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下之戰
陳下之戰
陳下之戰在漢五年發生,是楚漢戰爭的後期一場漢軍追擊撤退楚軍的大戰。陳下在今河南淮陽縣境內。當時,楚軍東面喪失了龍且軍團、項聲軍團,西面喪失了曹咎軍團,南邊大司馬周殷叛楚率領軍團投降漢將劉賈堵截項羽南逃之路,撤退到固陵的楚國令尹相當於丞相的靈常率叛軍投降漢王,西楚主力基本損失殆盡。楚軍的糧草又被彭越截斷,人無糧馬無草,危機重重。
楚軍在固陵之敗東逃到陳縣,漢軍面對退卻的楚軍主動出擊圍項羽於陳下。劉邦帥領漢軍就主動出擊,先【圍項籍於陳,大破之】,在陳下斬殺楚軍十幾個大將。【羽敗,利幾為陳令,降】陳下項羽大敗,陳公利幾投降,漢軍佔領陳縣。
項羽東逃到垓下,隨即在垓下遭到漢軍及諸侯軍的包圍。
劉邦
彭越、劉賈在楚軍後方往來斷絕楚軍糧食,使項羽得不到補己,而英布也在楚國後方九江攻城略地。
漢將靳歙也深入楚軍後方,平定楚國大片領土,東至平定繒、郯、下邳,南至蘄、竹邑。擊敗項悍濟陽下,從後方包圍項羽。
灌嬰在消滅龍且后,率漢軍南下直接攻打西楚都城彭城,項羽得知灌嬰橫掃彭城周圍楚軍,大驚失色。因自己被牽制在廣武不能動,項羽只得派項聲、薛公和郯公率抽調前方和後方組成的大軍收復淮北。
灌嬰得知楚軍主力到了淮北,立即渡過淮河北上,在下邳大破項聲,郯公,並將薛公斬首,拿下下邳。在平陽擊敗楚軍騎兵,楚軍主力被一掃而空,接著拿下彭城,俘獲了楚國的柱國項佗,降服了留、薛、沛、酇、蕭、相等縣。攻打苦縣,譙縣,再次俘獲亞將周蘭。
這時候,楚軍東面喪失了龍且軍團、項聲軍團,西面喪失了曹咎軍團,南邊大司馬周殷叛楚率領軍團投降漢將劉賈堵截項羽難逃之路,西楚主力基本損失殆盡。楚軍的糧草又被彭越截斷,人無糧馬無草,危機重重。
此刻,西楚都城彭城(今江蘇徐州)已被灌嬰軍佔領,九江郡楚大司馬周殷叛楚,和英步劉賈軍一起北上攻擊項羽。西楚只有江東(今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小塊地盤了,項羽只能向江東退去。
參戰的漢軍大將有樊噲、灌嬰、夏侯嬰、靳歙、周勃、丁義和蠱達,這些都是劉邦的嫡系將領。其他還有數十個列侯嫡系將領也參加了陳下之戰。灌嬰、靳歙是從東面而來攻擊陳縣,樊噲、夏侯嬰、周勃、蠱達等是從西面攻擊陳縣,漢軍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
楚漢形勢圖
而劉邦為救父親同意議和。於是,雙方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約二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聽取張良、陳平的建議,不顧和約,尾追項羽。不久,漢五年十月(按:這時以十月為歲首),漢軍擊敗楚軍取得陽夏(今河南太康),樊噲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
彭越趁項羽向南撤退到夏陽之機,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漢五年十月(按:這時以十月為歲首),漢軍取得陽夏,“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韓信、彭越“期會而擊楚軍”。漢軍到了固陵,韓信、彭越的兵尚未來會。項羽四師反擊漢軍,史記載漢軍被楚軍“大破之”。劉邦無奈,只好“入壁,深塹而自守”。(註: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與《高祖本紀》)
