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志是漢語辭彙,拼音shī zhì,意思是欠考慮;思慮不周。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
1、欠考慮;思慮不周。
《左傳·成公十六年》:“速則失志;不整,喪列。”
杜預註:“不思慮也。”
2、恍恍惚惚,失去神智。
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紕漏》:“﹝任育長﹞自過江,便失志……坐席竟,下飲,便問人云:‘此為茶?為茗?’覺有異色,乃自申明云:‘向問飲為熱,為冷耳。’”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又或用術攝其魂,使他顛蹶狂謬,失志而死。”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梁生》:“二生固請,梁始諾而呼女,甫出戶,二生即迷惑失志,嗒然若喪。”
3、失意,不得志。
漢
徐幹《中論·爵祿》:“姦邪得願,
仁賢失志,於是則以富貴相詬病矣。”
唐
韓愈《
馬厭谷》詩:“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清
吳偉業《琵琶行》:“
琵琶急響多秦聲,對山慷慨稱入神。同時
渼陂亦第一,兩人失志遭遷謫。”
4、猶失節。
元楊顯之《
瀟湘雨》第二折:“我和他離別了三年,我怎肯半星兒失志。我則道他不肯棄糟糠婦,他原來別尋了個女嬌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