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敵委員會
前敵委員會
前徠敵委員會,又稱“前線委員會”。簡稱“前委”。是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革命戰爭時期,為組織領導某一地區的武裝起義或重大戰役而設立的黨的高級領導機關。
1927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前敵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組織領導南昌起義。同年8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按照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決定由毛澤東、盧德銘、余灑渡等組成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組織領導秋收起義。1930年2月6日-9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和紅五軍、紅六軍軍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在紅四軍前委的基礎上組建新的前委,由毛澤東、郭貞、曾珊、王懷、方誌敏、朱德、潘星源、黃公略、劉士奇、彭德懷、譚震林、陳毅、鄧子恢、張鼎丞、袁國平、李文林、滕代遠等17人組成,毛澤東任書記,作為聯合行動的最高機關。1929年前後,中共中央還在湘鄂西、左右江革命根據地設立過前委,分別由賀龍、鄧小平任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也組織過前委。解放戰爭時期,除在野戰軍組建前委外,還在一些重大戰役中組織了總前委。例如,1948年11月16日,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任書記。1949年1月10日,由林彪、羅榮恆、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林彪任書記。總前委負責統一領導作戰區域黨政軍民的一切工作。
前敵委員會舊址
亦稱前線委員會,簡稱前委。
1927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指定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組成前敵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組織領導南昌起義。
同年8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按照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決定由毛澤東、盧德銘等組成前敵委員會,毛澤東任書記,組織領導秋收起義。紅四軍成立后,重新組織了前委,並經過幾次改選。
1930年2月6~9日,紅四軍前委、贛西特委和紅5軍、紅6軍軍委召開聯席會議,為指導武裝鬥爭,深入開展土地革命,決定在紅四軍前委的基礎上組織新的前委,由毛澤東、郭貞、曾珊、王懷、方誌敏、朱德、潘星源、黃公略、劉士奇、彭德懷、譚震林、陳毅、鄧子恢、張鼎丞、袁國平、李文林、滕代遠等17人組成,毛澤東任書記,作為聯合行動的最高領導機關。
1929年前後,中共中央還在湘鄂西蘇區、左右江蘇區設立過前委,分別由賀龍、鄧小平任書記。抗日戰爭時期,根據鬥爭形勢的需要,也組織過前委。解放戰爭時期,各野戰軍黨委員會為中央代表機關,也簡稱前委。在一些重大戰役中還組織了總前委。
例如,1948年11月16日,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任書記;1949年1月10日,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林彪任書記。總前委負責統一領導作戰區域黨政軍民的一切工作。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梁山書院建於清光緒丙戌年(公元1886年)。
一九三零年六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紅四軍主力第二次進入武平,前敵委員會設在梁山書院。
前敵委員會舊址
梁山書院在2001年6月被龍岩市委宣傳部授予“龍岩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它也是武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梁山書院也是武平縣博物館,內設武平人民革命史陳列室。
紅七軍前敵委員會
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廣西河池市東蘭縣西南部武篆鎮政府院內。東蘭縣至巴馬縣三級公路從景區穿過。距首府南寧市330千米。
前敵委員會舊址
1923年,韋拔群組織農民攻打東蘭縣城時,作戰指揮部設於此樓。1926至1927年間,為東蘭縣革命委員會和武篆區農民協會辦公所在地。1929年12月百色起義后,紅七軍第三縱隊隊部設於此樓。
徠1930年3月,紅七軍主力聚集東鳳根據地,紅七軍前委設於此樓。
1930年4、5月間,紅七軍政委鄧小平在樓上辦公、住宿,在樓上召開紅七軍、右江蘇維埃政府領導人會議,研究右江土地革命工作,編寫了紅七軍黨員幹部訓練班教材,並親自在“東鳳兩縣黨員幹部訓練班”上授課。此間,鄧小平還在武篆東里進行了土地革命試點,創建了右江第一個共耕社——東里共耕社,視察兵工廠和臨時野戰醫院。同時,鄧小平還在樓上親筆起草了《土地法暫行條例》和《右江蘇維埃政府共耕條例》兩個法規性文件。
1930年5月,紅七軍從河池回師右江,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紅七軍前委領導人在樓上開會,決定“收復百色”。
魁星樓猶如延安的寶塔,是右江革命的燈塔。魁星樓底寬7米,高17.5米,共4層,第一層為會客室,第二層紅七軍為前委會議室,第三層卧室,第四層瞭望台;樓旁有韋拔群及其警衛的辦公室兼卧室。
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
前敵委員會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共設堂屋、西屋和東屋三個展廳,大量的圖片資料充分展示了以鄧小平為書記的淮海戰役總前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英雄氣概和偉大智慧,表明了商丘戰場在淮海戰役中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中共前敵委員會
前敵委員會舊址
前委是在秋收起義時,由湖南省委任命成立,是湘贛邊界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毛澤東擔任書記,統轄特委和軍委,下設秘書處、宣傳科、組織科、職工運動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等機構。
特委是邊界地方黨組織的領導機關,毛澤東和譚震林等分別擔任過書記。特委下轄寧岡、永新、遂川、蓮花、酃縣五縣縣委和茶陵特別區委。
以毛澤東同志為領導的前委、特委和軍委曾多次寫信或派人向上級報告井岡山的工作,加強與中央和湘贛兩省的聯繫,中央和江西、湖南兩省委也多次來信或派人來指導和巡視邊界的工作。但是,由於受左傾盲動主義錯誤思想的影響,
1928年3月,前委曾因湘南特委的要求而取消,使邊界一度遭到了損失,造成了三月失敗。
4月底朱德、毛澤東兩部會師后,再開始邊界的割據。
5月20日成立邊界特委,負責領導邊界各項工作;
6月4日黨中央來信,指示邊界有重新成立前委的必要。11月2日,接到中央來信,特委於井岡山茨坪召開擴大會議,6日又重新組織了中共井岡山前委,毛澤東、朱德、譚震林、毛科文、宋喬生五人為委員,毛澤東為書記,進一步加強了邊界黨的領導,使“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更加鞏固和發展,使邊界的紅旗始終不倒。
1961年3月,國務院將此舊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