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瑪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格勒諾布爾—1842年3月23日,巴黎),筆名“司湯達”(Stendhal,一譯“斯丹達爾”)更有名,是一位19世紀的法國作家。

貝爾生於1783年,他以準確的人物心裡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帕爾馬修道院徠》(1839)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783年1月23日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

教育經歷

1796年進入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學習,期間曾獲美文獎和數學首獎。
1799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來到巴黎,原來準備投考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

工作經歷

但為革命的形勢所鼓舞,加入了拿破崙領導的軍隊,並通過表兄達呂在軍部謀到一個職務。
1800年5月投奔拿破崙軍隊,參加了著名的馬倫哥戰役,並先後在米蘭兵站、騎兵部隊任過軍曹、少尉和副官;6月初入米蘭;9月23日被任命為第六龍騎兵少尉。之後辭去軍並在米蘭定居,開始練習寫作。
1806年至1814年期間,司湯達回到巴黎隨拿破崙的軍隊轉戰歐洲大陸。
在1812年從莫斯科大撤退時,他擔任後勤軍官。
1814年拿破崙下台,波旁王朝復辟。資產階級的革命派遭受鎮壓,封建的王公貴族則彈冠相慶。在這種形勢下,司湯達覺得“除了遭受屈辱,便離開祖國,僑居義大利的米蘭。
1821年在教皇管轄下義大利的一個海濱小城當領事。

寫作經歷

1徠817年司湯達使用筆名M。B。A。A在義大利發表了他的處女作《義大利繪畫史》。不久首次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了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
1823年到1825年陸續發表了許多文論,並收錄在《拉欣和莎士比亞》中。此後開始轉入小說創作。期間在巴黎出版了《羅西尼傳》。
1827年發表了《阿爾芒斯》。
1828—1829年寫就《羅馬漫步》。
1829年發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
1829年司湯達開始動筆寫他的代表作《紅與黑》,並於1830年脫稿。
1832年到1842年寫作了長篇小說《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巴馬修道院》,長篇自傳《亨利·勃呂拉傳》,還寫了十數篇短篇小說。
曾選出《艾蕾》《維多利婭·阿柯朗波尼》(或譯作《帕利亞諾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結集出版。

個人生活

關係人物
父親呂賓-約瑟夫·貝爾
母親卡洛琳-阿黛拉伊德-亨利埃特·加尼榮

健康狀況

1842年3月23日去世。

個人作品


著作名體裁出版時間著作名體裁出版時間
《義大利繪畫史》1817《瓦妮娜·瓦尼尼》1829
《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1817《羅馬漫步》1829
《論愛情》1822《紅與黑》小說1830
《拉辛與莎士比亞》1823《旅人札記》1838
《羅西尼傳》1823《帕爾馬修道院》小說1839
《拉辛與莎士比亞II》1825《義大利遺事》1839 
《阿爾芒絲》小說1827
中文譯本
著作名出版時間出版社
《司湯達文集》200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
《司湯達散文》1999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斯丹達爾自傳》1998年江蘇文藝出版社

創作特點


主題思想

義大利描寫
在司湯達的筆下,16世紀的義大利在社會面貌方面有三個特徵:經濟富裕、共和體制和反抗精神;16世紀的義大利人展示出追求自由的激情和追求愛情的激情;16世紀義大利在自然景物方面表現出靜謐安寧的氣質。
愛情觀念
司湯達運用了科學研究的方法來探討愛情,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愛情理論。如同給植物分類那樣,他把愛情分為四種類型:激情之愛、虛榮之愛、肉體之愛、趣味之愛。他用結晶這個詞來比喻愛情。他認為,愛情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愛情是文明的奇迹”。他把愛情視為一種激發人的力量的美好情感,“愛情在倫理學上是一切感情中最強烈的激情”。

