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衽
右衽
右衽(yòu rèn)是漢服始終保留的特點。因此右衽成為漢族的象徵符號之一。與之相反,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於中原一帶的右衽,稱為左衽。
所以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是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就得淪為蠻夷那樣,穿著左衽的衣服,披散著頭髮。
另外,左衽也被用來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畫和繪畫先人的畫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陰陽有別。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古代中原漢族服裝衣襟向右,以“右衽”謂華夏風習。“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另外,漢族傳統習俗,死者之服(壽衣)用左衽,不用布鈕,而是使用細布帶系死結,以示陰陽有別。
《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於犇幕;票騎抗旌,昆邪右衽。”
右衽
唐顏師古註:“右衽,從中國化也。”
唐《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
清劉寶楠正義:“中夏禮服皆右衽。”
典卷八十四 禮四十四:“凡衣死者,左衽。”
典卷八十四 禮四十四:“凡斂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時。”
《說文解字》 :按,凡斂死者,左衽,不紐。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孔穎達疏曰:皆左衽,大斂小斂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向左,示不復解也。生時帶並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為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