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紅葉

陳毅所作詩作

1966年秋日,陳毅游北京西山,見滿山紅葉,即景抒情,寫下《西山紅葉》。

作品原文


西山①紅葉
紅葉,霜愈濃。
革亦,鬥爭雄。
紅葉遍西山,紅於二月花②。
四圍有青綠,抗暴共一家。
紅葉遍山隅③,中右色朦朧。
左岸頂西風,歡呼徹底紅。
伸手摘紅葉,我取紅透底。
淺紅與灰紅,棄之我不取。
書中夾紅葉,紅葉顏色好。
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
紅葉落塵埃,莫謂紅絕矣。
明春花再發,萬紅與千紫。
題詩紅葉上,為頌革命紅。
革命紅滿天,嚇死可憐蟲④。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①西山:北京市西郊群山的總稱。西山上楓樹,秋季經霜變紅,格外壯麗。
②紅於二月花:這句詩取自唐代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
③山隅:山角。
④可憐蟲:喻陷入困境,束手無策的人。梁代《代喻歌》: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

創作背景


1966年秋日,陳毅游北京西山,見滿山紅葉,即景抒情,寫下《西山紅葉》。1966年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始,面對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突如其來的衝擊,陳毅表示了鮮明的態度:對反修防修的文化大革命是堅決擁護的,但對其中表現出的種種不正常的苗頭,表示了堅決抵制的不同意見。陳毅從種種跡象中痛切地感受到,由於野心家的操縱和領袖的乾綱獨斷,這次革命有偏離航道的危險,但又深感個人無力糾正這種航向,也就只有堅守自己的崗位,在影響所及的範圍頑強地表現自己,以使黨與人民的事業少受損失。陳毅因此一開始就被某些人視為文化大革命的巨大障礙,遭受惡毒的攻擊。但陳毅以他的一腔正氣,以堅強不屈的人格,和對黨與人民的無限忠誠,始終保持著一個堅定的信念: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是真紅還是假紅,自有歷史評定。正是在這種條件下,陳毅寫下了《西山紅葉》這首名篇。
陳毅一向胸懷坦蕩,立場堅定,任何艱難時期都顯示了一個共產黨人可歌可泣的堅定信念和高風亮節。無論是在革命戰爭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論是抵抗變修變節的《冬夜雜詠》,還是狂風乍起時《西山紅葉》,都顯示了作者的赤膽忠心,而歷史也早已證明,陳毅是共產主義的忠誠戰士,他像一枚永不枯槁的紅葉,和他的赫赫戰功一同彪炳於黨史之上,銘記於人們心中。

作品鑒賞


《題西山紅葉》這首詩,作者即景抒情,托物詠懷,以象徵的手法,靈活的筆致,把革命哲理和戰鬥豪情表現得明白流利,讀來讓人感物又感人。
這首詩共分七節,每節五言四句,節節流轉,層層生髮,狀物、言志、詠情,在跌宕起伏中向高潮推進。第一節開篇點題,用格言警句的形式把血與火的真理,表現得婉轉清麗不乏勁力。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鬥爭見英雄。作者在這裡又比又興,以紅葉起興,又以紅葉作比,用楓葉經霜打變紅的現象,象徵鬥爭見英雄的革命真理。就像他的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紅梅在隆冬到來時方見其傲霜英姿,鯤鵬展翅尚待雷霆萬鈞,這裡的霜重色愈濃、鬥爭見英雄仍然是在申述作者的堅定信念,仍然是在一種動態的張力中執著地重複一個不變的主題,傾瀉著一種永不褪色的戰鬥豪情。
第二節,作者引用了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但作者這裡並不只是迷戀於紅葉的色彩艷麗,而是從自然景物的欣賞走向哲理性的象徵。作者睹物感懷,想到紅葉的嬌艷正是經歷了嚴霜的襲擊,它的抗暴特性和火紅的丹心一起讓作者受到觸動。作者因此沒有忘記周圍的青綠,因為它也斗寒傲霜,和紅葉抗暴共一家。它也同樣真誠,顯示自己的青翠本性。作者這裡寫了紅葉又寫青綠,不只是為了增加色彩對比,還有著更深的喻義。如果說青綠是以另一種真誠的方式把革命本色袒露出來,卻有一種巧妝改扮的假紅,披著紅色的外衣,亂紫奪朱,迷惑人心。而那些躲在革命隊伍中,立場不堅定的變節分子,左右不定的中間分子,以及陰險毒辣的兩面派正是那些中右色朦朧的淺紅與灰紅。但它們往往以假亂真。左岸頂西風,歡呼徹底紅。則是說只有那些不畏強暴,在西風凜冽的時候歡呼徹底紅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左派。他們保持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徹底的革命精神,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樣朦朦朧朧。如果說以上作者還是停留在冷靜的分析和熱烈的呼喚,那麼下面則直接用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伸手摘紅葉,我取紅透底。淺紅與灰紅,棄之我不取。作者的赤膽忠心和鮮明的愛憎表露無遺。在他的《亡羊》詩中,作者就已表現了這樣的思想:我亦厭淡紅,惡其亂朱紫。對那些喪失原則沒有堅定立場的變修變節者表現了極端的鄙棄,對那些奪朱亂紫、迷惑人心的假紅更是厭惡透底。在《題西山紅葉》中,這種思想得到進一步發揮,並在兩次往複中表現淋漓盡致。
作者把摘下的紅葉放在書中珍藏起來,這是對紅葉丹心的珍重,也是一種凝重的自信: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就像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作者在這裡仍然表現了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九摧不折的堅定信念。作者堅信真正的紅葉具有歷久彌真、永不褪色的秉性,真正的丹心絕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風塵的剝蝕不足以損其質地,歷史的考察彌足以顯其忠貞,請君隔年看,真紅不枯槁。這裡有一份凝重,更有一份自豪,它或許是一種痛苦的表白,更是一種熱烈的期盼和堅定的信念。即便紅葉化入塵埃,但化作春泥更護花,它換來萬紫千紅的春天的到來,繼續高揚其光華,紅色未絕,丹心未消。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何等樂觀的態度、感人的忠貞。
最後一節,進一步點明主旨,並把滿懷豪情和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推向高峰。題詩紅葉上,為頌革命紅。革命紅滿天,嚇死可憐蟲。作者一連用了三個紅字,把一場紅色風暴渲染得似有鋪天蓋地之勢,紅色字眼伴隨著紅色情緒的擴張,紅葉、紅心、紅世界相互漫延交織在一起,從而把作者的赤膽忠心和革命豪情表現到了極限。同時作者也預示了那些賣國賊、野心家、陰謀家的命運,他們必將在真正的紅色面前,暴露真相,接受歷史的審判。
這首詩主要是抓住紅葉的特徵,借物詠懷,以紅葉起興又以紅葉作比,把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赤誠肝膽、戰鬥豪情以及具有啟發性的革命哲理,都溶於一枚永不枯槁的紅葉之中。似寫景實抒情,似詠物實詠懷,高吟肺腑,寄意深遠。
詩歌採用民歌形式又雜取古體,從不同的角度結構順序又不失井然。作者採取流轉曉暢的語言,讓火紅丹心浸潤其色彩,讓高風亮節的人格和擲地有聲的真理主其身骨,讀來使人受到深深的感染。作者的丹心、豪情與信念,與他不朽的功勛、不朽的詩篇,必將激勵萬代。

作者簡介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第六軍政委、第二十二軍軍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代軍長、軍長,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后,曾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兼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分別收入《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