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數學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圖書

印徠度數學的起源和其它古老民族的數學起源一樣,是在生產實際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是,印度數學的發展也有一個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數學和曆法一樣,是在婆羅門祭禮的影響下得以充分發展的。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貿易的往來,印度數學和近東,特別是中國的數學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中前進。另外,印度數學的發展始終與天文學有密切的關係,數學作品大多刊載於天文學著作中的某些篇章。

內容簡介


本書整理總結了數十種影響世界幾千年的印度秘密計演演算法,還包括平方、立方、平方根、立方根、方程組以及神秘奇特的手演演算法和驗演演算法等。
85×85=?你能瞬間算出這道數學題的答案嗎?學習了本書所教授的印度吠陀數學的計算方法,2秒鐘就可以給出答案。也許你會驚訝,“這是數學還是魔術?”但是,真的就有這麼神奇。
印度吠陀數學的創始人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在1911~1918年期間潛心研究印度古代吠陀經文,在此基礎上重構了數學計算體系,並將其傳播到世界各地。吠陀數學比一般的計算方法快10~15倍,其結構連貫、完美、準確且容易計算。理解了吠陀數學法則,便可以創造出自己的解題方法,也可將其運用於現代數學——代數、幾何、三角函數、微積分等科目中。本書是以兩位數的運算為例來闡述的,可謂是吠陀數學的入門篇。每天花十分鐘做練習題,並把這些簡單又神奇的法則熟記於心,這會成為以後進行熟練運算的基礎。也會使你成為最酷的數學達人!

作者簡介


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
(Swami Bharati Krishna Tirthaji)
1911~1918年期間,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潛心研讀印度古代吠陀經文,在此基礎上重構了數學計算體系,獲得成功后將其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由此成為享譽全球的印度學者、數學家。
在克里希納?第勒塔季的研究中,數學是依據16個經文構成的。20世紀60年代,他把這套數學計算體系介紹到英國,當時這套計算體系作為一種非主流數學體系備受矚目,被稱為“巴拉蒂?克里希納?第勒塔季的吠陀數學”。

歷史


《繩法經》屬於古代婆羅門教的經典,可能成書於公元前6世紀,是在數學史上有意義的宗教作品,其中講到拉繩設計祭壇時所體現到的幾何法則,並廣泛地應用了勾股定理。
此後約1000年之中,由於缺少可靠的史料,數學的發展所知甚少。
公元5-12世紀是印度數學的迅速發展時期,其成就在世界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學者,如6世紀的阿利耶波多(第一)( ryabhata),著有《阿利耶波多曆數書》;7世紀的婆羅摩笈多(Brahmagupta),著有《婆羅摩笈多修訂體系》(Brahma-sphuta-sidd'h nta),在這本天文學著作中,包括「算術講義」和「不定方程講義」等數學章節;9世紀摩訶毗羅(Mah vira);12世紀的婆什迦羅(第二)(Bh skara),著有《天文系統極致》(Siddh nta iromani),有關數學的重要部份為《麗羅娃提》(Lil vati)和《演演算法本源》(V jaganita)等等。
在印度,整數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產生於6世紀以前,用9個數字和表示零的小圓圈,再藉助於位值制便可寫出任何數字。他們由此建立了算術運算,包括整數和分數的四則運演演算法則;開平方和開立方的法則等。對於「零」,他們不單是把它看成「一無所有」或空位,還把它當作一個數來參加運算,這是印度算術的一大貢獻。
印度人創造的這套數字和位值記數法在8世紀傳入伊斯蘭世界,被阿拉伯人採用並改進。13世紀初經斐波納契的《算盤書》流傳到歐洲,逐漸演變成今天廣為利用的1,2,3,4,…等等,稱為印度-阿拉伯數碼。
印度對代數學做過重大的貢獻。他們用符號進行代數運算,並用縮寫文字表示未知數。他們承認負數和無理數,對負數的四則運演演算法則有具體的描述,並意識到具有實解的二次方程有兩種形式的根。印度人在不定分析中顯示出卓越的能力,他們不滿足於對一個不定方程只求任何一個有理解,而致力於求所有可能的整數解。印度人還計算過算術級數和幾何級數的和,解決過單利與複利、折扣以及合股之類的商業問題。
印度人的幾何學是憑經驗的,他們不追求邏輯上嚴謹的證明,只注重發展實用的方法,一般與測量相聯繫,側重於面積、體積的計算。其貢獻遠遠比不上他們在算術和代數方面的貢獻大。在三角學方面,印度人用半弦(即正弦)代替了希臘人的全弦,製作正弦表,還證明了一些簡單的三角恆等式等等。他們在三角學所做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計算方法


驗算方法

1.12+12=24
公式:1.N(12)+N(12)=A(1+2)+B(1+2)=N(3)+N(3)=N(6)
徠2.N(24)=N(2+4)=N(6)
3.1與2得數相同,所以正確
註:此方法不適用於除法。
減法、乘法都用的是這個方法。

簡便計算

1.11乘任何數
2.兩個乘數個位上都是5的乘法
3.乘數的十位相同,兩個個位上的數相加是10的乘法
4.兩個乘數都在100~110之間的乘法

三個重要時期


印度數學的數學發展可以劃分為三個重要時期,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達羅毗荼人時期,史稱河谷文化;隨後是吠陀時期;其次是悉檀多時期。由於河谷文化的象形文字至今不能解讀,所以對這一時期印度數學的實際情況了解得很少。
古希臘數學
數學家
阿那克薩哥拉
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
阿爾希塔斯
老阿里斯泰俄斯
阿里斯塔克斯
阿波羅尼奧斯
阿基米德
奧托利科斯
比翁
波伊提烏
布里松
卡利普斯
卡爾普斯
克呂西波
克萊奧邁季斯
科農
特西比烏斯
德謨克利特
狄凱阿科斯
狄奧克勒斯
丟番圖
迪諾斯特拉德斯
狄俄尼索多羅
Domninus
埃拉托斯特尼
歐德摩斯
歐幾里得
歐多克斯
歐托基奧斯
吉米紐斯
希羅
喜帕恰斯
希帕索斯
希比亞斯
希俄斯的希波克拉底
希帕提婭
許普西克勒斯
米利都的伊西多爾
利奧(數學家)
馬里努斯
米納克穆斯
納勞斯
尼科梅徹斯
尼克美狄斯
尼科特勒斯
恩諾皮德斯
帕普斯
珀爾修斯
菲洛勞斯
菲隆
波爾菲里
波希多尼
普羅克洛斯
托勒密
畢達哥拉斯
塞里納斯
辛普利丘斯
索西澤尼
斯波洛斯
泰勒斯
泰阿泰德
西雅娜
西奧多羅斯
西奧多修斯
西昂亞歷山卓
翁的士麥那
塞麥瑞達斯
色諾克拉底
埃利亞的芝諾
西頓芝諾
芝諾多羅斯
著作
天文學大成
阿基米德重寫本
算術
圓錐曲線論
幾何原本
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Aristarchus)
On Sizes and Distances (Hipparchus)
On the Moving Sphere
沙計算手冊
學術中心
雅典學院
蘭尼
亞歷山大圖書館
受影響於
巴比倫數學
古埃及數學
施影響於
歐洲數學
印度數學
中世紀伊斯蘭數學
時間表古希臘數學家生活年代表
著名問題
阿波羅尼奧斯問題
化圓為方
倍立方
三等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