但綜合相關史料分析,《項羽本紀》與《高祖本紀》關於劉邦固陵戰敗的記載可疑: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載(宣曲侯丁義)“以卒從起留,以騎將入漢,定三秦,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破鍾離昧軍固陵,侯,六百七十戶”。“
“(陽義侯靈常)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擊鍾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徙為漢大夫,從至陳,取韓信,還為中尉,從擊布,功侯,二千戶。”
丁義戰功表裡明確提到漢軍在固陵打敗了鍾離昩。靈常原是楚國令尹(令尹是楚國最高官銜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靈常都在固陵投靠漢軍,可以看出楚軍在固陵什麼下場,西楚如此頂級的人物投靠漢軍一目了然的說明誰在固陵戰敗?靈常投降漢軍對項羽的打擊應該是極其嚴重的,他從漢王於固陵之戰率領叛軍擊敗鍾離昩與陳下之戰擊敗陳公利幾之功,他在“漢五年”投降劉邦,而固陵之戰正好發生在漢五年的第一個月(十月),陳下之戰漢五年第二個月(十一月),可見靈常正是在固陵之戰時降漢的,如果固陵之戰劉邦被項羽打得“掘深壕溝堅守”,楚國相當於丞相的靈常又怎麼會投降劉邦?如果漢軍戰敗,西楚令尹靈常怎麼可能向戰敗的漢軍投降?
《傅靳蒯成列傳》記載(靳歙)“擊項悍濟陽下。還擊項籍陳下,破之。”《樊酈滕灌列傳》:(灌嬰)“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靳歙從濟陽來,在陳縣與劉邦會師;灌嬰自漢四年韓信立為齊王之時,自齊出發,橫掃淮河南北,力摧楚後方軍力,攻下楚國的都城彭城,虜得楚柱國項佗、亞將周蘭,斬斷項羽的後援與歸路,也與劉邦會師於頤鄉(頤鄉屬於苦縣,正與陳縣接壤),隨後一同在陳縣打敗項羽。可見,必當劉邦還在固陵之時,就已作好部署,與灌嬰、靳歙有良好信息來往並配合緊密,並沒有“挖深壕自守”。
如果楚軍在固陵大勝應該馬上乘機揚長而去擺脫漢軍,因為此時漢將劉賈已攻下壽春,楚大司馬周殷反叛,各路漢軍也正在陸續向陳縣一帶會合,項羽長久滯留於固陵必然對他不利,而項羽沒有離去,是始終沒能擺脫漢軍的纏繞。
《荊燕世家》記載:漢五年,漢王追項籍至固陵,使劉賈南渡淮圍壽春。還至,使人間招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反楚,佐劉賈舉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會垓下,共擊項籍。
《黥布列傳》記載:五年,布與劉賈入九江,誘大司馬周殷,周殷反楚,遂舉九江兵與漢擊楚,破之垓下。
根據《荊燕世家》的記載,劉邦到固陵后,曾命令劉賈南渡淮河,攻下壽春,派人策反楚國大司馬周殷。顯然,劉邦在固陵就已預知陳下之戰項羽必敗,便事先派劉賈策反周殷,搶先一步攻下楚國南部的重要城池——壽春,使項羽於陳縣敗退後無所據守。結合《黥布列傳》,與劉賈一起行動的還有黥布,黥布回到九江,收復了幾個縣,後來與劉賈與周殷、黥布都參與了垓下之戰。如果劉邦在固陵戰敗,只顧自守,又怎麼可能分派出劉賈攻取壽春的兵力?