藝術手法

現代性
司湯達小說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多層次性,因而具有較強的現代性。例如《紅與黑》描寫了維里耶、尚貝松、巴黎和監獄四個空間,在同一空間內根據需要處理心理時間和物理時間。
司湯達小說的另一藝術特色是深刻感受與冷峻分析的交融。聖伯夫曾指出司湯達“用兩三種思想來塑造他的人物”,這是其作冷峻分析特色的來源。當然,其主人公並非精心製作的機器人,而是有著偉大激情之人。例如小說《紅與黑》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描寫於連收到瑪蒂爾德的情書後複雜的內心活動與多變的行動,堪稱經典。這種風格背後寄託了司湯達的衝動、抱負、失望、憤怒和怨恨。
心理描寫
司湯達小說特別擅長心理描寫。他不是巴爾扎克式的“法國歷史的書記員”,而認為“描寫中世紀一個農奴的衣服和銅項圈,要比描寫人的心理活動來得容易”,梅里美則將司湯達稱為“人類心靈的觀察者”。司湯達以驚人的洞察力,發掘人物內心情感與理智波瀾壯闊的起伏,用心理獨自、囈語、夢境等手段揭示人物心靈宇宙的複雜性、多變性、偶然性、矛盾性與不確定性。小說結尾,於連死亡之前的遐想帶有意識流意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還具有自我反思性:“既是在行動,又是在觀察自己的行動;既是在感覺,又是在觀察自己的感覺。”這些藝術風格,開創了文學表現的新領域。
司湯達的審美心理機制是內向型的。在哲學上,他接受的主要是孔狄亞克和愛爾維修的理論;在自然科學方面,他研究生理學,研究關於人的氣質的理論。尤其是對人的氣質的研究,引導他傾注於對人的慾望、情感產生之規律的研究,使他養成了熱衷於觀察人的心靈世界之奧秘的習慣,他曾立志做一個“人類靈魂的觀察者”。
人物形象
司湯達小說中的大多主人公都是他們所處時代典型的“邊緣人”。
司湯達筆下的女性形象都是激情浪漫美麗善良的,儘管她們性格各異出身不同,但都贏得了讀者的喜愛。司湯達為讀者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慾包含了巨大的力量,雖然“它包藏在一個硬實、堅固的軀體中,可它在那裡仍然保持著它的威力。只要碰擊一下,炸藥就會粉碎它的外殼,把死亡和毀滅散布在周圍。”因此司湯達筆下的這些女性形象成了愛情隆重的祭品,“為愛而生、為情而活”是她們永遠逃不出的宿命。

人物評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法語翻譯家柳鳴九:“他是1815年至1830年的復辟時代的傑出的描寫者,他在《紅與黑》中,通過一個即使躋身於世界文學最著名的典型人物之列也特別突出的藝術形象一一於連·索黑爾,極為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他以對現實政治關係透徹的理解、對階級鬥爭規律明智的洞察、對小資產階級的青年悲劇命運典型化的描寫取勝,從而使他在表現復辟時期的政治階級關係這個領域,處於可以與巴爾扎克相匹敵的地位。就全部創作整體來說,巴爾扎克宏偉的《人間喜劇》無疑超過了司湯達小說創作的總和,但就單個作品來說,《紅與黑》表現社會關係的深度,塑造人物形象典型化的高度,卻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任何一部小說所未能達到的。”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教授許光華:“無論從作家的情緒生活,還是從他刻畫人物的手法來看,顯然有很多的浪漫氣質。”
前蘇聯作家高爾基:“他的作品是寫給未來的書簡倒更確切一些”。
文藝評論家勃蘭兌斯:司湯達“全神貫注心理學現象,把其他一切置之度外,他是心理學家,而且只是心理學家”。“他把人物心靈的默默無聞的活動揭露無遺,把他們在內在的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他的獨白決不是喬治·桑所常有的那種抒情的狂歌似的爆發,而是藉以開展沉思默想的一問一答——短小、精悍,雖然未免有些煩瑣。”
法國作家左拉:司湯達是留在哲學家的書房裡“研究心靈的機械結構,為了滿足想了解這種結構的好奇心,只作有關人的純粹哲學和道德研究,把人從自然中取出,放在一邊,只對他的情感方面作簡單的觀察”因而他筆下任一人物都是“完全裝配好的智慧和情感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