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臘腸

四川臘腸

臘徠腸俗稱香腸,是指以肉類為原料,經切,絞成長條塊狀,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發酵、成熟干製成的肉製品,是我國肉類製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臘腸可分為三大類:生抽腸,又名“白油腸”;老抽腸及鴨或豬肝腸(統稱潤腸)。主要產地有廣東、廣西、四川、湖南及上海等。各種臘腸除了用料略有分別外,製法是大致相同的。

基本信息


特種野山豬徠臘腸是四川臘腸的一種,其豬肉是生態放養的特種野山豬。特種野山豬是選用經過家養馴化后的野山豬與優良品種的瘦肉型豬進行雜交,經定向培育和人工選擇后而形成的豬家族中的後起之秀。它集家豬、野山豬之長,補其之短顯示出很強的雜交優勢,即像家豬又像野豬,故取名為特種野山豬。
特種野山豬臘腸野味濃厚、營養豐富,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含量的亞油酸是家豬的2.5倍,亞油酸是人體營養中最重要的脂肪酸,體內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是細胞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人體代謝。心腦血管保健和抗組織細胞氧化有獨特功效,一旦缺乏就會使細胞線粒體結構發生改變,導致全身代謝障礙。亞油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使膽固醇徹底得到降解,預防血管硬化,高血壓的發生;亞油酸有抗凝作用,能預防腦血栓、心機梗塞、冠心病;亞油酸還有延緩細胞衰老、延長人類壽命之奇效。正是由於特種野山豬臘肉含有這種特殊的保健生命物質,使其身價倍增,成為人們渴求的綠色食品。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蒜苗250克
臘腸2根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洗凈切段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斜切片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熱鍋冷油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大火倒入蒜苗翻炒4-5分鐘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倒入臘腸翻炒3分鐘左右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一盤美味的下飯菜炒好了,多吃一碗米飯沒問題。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豬前肉3斤
腸衣3條
辣椒10g
花椒5g
陳皮2g
八角1個
桂皮1g
白鬍椒1g
孜然1g
甘草1g
大塊
蔥白3g
50g
50g
白酒9g
香葉8片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所有食材準備好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豬肉處理乾淨切細,將所有材料拌勻(配料提前入料理機粉碎,越碎越好)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開始灌腸了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完成一節腸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被晾起來拍的特好看,等待風乾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腸衣3條(具體看腸衣大小)
辣椒面適量
花椒面一把
薑末一小碗
蔥末一小碗
50g
6斤
醬油適量
十三香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豬肉洗凈去皮!(一般用肥瘦相間的肉,自己喜歡吃瘦點或者肥點自己選擇) 切成條或者片,都行,只要能裝進腸衣就可以!加入薑末,蔥末,十三香,鹽,醬肉,花椒面,辣椒面,攪拌均勻!(可以放一些花生在裡面哦) 腸衣泡在溫水裡(不能太熱,也不能用冷水,冷水不好裝哦!)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把腸衣套在香腸機上,一頭用繩子綁上,把肉灌進去,用針在底部戳幾個洞,肉灌好以後另一頭也用繩子綁住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掛起來自然風乾就可以煮熟食用啦,快動手試試吧!

其他四川臘腸


原 料
豬肉(后臀肉去皮),豬小腸。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
製作過程
1:將去皮豬肉用溫水洗凈,將肉表面的水漓干,把肥瘦肉分開,分別改成1CM的肉丁,在分別裝入不同的瓷灌里.
2:依照個人的口味分別放入鹽,味精,花椒,胡椒面,辣椒面。白酒,糖等作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子腌制8--10個小時。由於瘦
四川臘腸
四川臘腸
肉容易進味,肥肉油膩,往往肥肉先腌制1--2個小時。
3:在腌制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做腸衣。將小腸用溫水加少量的鹽或者鹼清洗, 但鹽和鹼不宜放的太多,那樣會使小腸變脆,在我們刮腸的時候容易破壞。清洗之後把小腸放到平硬的地方,用不鏽鋼直尺或者餐刀用均勻力道把小腸由上而下刮凈,直到掛至好像要透明了,在開始用水裡外沖洗,沖洗乾淨后籬水,這樣腸衣就做好了。
4:將腌制好的肥瘦肉混合攪拌均勻,用腸衣一端套住漏斗,把攪拌好的肉灌入腸衣內,灌滿整根后,先用細繩將腸衣底端紮緊,然後用手揉捏腸體,使罐好的腸體粗細均勻。切記不能灌的太滿,這樣在以後晾曬過程中會暴烈,也不要太松或者留有空氣,那樣等到臘腸成型時候就太丑了,不好看。將灌好的腸體沒隔10--20CM用細繩紮成一小節,每個小節的底端用針扎個小洞洞,把多餘的水和空氣留出去,之後拿出去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暴晒3--4天,在掛到通風的高處。一般是屋檐下風乾。一般需要15天左右,這樣臘腸就製作成功了!

特點


麻辣,外表紅油油的色澤感,切開后紅白相間,辣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