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

2016年第五版

《刑法學》是2016年7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明楷

內容簡介


本書是張明楷教授風格鮮明、獨步學林的代表作。無論是理論體系的構建,抑或分析問題的邏輯,都帶有著強烈的法益思想和濃厚的大陸刑法理論的氣息。作者抉微發隱、深考精思,回歸刑法本位,一以貫之地以刑法解釋學為本體,發掘成文法的真實含義和內在理念。第五版仍然堅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對構成要件進行實質的解釋,在違法性方面採取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在責任領域採取以心理責任論為前提的規範責任論,在刑罰論領域採取以責任刑限制預防刑的併合刑論。第五版四十餘萬字的篇幅擴容中,除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九)》的相關內容以及2011年6月以後公布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外,在犯罪論、法律後果論以及罪刑各論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刪與修改。此外,新版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也展開討論

作者簡介


張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曾是日本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員研究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和中南政法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聯合出版)、《刑法格言的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學(教學參考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訂版)、《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新版)、《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與實務》(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的私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責任刑與預防刑》(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譯《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百餘篇。

目錄信息


簡目
緒論
第一編刑法基礎論
第一章刑法概說
第一節刑法的概念、淵源與分類
第二節刑法的性質、機能與目的
第三節刑法的制定、修改與根據
第四節刑法的規範、體系與解釋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罪刑法定原則
第三節法益保護原則
第四節責任主義原則
第三章刑法的適用範圍
第一節刑法的空間適用範圍
第二節刑法的時間適用範圍
第二編犯罪論
第四章犯罪概說
第一節犯罪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犯罪的基本分類
第三節犯罪的成立條件
第五章不法
第一節不法概述
第二節構成要件符合性
第三節違法阻卻事由
第六章責任
第一節責任與責任要素概述
第二節積極的責任要素
第三節消極的責任要素
第七章犯罪的特殊形態
第一節犯罪的特殊形態概述
第二節犯罪預備
第三節犯罪未遂
第四節不能犯
第五節犯罪中止
第八章共同犯罪
第一節共同犯罪的理論前提
第二節共同犯罪的基礎理論
第三節共同正犯
第四節間接正犯
第五節狹義的共犯
第六節承繼的共同犯罪
第七節片面的共同犯罪
第八節不作為的共同犯罪
第九節共犯與身份
第十節共犯與認識錯誤
第十一節共犯與犯罪形態
第十二節共犯人的處罰原則
第九章罪數
第一節罪數的區分
第二節單純的一罪
第三節包括的一罪
第四節科刑的一罪
第五節並罰的數罪
第三編法律後果論
第十章犯罪的法律後果概說
第一節法律後果與刑事責任
第二節法律後果與處罰條件
第三節法律後果與制裁措施
第十一章刑罰的觀念
第一節刑罰的概念
第二節刑罰的目的
第三節刑罰的功能
第十二章刑罰的體系
第一節刑罰的體系概述
第二節主刑
第三節附加刑
第十三章刑罰的裁量
第一節量刑概述
第二節量刑情節
第三節量刑制度
第四節量刑方法
第五節數罪併罰
第六節緩刑
第十四章刑罰的執行
第一節刑罰執行概述
第二節減刑
第三節假釋
第十五章非刑罰的法律後果
第一節非刑罰的法律後果概述
第二節單純宣告有罪
第三節非刑罰處罰
第四節保安處分
第十六章法律後果的消滅
第一節法律後果的消滅概述
第二節時效
第三節赦免
第四編罪刑各論
第十七章罪刑各論概說
第一節罪刑各論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刑法分則的條文結構與基本內容
第三節刑法分則的注意規定與法律擬制
第十八章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一節危害國家安全罪概述
第二節危害國家、顛覆政權的犯罪
第三節叛變、叛逃的犯罪
第四節間諜、資敵的犯罪
第十九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第二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三節破壞公用工具、設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四節實施恐怖、危險活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五節違反槍支、彈藥管理規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六節違反安全管理規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第二十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概述
第二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三節走私罪
第四節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六節金融詐騙罪
第七節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八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九節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二十一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一節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概述
第二節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
第三節侵犯性的決定權的犯罪
第四節侵犯自由的犯罪
第五節侵犯名譽、隱私的犯罪
第六節侵犯民主權利的犯罪
第七節妨害婚姻的犯罪
第二十二章侵犯財產罪
第一節侵犯財產罪概述
第二節盜竊罪與侵占罪
第三節搶劫罪與搶奪罪
第四節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
第五節職務侵占罪與挪用罪
第六節毀壞罪與拒付報酬罪
第二十三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概述
第二節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三節妨害司法罪
第四節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五節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六節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七節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八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九節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十節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二十四章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一節危害國防利益罪概述
第二節平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戰時危害國防利益的犯罪
第二十五章貪污賄賂罪
第一節貪污賄賂罪概述
第二節貪污犯罪
第三節賄賂犯罪
第二十六章瀆職罪
第一節瀆職罪概述
第二節一般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三節司法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四節特殊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罪
第二十七章軍人違反職責罪
第一節軍人違反職責罪概述
第二節危害作戰利益的犯罪
第三節違反部隊管理制度的犯罪
第四節危害軍事秘密的犯罪
第五節危害部隊物資保障的犯罪
第六節侵犯部屬、傷病軍人、平民、俘虜利益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