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廟

河北省深澤縣廟宇

深澤真武廟在當地稱為北極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城北城牆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為四稜台形巨型土台,環四周磚砌。其基座約2160平方米,頂檯面積約1600平方米,台高14米,分三組,計45級台階,台上建 真武大殿,供奉北極紫薇星大帝。正殿三間,側殿東西各二間,殿前建有鐘樓、鼓樓。

深澤城原只有東、南、西三門。北面無門。時嘉靖年間,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澤令,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牆中部構築土台,凡數月而成,因其位於城之北,又可登高觀北極,准東西,故稱此台為北極台。台高四丈余,台基圍50餘丈。此台建成,為深澤至高點,撿拾拎衣登台者絡繹不絕,憑高遠望,田疇遼闊,村落參差,四方萬景無不在目。土台修成,又在台上構木為閣,建真武廟(真武者,相傳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飛空,威鎮北國)。其廟朱梁綠瓦,檐牙高啄,使台上頓然生輝。台下又鑿池引泉,環植楊柳,使之成為一邑勝景。鄉中父老稱北極台系一邑之文明,關一縣之科舉。

歷史沿革


到清代嘉慶六年(1801年),真武廟已歷時二百四十年,其間風吹雨打,洪澇侵蝕,台上台下多有殘損。當時知縣蕭泗水遂命將北台修葺一新,把原土階換為石階,三組,共45級,層次疊起,觀之甚偉。
清咸豐七年(1857年)。知縣許忠見台上土木建築已多破舊,膠漆寥落,遂出俸倡導,重修真武廟,凡門、窗、椽、柱盡塗丹漆,同時又將台前闢為甬道,直通城內大街,並沿甬道設坊四座,其牌樓分書為“太和仙境”、“治世玄岳”、“北嶽具瞻”、“玄武重鎮”,四坊連影,南北相接,造成目上下建築呼應襯托之勢。台前甬道中部則闢為水塘,兩旁開疏為渠,渠兩側翼以花檣朱欄,環渠補柳三百五十株,台上台下隨得而增勝,三五之 夜,月影參差,柳月相照。更為游賞之盛。這裡於是便成為深澤第一佳景--“北台柳月”。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又於北台再次整飭。去枯柳而植新株,並雜植桃李於其間,再疏渠道,跨渠增架木橋,於疏枝月影之中,又添小橋流水,更成一邑之絕勝處。真武廟此種景觀,至今大致保存,所以觀賞者連年不衰。
抗日戰爭時毀於敵人手中,后依原樣重建,建國后又多次修繕,現真武廟闢為深澤縣烈士紀念館,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