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鎮

上海松江區轄鎮

新橋鎮,隸屬於上海市松江區,地處上海市西南郊,位於松江區東北部,東與閔行區莘庄鎮隧道相通,西與洞涇鎮、松江工業區毗連,南與車墩鎮接壤,北與九亭鎮為鄰,距虹橋國際機場僅16公里,離上海地鐵一號線莘庄站3公里。2017年總面積35.86平方公里,下轄18個社區,1個新閔社區。

2013年,新橋鎮實現增加值75.2億元,三業總產值363.5億元,財政總收入75.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387萬元。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橋鎮常住人口為190410人。

歷史沿革


自宋代至清代,新橋均屬華亭縣華亭鄉三十六保。
民國三年,(1914年)改松江縣,新橋地區隸松江縣屬泗涇區。
1949年5月,建松江縣第一聯合辦事處,新橋地區隸屬第一聯合辦事處。同年8月,撤銷第一聯合辦事處,建松江縣泗涇區,時新橋地區屬泗涇區。
1953年,新橋屬江蘇省松江專區松江縣泗涇區。
1957年,撤區並鄉,建新橋鄉人民政府,隸屬江蘇省松江縣。
1958年3月,松江縣專區撤銷,併入蘇州專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專區。
1958年9月,成立衛星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松江等6個縣劃歸上海市,新橋屬上海市松江縣管轄。
1959年4月,衛星人民公社更名為新橋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改設新橋鄉。
1993年7月25日,撤銷新橋鄉,建立新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橋鎮地處上海市西南郊,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21°18’54”,北緯31°3’32”。2010年,總面積35.5平方公里。2017年,新橋鎮總面積35.8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新橋鎮地形東部高、西部低,東西相差1.5米。東部場東、場西居委會、春申村等地面高層在吳淞零上3.4米以上,西部的民益居委會在吳淞零上3米以下,是地形最低處。

氣候特徵

新橋鎮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絕對最高氣溫38.2℃,絕對最低氣溫一10.5℃。年均無霜期215.5天,降雪5.43天,降水量1209.6毫米,雨日139天。雨季一般集中在6~7月,約20—22天。夏季常有颱風過境,秋冬有霧。年平均日照1894小時。

土壤

新橋鎮位於長江三角洲中樞地段,土壤自然形成有沼潛化過程,又有草甸化過程,土壤的發育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水耕熟化過程。土壤母質為湖泊沉積和江河沖積,有5個土質,9個土屬,其中以青黃土為主要土種,該土種除原新橋庄浜村外,其餘地區均有廣泛分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6年底,新橋鎮總面積3577.4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74.18公頃,耕地中水稻田49.50公頃、蔬菜地124.68公頃;園林用地面積268.93公頃,其中果園9.51公頃、苗圃259.42公頃;河道面積345.93公頃;交通用地面積536.84公頃;企業用地面積991.04公頃;居民宅基地用地面積1175.64公頃,其中房產開發居住房用地776.01公頃、農民宅基地133.83公頃、中心村住房265.80公頃;公益市政用地面積71.55公頃;其他用地面積13.33公頃。

生物資源

新橋鎮植物資源有12類320多個品種;動物資源有5類160多個品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7年,新橋鄉轄22個農業高級合作社。
1958年,衛星人民公社11個營編製,55個連。
1959年,新橋人民公社轄20個生產大隊。
1997年,新橋轄廟浜、馬湯、三家橋、陳街巷、潘家浜、新涇、北良涇、春申、丁浜、沙港、清政、南場、姚涇、陸家浜江橋、西茜蒲、楊浜、華宇、庄浜19個村委會和新橋1個居委會。
2006年底,新橋全鎮下轄為4個村、7個居民委員會,即:春申、馬湯、新橋、潘家浜村;民益、新樂、新育、場東、場西、新東苑、晨星居民委員會,180個村民小組(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2013年,新橋鎮區下設18個社區,1個新閔社區,1個外來人口居住中心管委會,180個居(村)民小組。社區具體為:新樂、新育、民益、場東、場西、潘家浜、場中、新東苑、明中、晨星、馬湯、春申、莘松、春九、春莘、明興、白馬、明華社區。鎮政府駐上海市松江區新站路。

人口民族


2010年,新橋鎮實有人口202190人,本鎮戶籍人口29929人,外來常住人員達到151090人。2013年,全鎮實有人口184579人,戶籍人口29059人,其中男性14489人,女性14570,60周歲以上7283人,外來常住人口及流動人口達到155520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192139人。
根據松江區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橋鎮常住人口為190410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新橋鎮實現增加值75.2億元,同比增長1.4%;三業總產值363.5億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75.2億元,同比減少4.5%,地方財政收入5.4億元,同比減少5.3%。工農業總產值234.9億元,同比增加3.9%。共引進外資項目17個,增資16個,合同外資10040萬美元,到位資金2456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283個,其中實體型企業35個,新增實體型註冊資本5300萬元。實現內資稅收8.5億元,增長14.4%。

