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雪樵的結果 展開
- 民國著名書法家王雪樵
- 畫家王雪樵
- 醫生王雪樵
王雪樵
畫家王雪樵
王雪樵,我國畫壇新秀,我縣著名畫家王憨山長子,生於1958年,由於時代的限制,他少年時未能受到完整的藝術教育;但自幼以父為師;以自然為師,再加上有畫的天賦,所以自幼就表現出其美術才‘華。
1990年又到湖南師大美術系深造,使其畫又更上一層樓。導師告訴他,要想超出乃父,就不能再在花鳥畫領域內求發展,於是他決定在山水畫領域內開創新的畫域。他勤於練畫,又遵從父訓,二分寫字,二分畫畫,六分讀書,歷年來苦讀不倦,學完了,《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美學概論》、《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等課程,使他的功底更加豐厚,其畫作下筆落墨也更顯得飽滿。他在中國寫意畫的領域內艱難跋涉,勇於攀登,已達到了較高的境界,常有作品在中國美術權威刊物《美術》上發表,2004年其畫作《稻米好吃在湖南》被評為湖南年度花鳥畫優秀獎。這一事實表明,他己躋身於湖南青年知名畫家之列。
一脈青山蜿蜒,一泓清流蜿蜒,在山上遠眺,目光隨水而去,但見地勢漸緩,墾出水田菜園,水面漸寬,溪水流成小河,一棟一棟房屋散落坡頭水旁,道路縱橫,雞犬相聞。這種田園風貌,村落景象,在雙峰極為平常,按上家鄉的名字,所有雙峰人恍若這情景是自己的家鄉了。相傳秦始皇修萬里長城,以神辮趕山築牆,一天深夜,始皇帝趕山而行被一村婦看見並大呼“山來了!”天機泄露,山就停住不動了,故名“來山侖”,又經二千多年流傳,成為今天走馬街鎮“梅山侖”的來歷。山因山名而傳奇,相似的景色一旦賦予不同的人文,即具有個性,顯得鮮活。山水畫家王雪樵先生即生長於有“書畫之鄉”美譽的梅山侖這塊鮮活而極具個性的一方水土。
王雪樵的藝術風格與成就,可以從2006年元月出版的《王雪樵畫集》中探究端倪。畫集中收錄作品20餘幅,每一幅作品在立意上都經過作者反覆推敲,作品都有內容,有靈魂,從而顯示出時代感和生命力。畫集內容豐富,耐人尋味。雪樵在後記中寫道:“我明白了書畫亦人世間文章也”。把書畫當作寫文章,成就了王雪樵多思、善思而以思想總攬作品的創作風格。
《王雪樵畫集》中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難度,王雪樵稱自己的作品為“墨砣子”,誠然,他的作品多呈大塊墨色,難見色彩繽紛,也少纖毫細繪。然而,他以心使筆,筆意表達心意,故觀者能心有所動,若有所思。他著墨淋漓盡致,濃淡有度,黑白之中,氣象萬千,作品體現出較高難度的水墨技法。他的作品還有較好的藝術創新,即作品具有個性和作為自由畫家自己的特徵。正如省美協主席朱訓德所評:“雪樵作畫,很見其父憨山先生的風範,仔細讀來又尤顯不同”。王雪樵於1980年代求學湖南師大美術系,院校的系統學習使得東西方藝術的種子都播於他心底。《女人體》成功地以國畫藝術手法表現了西方藝術風格。國畫,特別是大寫意風格的國畫藝術,在表現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上是有所難度的。王雪樵在這條道路上披荊斬棘,艱苦探索,終有所獲。《風雲圖》是他以大寫意的藝術表現手法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代表作。他將書畫當作人世間文章,作品內容與藝術思想日見成熟。
![紀念湖南重大冰災中的英雄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3/m13319220eb20d9d98e544e83ff2668f2.jpg)
紀念湖南重大冰災中的英雄們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6/me620067aee4bf94ac334365a1bd8fee2.jpg)
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