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派

京劇武生李(萬春)派

李派是有“活猴王”之稱的李萬春創立的京劇武生藝術流派。李萬春天賦條件極佳,文武昆亂不擋,而且他善於博採眾長,開拓創新,從而創立了武生行里的新流派——李派,發展了北派藝術。

簡要介紹


李萬春劇照
李萬春劇照
京劇武生一代宗師李萬春,生前曾有“活關公”、“活武松”、“活猴王”等美譽。李萬春也是繼“武生泰斗”楊小樓之後最有表演成果和藝術影響的一代武生宗師
李萬春在繼承楊派(楊小樓)基礎上,又吸取“南派”武戲之精華,戲中表情、架勢、開打、亮相、造型無不結合劇情形成自身特點。他的猴戲、武松戲是北派的典範;他的關公戲給人一種雕塑之美;他的《戰馬超》成為青年武生必演之劇目。
李萬春戲路寬廣,長靠短打俱佳,在京劇舞台上塑造了黃天霸、武松、關羽、美猴王等眾多藝術形象,特別是他扮演的美猴王尤其值得稱道,曾被譽為“北猴王”。

藝術特色


“北猴王”李萬春
“北猴王”李萬春
李萬春是京劇藝術領域在武生表演方面的集大成者,幼年被京城譽為“童伶奇才”,他的文唱、武打,技熟藝精,而且扮相英武,嗓音響亮,口齒清晰,還善於表演,各有特色。後來他邊演出邊廣收博取,不但有馬連良尚小雲等名家作看戲后的總結指導,而且他文戲問藝余叔岩,武戲投師楊小樓,兩位大師認真傳藝。並得小達子李桂春青睞。
李萬春的戲路寬廣,勇於革新,武生戲的長靠、短打、箭衣,無不出色。唱念吞吐有力,身段邊式利落,武松戲與黃天霸戲均有獨到之處。黃派(黃月山)戲《獨木關》、《百涼樓》、《劍峰山》、《蓮花湖》、《麒麟山》等,受教於李古瑞,並得李桂春指點。關羽戲曾受教於程永龍、林樹森與李洪春,演來別具一格。猴戲亦頗擅長,《安天會》為清貝勒載濤所授。通過多年舞台實踐,他總結出要猴學人,不可人學猴的藝術經驗。刻畫美猴王的神態,靈捷機智,不俗不野。

代表劇目


李萬春是京劇藝術的一位開拓者、創新者,在幾十年的藝術人生中,他對於京劇藝術的貢獻和影響,可謂非常之大。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所演出的劇目有480多 個,這些劇目中,有經過自己整理改編的傳統戲,還有不少是其親手創編、導演和主演的新編戲,他成功塑造的黃天霸、武松、關羽、林沖和美猴王等眾多藝術形象,堪稱典範,無人可超越。
李派的代表劇目有:《武松》、《武松打店》、《武松打虎》、《火併王倫》、《九江口》、《鬧天宮》、《野豬林》、《將相和》、《馬超》、《走麥城》、《古城會》、《水淹七軍》、《林沖夜奔》等數百出,《佟家塢》、《陰陽魚》、《田七郎》、《大力將軍》等為其獨有劇目;並排演新劇目《岳飛》、《戚繼光斬子》、《廉官風》等。。

流派傳承


1938年李萬春創辦“鳴春社”,先後培養“鳴”、“春”兩科學生如於鳴奎、馬鳴喆、王鳴仲、王鳴泳、關鳴林、朱鳴秀、劉鳴才、劉鳴寶、劉鳴恭、吳鳴申、李鳴升、李鳴鶴、陳鳴彤、張鳴福、張鳴祿、張鳴宇、楊鳴慶、楊鳴孝、周鳴歧、胡鳴忠、趙鳴復、洪鳴珠、郝鳴超、郝鳴振、徐鳴策、錢鳴業、常鳴晉、常鳴蓮、蕭鳴董、焦鳴榮、董鳴壽、蔡鳴棻、谷春章、吳春奎、張春孝、張春德、張春林等及其弟李桐春、李慶春、李圜春等近300人。
親傳弟子有姜鐵麟、董文華、馬少良、石慶福、韓增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