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疊篆皇宋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
九徠疊篆皇宋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鑄,非年號錢。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種,有鐵錢。篆書中另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
![九疊篆皇宋通寶](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b/m9bdab78d2ee989faa3449469ba596372.jpg)
九疊篆皇宋通寶
![皇宋通寶九疊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9/m39906b8ce0d4691bb4245825d910dd90.jpg)
皇宋通寶九疊篆
![九疊篆皇宋通寶](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8/m58abe7e5947b4a784c64ef73c32328b8.jpg)
九疊篆皇宋通寶
“曲屈平滿”是九疊篆書法最大的特點。摺疊多寡,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繁簡而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稱之為九疊,“乃以九為數之終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摺疊之多。九疊篆盛行於唐、宋、元、明,一直延續至今。將這種“九疊篆”用於錢文,在數千種古錢幣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關於皇宋通寶九疊篆的鑄造背景,現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幣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幣。
![九疊篆皇宋通寶](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cde93c9a4f78eae104aaa8793bf1ae.jpg)
九疊篆皇宋通寶
九疊篆不像鳥蟲篆那樣繁複多變、技術性強,而是相對簡單直白,更易入手。閑暇之餘,約上一兩個同道中人去中國錢幣博物館二層展廳鑒賞一下這枚皇宋通寶九疊篆,你會油然而生出一些情趣來。因為九疊篆細巧刻工、藏而不露的典雅美,能讓你品味深遠。
九疊篆皇宋通寶鑄造於宋仁宗寶元年間,俗稱“北皇宋”。錢文有真、篆二體,以篆體最為珍貴。“九疊篆”是一種特別的篆書,筆畫摺疊堆曲,均勻對稱。之所以稱為“九疊”,是因“九是數之終,言其多也”。九疊篆盛於唐、宋、元、明,但用於錢文極少,故被歷代藏家視為難得珍品。對於該錢幣的鑄造背景,現今錢幣學家一般認為是“置樣錢”,或“開爐錢”,而不是正常的流通貨幣。
據仁壽藏家蘇尚林介紹,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廢品站看到一堆準備回爐的破銅爛鐵,意外發現裡面有一大砣銹得不成樣子的古錢幣。蘇大感興趣,最終以比廢品稍高的價格“按公斤”買了回來。等幾個月後將幾十公斤古錢幣清洗完畢,結果從中發現了這枚稀罕寶貝。
蘇尚林都“感覺”這枚古錢幣不太一般,但心存疑惑。成都古純文化公司、北京大得國際拍賣聯合舉行鑒賞會期間,蘇聽說有著名古錢幣鑒定專家鑒寶,這才帶著這枚古錢幣趕來鑒定。儘管專家們看過古錢無數,但當蘇尚林拿出這枚錢幣時,專家仍然足足研究了半個小時,才最終認定這枚古錢幣為十分稀有的“九疊篆皇宋通寶”,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和經濟價值。
“並不是所有古錢幣都有收藏價值,收藏古錢幣也要遵循‘物以稀為貴’的原則。”省古玩收藏協會副秘書長、知名錢幣藏家劉榕表示,他從事古錢幣鑒定幾十年來,這種錢幣也只看到屈指可數的幾枚。據悉,該錢幣前幾年曾經在北京拍賣時創下980萬元/枚的高價。
古玩鑒賞會上,還有一枚犀角雕制的古錢幣亮相。古錢幣通常由金屬製成,但有少數樣幣由玉、骨、木等製成。不過像這種用犀角雕刻的古錢幣,專家表示還是頭一回看到。專家分析,由於犀牛角的珍貴,該古錢幣不排除是專呈給皇帝審閱的樣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