實際上,劉邦在固陵止步,在作陳下之戰協調與部署工作,與灌嬰、靳歙緊密配合,協調各路大軍,在陳縣會師合夾擊項羽,並預先派黥布重返九江,奪取楚國南部數縣,派劉賈策反周殷,攻佔壽春,截斷項羽逃回江東的歸路。
隨後劉邦率領灌嬰、靳歙、樊噲、蠱達、夏侯嬰、周勃、柴武等將領陸續向陳下會合,以及剛投順於漢軍的楚將靈常在陳下與項羽交戰。交戰的結果,楚軍大敗,陳公利幾向漢方投降,項羽率領敗軍逃向東南方。漢軍大勝,劉邦立即部署追擊。
項羽於陳下戰敗,率殘兵敗將向南逃跑,由於壽春已被劉賈佔據,項羽不得不轉向東南方逃跑,來到城父,企圖據守於城父對抗漢軍,《史記。項羽本紀》載“韓信乃從齊往,劉賈軍從壽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舉九江兵,隨劉賈、彭越皆會垓下,詣項王。”劉賈離開壽春前往城父,與漢主力會合,最後漢方“屠城父”,是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間的重要事件,也值得一提。所謂屠城父,是強攻與血洗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城父集)的意思。可以想見,屠城父是漢方打擊盤據於城父的楚軍的一次硬仗。城父處在陳縣至垓下的直線中。項羽由陳敗退往東南,必經城父。劉邦在陳下取勝,尾追項羽,必然直指城父。韓信、劉賈等將在陳下之戰已結束的情況下,不會再去陳下,也一定指向城父。項羽再敗於城父,逃到垓下,楚大司馬周殷已反叛,舉舒縣之兵,屠六縣(今安徽六安),與撤離城父追擊項羽的劉賈會合,彭越、韓信亦赴垓下與漢大軍會合,圍項羽於垓下。
楚軍在陳下與城父遭到漢軍兩次圍追堵截,損失慘重,此時,被包圍於垓下的項羽,已是窮途末路。有不少學者也認為,楚漢的最後決戰不是垓下之戰,而是陳下之戰,垓下之戰不過是大戰最後的收尾而已。
【《漢書 高帝紀》 圍羽垓下。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灌嬰追斬羽東城。】
【《漢書 陳勝項籍傳》羽壁垓下,軍少食盡。漢帥諸侯兵圍之數重…… 於是羽遂上馬,戲下騎從者八百餘人,夜直潰圍南出馳。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羽。】
由此可見,垓下之圍,項羽早就已是強弩之末
陳下之戰
應該指出,韓信、彭越、英布等都沒有參與陳下之戰。經陳下一戰,縱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年輕勇猛的項羽也無可奈何。陳下之戰,以劉勝項羽而結束,就楚漢相爭的決勝階段來說,陳下之戰是垓下之戰的先聲,垓下之戰是陳下之戰的發展;沒有漢方在陳下的強勁秋風,是不會有楚方在垓下的遍地落葉的。
史料記載
由於《史記》對垓下之戰具體生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古今學者多津津樂道,而對於陳下之戰,其主要傳紀都沒有記載,僅僅在幾個功臣的列傳與《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里留下幾行乾巴巴的戰功,以至於談及楚漢興亡的大決戰,無論專家學者還是歷史業餘愛好者,都認為是垓下之戰,而忽視了在此之前的陳下之戰。關於陳下之戰,相關史料如下:
周勃“東守嶢關。轉擊項籍。攻曲逆,最。還守敖倉,追項籍。”——《史記· 絳侯周勃世家》
樊噲“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圍項籍於陳,大破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夏侯嬰“復常奉車從擊項籍,追至陳,卒定楚,至魯,益食茲氏。”——《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灌嬰“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靳歙“擊項悍濟陽下。還擊項籍陳下,破之。”——《史記·傅靳蒯成列傳》
