱗片後部為淺灰褐色。帶有淺綠色光澤。尾柄中央有一條縱行淺黑色條紋,並帶有淺綠色光澤,向前伸至背鰭基部中點的下方。鰓蓋後上方有一黑綠色的斑塊,側線鱗後有一條不十分明顯的橫行淡綠色斑紋。雄魚在生殖季節有鮮艷的“婚裝”,眼上部呈硃紅色,臀鰭具有黑色飾邊。雌魚的腹鰭和臀鰭為淺黃色。高體鰟鮍是一種小型魚類,個體小,生長緩慢,經濟價值低,在漁獲物中所佔比例極小。食物主要是藻類和植物碎屑。攝食量較大。第一次性成熟為1齡,生殖季節在3—5月,卵產於瓣鰓類的鰓水管中,受精卵固著在鰓瓣之問。隨著其鰓水管中水的流動進行發育孵化。
背鰭Ⅲ-10~12;臀鰭Ⅲ-9~12;胸鰭Ⅰ-9~12;腹鰭Ⅰ-6~7。側線鱗2~6;縱列鱗27~30;橫列鱗9.5~11.5;背鰭前鱗11~14;圍尾柄鱗14。第一鰓弓外側鰓耙10~14。下咽齒1行,5~5。脊椎骨4+28~30。
體長為體高的1.8~2.8(體長約30毫米在2.5倍以上)倍,為頭長的3.5~5.6倍,為尾柄長的4.5~7.1倍,為尾柄高的6.8~10倍。頭長為吻長的3.2~4.8倍,為眼徑的2.4~3.9倍,為眼間距的2.0~2.7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1.8倍。
體高,呈卵圓形,側扁,頭後背緣格外隆起,尾柄短而高,其高常超過其長的1/20頭小,頭長約等於其高,不及體高的1/2。吻短而鈍,其長短於眼徑。口端位,口裂呈弧形,口頂端約在眼中點水平線上,口角位於眼下緣水平線之上,止於鼻孔前緣,兩口角間距約等於口角間距中點至下頜頂端距離。口角無須。眼側上位。鰓孔上角略低於眼上緣水平線。鰓蓋膜聯於峽部。
背、臀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稍硬,與各自首根分枝鰭條粗細相當,不分枝鰭條的第二根約為首根2/3長。背鰭起點於吻端和尾鰭基之間或略有前後。背鰭基底較長,大多數個體長於背鰭基底末至尾鰭基距離(體長在60毫米以下,則等長)。臀鰭位於背鰭之下方,其基底長於或相當於尾柄長。腹鰭位於背鰭之前,腹鰭基部和背鰭起點在同一垂直線(雌魚)或稍有距離(雄魚),並且位近臀鰭起點較之胸鰭基部,偶有介於二者之中。胸鰭末端超過或將及腹鰭起點者為雄魚,不及的是雌魚。尾鰭叉形。肛門位於腹鰭基和臀鰭起點之間或近前者。
側線不完全。背鰭前鱗呈棱狀超過半數。下咽骨似弧形,齒細長,側扁,咀嚼面細狹稍凹,末端鉤狀,齒側光滑或偶有淺凹紋(在高倍鏡檢下)。鰓耙呈三角形,其長為鰓絲長的1/5~1/4。鰾2室,前室約有后室長的1/2。消化管長為體長的2.4~7.0倍。腹膜銀白色布有黑點。
繁殖季節的雄魚色彩絢麗,多色相互交輝,鰓蓋上角之後有虹彩斑塊,沿尾柄有縱條虹彩襯托在銀白色魚體上閃閃發亮;另有紅色點綴著眼虹膜的上半圈、背鰭的前外緣(限於末根不分枝鰭條和第一至第四分枝鰭條)、臀鰭及尾鰭(中央最短鰭條3~5根);黑色鑲著背鰭(約第五至第十根分枝鰭條)、臀鰭(限於分枝鰭條)外緣,鱗片的后緣,但位於體背部的較腹部密集,故體色呈現背較腹部深;乳白色僅見於腹鰭不分枝鰭條上。雌魚近金黃色,產卵管呈粉紅色。珠星見於雄魚吻端、眶上骨和淚骨,主要集中於吻端兩側。
固定標本體為褐色,尾柄黑縱條明顯,雄魚粗於雌魚,向前不超過背鰭起點,雄魚在鰓蓋上角之後有2個橫列黑斑。背、臀鰭外緣為狹黑邊。雌魚產卵管呈灰色。

生活習性


根據野外觀察,高體鰟鮍棲息在水流較緩的溪河、水溝、池塘或稻田等水體中。仔魚期聚集成團,多停留在靠近河岸的水草邊緣或無水草的近河岸上層水域,營浮遊生活;仔魚期末,則在水草邊游弋,有斜向遊動、平游和旋轉遊動3種方式,有時也側身躍游,並有一定的避敵能力和行為。幼魚、成魚生活在中、下層水域。高體鰟鮍喜集群生活,但在產卵期營分散生活,並有將卵產於蚌內的習性。
根據觀測知:其生活的自然水域溫度範圍是4-40攝氏度,透明度10-15cm,含氧量範圍0.7-10.8mg/L,pH值一般在6.5-7.5。
高體鰟鮍為雜食性小魚。根據96尾野外固定標本前腸內含物在解剖微鏡下的解剖分析及室內飼養得知:高體鰟鮍在野外採食水蚤(Cladocera spp.)等枝角類,輪蟲(Rotif era spp.),搖蚊幼蟲(Chironomus spp.)等水生昆蟲幼蟲,硅藻(Navicula spp.),團藻(Gonium spp.),水綿(Spirogyra spp.)等水生植物,而且水綿是其最主要的食物;室內飼養時仔稚魚用熟雞蛋黃或生豆漿餅作為飼料,進入幼魚期後用金魚飼料餵養。高體鰟鮍沒有繁殖期停食的習性。

生活規律

鰟鮍平時生活於靜水水體,水草茂盛的環境中,喜群游。雜食性,食物為水草、高等植物的葉片、藻類、沉澱的有機物、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和枝角類等。多數種類性成熟年齡1齡,最長壽命為4-5齡。產卵期在4-6月,5月中旬最盛,分批產卵。繁殖期在4月底5月初,產卵於蚌類的鰓瓣中。常見於湖泊、池塘以及河灣水流緩慢的淺水區。

分佈範圍


高體鰟鮍廣泛分佈在中國大陸各大水系!
分佈於中國、斐濟、日本、韓國、俄羅斯、越南、土庫曼、烏茲別克。在中國分佈於瀾滄江、珠江、海南島、韓江、長江、黃河等水系。

生長繁殖


雄魚為了爭奪交配權,常會表現出強烈的領域性。具有特殊的生殖行為,繁殖期時,成熟雌魚借著很細長的產卵管,伸入二枚貝(蚌類)的鰓瓣中,將卵產於二枚貝內部,藉此受到充分的保護,再由雄魚上前授精,進而完成授精及孵化的程序。孵化后的仔魚仍繼續會停留於二枚貝的鰓瓣間,利用二枚貝的呼吸運動,亦能得到所需要的氧氣,直到卵黃囊消化殆盡,才會離開二枚貝,出去覓食,展開另一階段的生活。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ver3.1)——數據缺乏(DD)。

主要價值


高體鰟鮍色彩艷麗,生殖行為特殊,可當觀賞用魚,也是教學的好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