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穆祿氏

舒穆祿氏

簡介舒穆祿,滿語“珊瑚”。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本金舊姓"石抹",實契丹人種,系契丹族中的回鶻述律氏一族和契丹族審密氏、奚族蕭姓家族。《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舒穆祿氏,是遼、吉兩省歷史上的望族顯姓。有8人在《清史稿》上立傳,他們均繫世居琿春虎爾喀部部長郎柱的後人,如官至后金“八大臣”之一的楊古利,以及官至內大臣、散秩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兵部尚書、刑部尚書、西安將軍、荊州將軍等。後人多改漢姓為舒姓、蘇姓、徐姓、花姓。

清朝


清朝開國元勛超等公武勛王揚古利家族最顯赫。太祖繼妃袞代,道光彤貴妃。查齊巴札爾固齊;超等公武勛王揚古利額駙,吏部尚書,一等公譚泰,庫爾喀部長郎柱,八大臣納穆泰,十六大臣楞額禮,工部尚書,議政大臣譚布;大學士徐元夢;一等輕車都尉葉臣額駙;太祖繼妃袞代之父富察氏。
蒙古八旗有此姓,世居科爾沁,著名人物有:三等輕車都尉石圖巴圖魯。

近代


著名作家老舍-----舒慶春也是該族後人。

氏族簡介


清代定名的舒穆祿氏,源出遼、金、元、明女真人的“石抹氏”。祖籍地在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的海林市老寧古塔境內的舒穆祿山。以山地為氏。
自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發生“土木之變”之後,石抹氏與當地的其他女真氏族一道,乘機紛遷南上長白山地區,有的變為今琿春地方的東海女真庫爾喀部人,有的變為今安圖地方的長白女真納音里部人,有的變為今通化地方的長白女真朱舍里部人,也有的被掠奪后成為海西女真烏拉部人,唯獨沒有變成建州部女真人。痛別親離的結果,導致了不同的人生抉擇。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農曆十月和十一月,努爾哈赤親率建州大軍接連吞併了朱舍里、納音二部。萬曆二十六年(1598)正月至三十五年(1607)春,征服了虎爾喀部。萬曆四十一年(1613)正月初七,吞併了烏拉部。以上四次東征,都涉及到了舒穆祿祖先歸宿問題。
舒穆祿氏的祖先,順應潮流,審時度勢,因勢歸服,為女真人的一統付出了巨大的歷史代價。事後,有的隨大部隊西走遼東,於1644年“從龍入關”,成為“京八旗子弟”。有的隨大部隊北走東蒙,臨時駐防一松、二松、嫩江三水會合出的“三江口”。因此,問世了長白山、琿春、安圖納音、通化朱舍里、吉林烏拉、三江口、遼寧新賓佛阿拉、呼蘭、吉陽、盛京、北京等10餘個世居地和逐遷地。數百年後的今天,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以及台灣地區。
清朝入關前,后金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就著手籌建打牲烏拉城,編旗撥戶,成立打牲“上三旗”了。自清順治十四年(1657)農曆三月初五日開始,改“烏拉地面嘎善”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使其成為全國“四大朝貢基地”之一。截止1911年清王朝終滅,打牲烏拉朝貢計255年。
打牲衙門行政轄區方圓五百里,人口4萬,牲丁數千。南到安達木、九座、九站通溪溝,東北到舒蘭法特黃魚圈,東南到牤牛河北岸,西北到九台其塔木和莽卡及胡家,東到缸窯和楊木,西到兩家子和飲馬河。她的貢山貢河範圍:南到長白山,北到興安嶺,東到日本海,西到飲馬河。舒穆祿氏近祖先氏,就是打牲衙門管下的佛滿洲鑲藍旗采東珠的珠戶。
以家譜資料顯示,有清代,從外地到烏拉城的佛滿洲舒穆祿氏,共有兩大宗族。第一批來的時間是1629年,文泰,無泰、巴泰兄弟三人,其中老大撥居聶司編入了採珠鑲黃旗,老二撥居安達木編入了採珠鑲白旗。老三撥居大口欽前團編入了捕魚鑲白旗。第二批來的時間是1657年農曆三月初五,由“三江口”撥來,撥居四間房,后折居團山溝、南蘭等地,編入了捕魚鑲藍旗。與徐姓的同路人,還有覺羅氏老楊家、呼倫覺羅氏老趙家和老白家共四戶。“南蘭”地名叫“南蘭旗屯”,是由烏拉城南面的“鑲藍旗人”演化而來的,與北面的“鑲藍旗人”的“蒙文關”相對而言,於是問世了“北蘭旗屯”。

歷史評價


舒穆祿氏,另有4人載入《吉林通志》,他們分別是琿春籍的圖拉,納音籍的布噶、烏拉籍的郭和齊和官至吉林前都統的額勒登額。在有重臣宿將的同時還湧現清皇族的駙馬和彤貴妃
由於舒穆祿氏祖先,積極吸收漢先進文化,所以各宗各派,目前已分冠漢字單姓徐、舒、蘇、米、花、肖、宿、孫、楊、鄭、萬、鐵等12種。其中“舒、徐”位本姓,“花”姓為賜姓,“楊”姓全部是揚古利的後裔。
徠本宗派舒穆祿是的先氏,在建立清王朝領土完整,氏族統一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新中國建設方面,也一如既往,從區長到村民,從院長道廠長,從校長到站長,各行各業,強人輩出,精英皆是。值得驕傲的是,自辛亥革命后,湧現出以劇作家老舍位代表的大批文化名人及仁人志士,如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歌唱家徐桂珠,名作家舒蘭亭,名畫家孫本政等,此外,還有身居台北市政府顧問高官的蘇世魁先生。
舒穆祿氏氏族史是滿族史重要組成部分,先氏可歌可泣,後代又可圈可點。因此,值得大力弘揚,值得發揚光大,值得大書特書,更值得驕傲和自豪。
家譜是什麼?它既是一株大樹,也是一條大河,木發千枝歸一本,水流萬派無雙源。修譜的最終目的是:追慕祖德,慰及今人,惠及後人。從而凝心聚力,打造和諧,為“四個文明”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