蠱逢“以曲城戶將卒三十七人初從起碭,至霸上,為執珪,為二隊將,屬悼武王,入漢,定三秦,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功侯,四千戶。為將軍,擊燕、代,拔之。”——《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丁義“以卒從起留,以騎將入漢,定三秦,破籍軍滎陽,為郎騎將,破鍾離昧軍固陵,侯,六百七十戶。”——《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靳強“以郎中騎千人前二年從起陽夏,擊項羽,以中尉破鍾離眛,功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尹恢“以右丞相備守淮陽,功比厭次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靈常“以荊令尹漢王五年初從,擊鐘離眛及陳公利幾,破之,徙為漢大夫,從至陳,取韓信,還為中尉,從擊布,功侯,二千戶。”——《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所有記載關於漢滅楚戰役的最後階段因軍功而封侯者,都只提到到陳下之戰,無一提垓下之戰,《功臣表》記載的戰功是作為功臣封侯的依據,只記陳下而不記垓下,很有可能陳下之戰才是楚漢主力決戰。專家學者大談垓下之戰,忽視陳下之戰,重此輕彼,頗為不妥。
楚軍損失
史書上記載的戰爭損失,一般是人員損失,主要是損兵或者折將。損兵指的是士兵因戰死、被俘、逃跑、投降而造成的兵力損失,折將指的是將領戰死、被俘或者投降(逃跑的士兵一般還會回來,而且士兵也容易招到;而將領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說明了將領的重要)我們考慮損失,可以從這兩方面衡量,其中史書記載的將領的損失分量是最重的,因為將領損失,往往意味著他所率領的軍隊大部或者全部覆滅了,成建制的軍隊覆滅,這樣的損失是更難彌補的。雖然陳下之戰沒有寫楚軍損失的士兵數量,但記載了楚軍損失的將領數量從而可以推斷楚軍損失士兵數量。
我們來看看楚漢戰役濰水之戰中楚軍的損失來,楚軍大司馬龍且被斬,亞將周蘭被俘,右司馬、連尹各一人被俘,騎兵將被俘十人。兵力損失二十萬楚軍全軍覆沒。濰水之戰楚軍損失了十四個將領。
陳下之戰,楚軍被斬騎兵將二 人,普通將八人,陳縣縣令利己投降。楚軍損失十一個將,只比濰水之戰損失小一點點,可以看出項羽率的楚軍主力受到重創,楚軍士兵損失沒有二十萬估計也有十萬左右,最少七八萬應該是有的。鴻溝議和后,項羽率領二十萬左右楚軍撤退,在陽夏之戰和固陵之戰楚軍連續戰敗損兵數萬,在陳下之戰項羽大敗,項羽失敗已經不可逆轉。在垓下之戰項羽因此已經無力回天了。
此戰與之前成皋之戰、陽夏之戰、固陵之戰和接下來的垓下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漢高祖首創后發制人、疲敵制勝的策略。劉邦先在成皋之戰採取先疲后打方針,以主力堅壁蓄銳,待機破敵,遣偏師襲擾敵後,斷其糧道,逐漸削弱敵之力量,積極創造戰機,在項羽疲敵撤兵的路上陽夏之戰、固陵之戰、陳下之戰、垓下之戰適時轉入進攻,在進攻中連續追擊削弱敵人,窮追猛打不給敵方喘息之氣,連續作戰,終獲全勝。
陳下之戰,劉邦適時發動追擊統帥全局,確定戰略,指揮與調動各路人馬有方,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且不再說劉邦指揮陳下之戰,僅以其事先部署劉賈圍取壽春,安排英布重返淮南,逼得大司馬周殷叛楚歸漢,這幾著棋來看,就是洞察現實,了解歷史,具有戰略家高明的眼光和巧妙的手法之體現。
在歷史上,秦楚戰爭最後階段,楚失郢后都於陳,又吃緊,便徙都壽春,大概楚軍實力也集中於此。秦始皇在勝利形勢下有點輕敵了,輕信年輕將領李信的狂言,給予他和蒙恬二十萬軍伐楚,結果在城父損兵折將,被楚軍反擊得手,大敗而回。秦始皇只好請王翦出山,給予六十萬大軍伐楚。王翦小心謹慎,伺機行事,才取得最後勝利。對比今昔,漢王比之秦皇,在精心策劃與部署肯定方面,顯然高明一籌!
陳下之戰,是楚漢戰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仗,項羽的失敗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十二月,劉邦指揮各路諸侯從四面八方圍堵項羽退路,在垓下(今安徽靈璧南)合圍並大敗楚軍,項羽突圍后自刎於烏江(今安徽和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