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李浩然的結果 展開
李浩然
民國《新聞報》總編輯
李浩然(1887(丁亥年)~1947(丁亥年))名李壽熙,字伯虞,筆名浩然,陝西咸陽人。民國新聞報總編輯。
李浩然(1887~1947)名李壽熙,字伯虞,筆名浩然,陝西咸陽人。。
李浩然[民國《新聞報》總編輯]
李浩然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小楷,可謂姿態自然,骨格清麗,下筆沉穩,點畫含蘊,有趙孟頫之遺風。據李浩然長孫李令言回憶:“每周總有三到五人前來求字,且多為扇面”。近些年的拍賣會上,也常見李浩然的作品。
李浩然[民國《新聞報》總編輯]
1887出生於書香門第,祖上三代均為翰林(父:李岳瑞,祖父:李寅,曾祖父:李善榮)。
幼年時與張季鸞同學於關西大儒劉古愚。
13歲中秀才,當時與張季鸞同被譽為“陝西才子”。
1905年被公派到日本留學(李浩然自稱為“遊學”),歸國后在上海協助于右任創辦“民立報”,由此步入新聞界。
1911年5月,李浩然受聘進入《新聞報》,最先擔任日文編輯。
1913年開始擔任《新聞報》總編輯,直至1941年年底上海租界淪陷后毅然去職,主持《新聞報》筆政長達近30年。
1945年抗戰勝利后,回任《新聞報》秘書一職。
1947年7月25日,李浩然在搭乘電車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去世。
當時中國三大報,申報,大公報,新聞報,其中申報和大公報的主筆都是蔣介石的座上客,進出自由,唯獨新聞報主筆李浩然是例外。不光如此,身為主筆的李浩然,還經常在第一線採訪。在李浩然和其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新聞報的日銷量居全國之首,達到近二十萬份。
李浩然除了主持《新聞報》編務外,還每天針對當日發生的時事撰寫短評和時論,給我們留下了一批古樸清麗、可讀性強和感染力大的評論文章。這些時論、短評,在當時有“北張(季鸞)南李(浩然)”之譽。
徐鑄成在他的回憶錄“報海舊聞”中這樣寫道:“我曾不只一次聽到張(張季鸞)極口稱頌李先生,說,‘伯虞先生的道德,文章,是了不起的,是我平生的畏友’”,“新聞報的老人都說,李先生對同事極和藹,從無疾言厲色,對外很少酬應,無不良嗜好,從不涉足酒樓,妓院,他不和任何惡勢力打交道。解放后,上海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曾努力調查上海流氓資料,發現有不少新聞界中人和所謂‘黃門’(黃金榮)‘杜門’(杜月笙)有或深或淺的聯繫,而李先生沒有一絲一毫的牽連,真不愧是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謙謙君子’”。
1947年7月25日,李浩然在搭乘電車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去世。
于右任書寫輓聯:“文享兩代傳當世,禍患彌天哭故人”,程滄波輓聯:“特立獨行,三十二年一報人,慘目傷心,十二小時成永訣”。
于右任為其所書墓碑是:“新聞記者李公浩然之墓。”誠然,“新聞記者”確實是對李浩然一生的最好評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