第一產業

2013年,新橋鎮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72萬元,同比增長0.2%;完成農業總產值8120億元,同比增長0.2%;農民年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401元,同比增長8.6%。

第二產業

2013年,新橋鎮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16743萬元,同比增長4.2%;完成工業總產值234.1億元,同比增長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153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208.93億元,同比增長1.6%。

第三產業

2013年,新橋鎮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4250萬元,同比減少11.8%;住宅銷售收入14.64億元,同比減少3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387萬元,同比增長45.7%。
新橋鎮
新橋鎮

社會


教育

2010年,全鎮有普通中學1所(新橋中學),學生1118人,教職工111人,中學分校1所,學生577人,教職工30人。職業學校1所(新橋職校),學生740人,教職工63人。
2013年,全鎮有普通中學1所(新橋中學),學生1012人,教職工114人,中學分校1所,學生618人,教職工29人。職業學校1所(新橋職校),學生942人,教職工63人。成人學校1所,教職工11人。小學1所(中心小學),學生1666人,教職工102人。小學分校1所,學生686人,教職工25人。公辦幼兒園2所(新橋幼兒園和白馬幼兒園),共有入園兒童1575人,教職工91人。4所外來民工子女學校(其中2所國有民辦),59個班級,2816名學生。民辦幼兒園13所,入園兒童3163人,教職工197人。

醫療衛生

2010年,新橋鎮有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家,佔地面積7598平方米,在職職工181名,其中醫務人員150名,中、高級職稱35人,床位150張。
2013年,全鎮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下設一個分中心、二個衛生服務站、五個中心衛生室、二個一般衛生室、二十個居住區衛生服務點,床位150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70名,其中醫師40名。另有門診所3個,6家個體診所。

文化事業

2013年,新橋鎮有1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圖書館,8個圖書室,8個社區健身點,村村都有老年活動室。其中,鎮文化活動中心於2013年1月建成使用,總建築面積18358平方米。

集鎮建設

截止2003年,全鎮裝有ADSL的農戶有2200戶;已有2000多戶農民住進了小別墅;有有線電視用戶5242戶。2013年,全年共修復道路24767平方米。完成莘松路中段、新廟三路南段、新站路的維修工程。開通1811、1812、1813路公交車,將線路延伸到工業園區,建立與金山鐵路站點相對接的公交體系。

交通


新橋鎮距虹橋國際機場僅16公里,離上海市中心35公里。滬杭鐵路、滬杭高鐵、滬杭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嘉金高速縱橫南北;車新公路與九新公路南北相連;連接上海南站與金山的22號線(金山支線)在新橋設有春申、新橋兩個站點;莘松、申強、陳春等5條公路直通上海市區;水路航道有磚新河、北泖涇河、六磊塘、竹港、沙港等,水、陸交通四通八達。
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G60滬昆高速高速、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滬莘楓公路、九新公路、新車公路、莘磚公路、莘松公路等。
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驅車至虹橋機場只需20分鐘,至浦東機場只需45分鐘車程。
海運:上海港、上海國際洋山深水港。
鐵路:滬杭鐵路副線、市郊鐵路客運金山支線、滬杭高鐵在鎮內設立貨運、客運站(屬上海鐵路局),可直達全國28個省市。

政治


經過歷屆黨委、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新橋鎮相對集中的區域化建設初具規模。工業區、房產區、集鎮區、花卉苗木區四大經濟開發區各具特色。

代表人物


歷史人物

譚寶生
譚寶生(1876~1951年),號靜潤,官名譚翼圭,該鎮陳街巷村譚家堂人。曾在松江辦過華婁高等小學,任校長。清光緒年間在松江府省第3中學任教,后考取日本早稻田大學,經王強同學介紹參加孫中山的同盟會,回國后參加黃花崗起。1930—1933年就任江蘇省政府秘書、教育廳長。1933—1937年任江蘇常熟縣長。抗日戰爭時期到重慶任國民黨獎恤司長,後任國民黨銓敘部司長,解放后參加江蘇省政協工作,1951年病故。
陸景甫
陸景甫(1879~1954年),字鳳山,松江縣人,家住新橋鄉沙港村。13歲,遷江城內大吳橋西,做泥水匠學徒。對繪畫及雕塑工藝發生興趣,苦下工夫,畢生致力於壁畫、磚雕、堆塑等建築藝術。作品有《大禹治水》、《孟母擇鄰》、《精忠報國》、《八仙過海》等。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3日,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