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媒介

2011年保羅·萊文森所著書籍

《新新媒介》是2011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保羅·萊文森(美)。

《新新媒介》主要內容: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都是當代最熱、最給力的那些媒介,如博客網、維基網、“第二人生”、聚友網、臉譜網、播客網、掘客網、優視網、推特網等——網際網路上的第二代媒介。而網際網路上的第一代媒介則是新媒介(new media),如電子郵件、亞馬遜網上書店itunes播放器、報刊的網路版、留言板、聊天室等。

內容簡介


媒介系統到了數字時代,似乎呈現出了高速進化的狀態。新新媒介有什麼樣的特點?有什麼傳播規律?有哪些影響?有沒有商機?未來會怎樣?對於最後一個問題,萊文森謹慎地揣測,下一代的媒介將是新新媒介的“超級版”。
萊文森是一位充滿激情和想象力的作家,也是一名技術高手,更是一位造詣深厚的學者,這三種氣質浸染了資深翻譯家何道寬提供的《新新媒介》中文版。閱讀《新新媒介》,你會充分領略到:一冊厚重的媒介理論專著——提供關於新新媒介的科學認知;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新新媒介“指南”——讓你成為新新媒介達人。

作者簡介


作者:(美)萊文森 譯者:何道寬
保羅·萊文森(Paul Levinson),美國媒介理論家、科幻小說家、大學教授、社會批評家、音樂人,在科幻文藝和媒介理論兩方面卓爾不凡,在音樂上小有成就。
以學海而論,他相當完美地實現了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結合。
以學術而論,他發表的論文數以百計,多半涉及傳播和技術的歷史和哲學;媒介理論著作9部:《思想無羈》、《軟利器》、《數字麥克盧漢》、《真實空間》、《手機》、《萊文森精粹》、《學習賽博空間》、《捍衛第一修正案》和《新新媒介》。他的理論著作,大部分已在國內翻譯出版。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萊文森中文版序
前言與謝辭
1為什麼要稱為“新新”媒介?
1.1新新媒介涵蓋以前新媒介的原理
1.2為什麼要稱為“新新”媒介而不是社交媒介、銀屏藝術或Web 2.0、3.0?
1.3新新媒介的分類
1.4新新媒介在硬體和軟體里的演化速度
1.5首要的學習方法:在實踐中學習
1.6各章順序與內容
2博客網
2.1電子書寫簡史
2.2永久的博客,無所不寫
2.3對評論的控制
2.4評別人的博客
2.5用博客作糾正的評語
2.6《火線》明星斯特林格·貝爾在聚友網上給我來信
2.7博客發表后的修改
2.8遠程博客與鏈接
2.9小組博客
2.10用博客掙錢
2.11用博客掙錢與博客人的理想不能兼容嗎?
2.12用圖像、視頻和小配件裝點你的博客
2.13測算你博客的讀者人數
2.14不同的博客平台
2.15博客人像舊媒介的新聞記者一樣有權享受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嗎?
2.16博客與說客
2.17博客的匿名
2.18為他人寫博客
2.19用你的博客改變世界
2.20一位鎮長及其博客
2.21“穿睡衣的博客人”
2.22博客世界既非鐵板一塊,亦非無所不能
2.23新新媒介與舊形式媒介的緊張進一步加劇
2.24在新新媒介的新聞業時代,舊媒介的報道仍然是需要的
2.25舊媒介與新新媒介的共生:電視劇《迷失》與《危機邊緣》的復活節彩蛋
3優視網
3.1“奧巴馬女孩”
3.2優視網上的總統初選辯論
3.3電視上好看+優視網=網路上好看
3.4優視網上永不磨滅的印記和民主政治
3.5優視網篡奪電視的功能,成為公共事件的信使
3.6優視網不僅使觀者能隨時看,而且對製作者免費
3.7奧巴馬是新新媒介時代的羅斯福及其新政的再現
3.8優視網的業餘明星和視頻製作人
3.9病毒視頻
3.10病毒視頻的弊端
3.11通俗文化里的優視網革命
3.12洛伊·歐比森的吉他
3.13“我的吉他輕輕地哭泣”穿越千秋萬代
3.14優視網再現音樂電視
3.15優視網將使iTunes播放器關門大吉嗎?
3.16優視網批駁劉易斯·芒福德,並把視頻轉換為文本
3.17提姆·拉瑟特,1950—2008
3.18優視網的阿喀琉斯腳踵:版權
3.19優視網上的評論起矯正的作用:以弗利特伍茲組合為例
3.20教皇的頻道
3.21優視網是國際信息解放者
4維基網
4.1泡菜與伯里克利
4.2包容主義者對陣排他主義者:維基網上英雄的廝殺
4.3編輯的中立與利益的衝突
4.4身份問題
4.5一切維基網用戶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
4.6維基網頁上的透明度
4.7維基百科對陣不列顛百科全書
4.8在報道提姆·拉瑟特死訊時的新舊媒介之爭
4.9維基網誤報泰德·肯尼迪和羅伯特·伯德的死訊
4.10是百科全書還是報紙?
4.11維基百科會使圖書館不再是必需的嗎?
4.12聯合王國對陣維基百科
5掘客網
5.1呼喚朋友,花錢買“挖掘”或“埋葬”
5.2新新媒介里的“朋友”
5.3羅恩·保羅巴拉克·奧巴馬在掘客網上對陣
5.4羅恩·保羅與舊媒介
5.5雷迪網、發客網、響閃網與掘客網的選擇
6聚友網
6.1“朋友”難以抗拒的誘惑
6.2聚友網上的“網路欺凌”
6.3新新媒介為網路欺凌療傷的功能
6.4聚友網是一站式社交媒介的自助餐廳
6.5聚友網音樂與新新媒介
6.6聚友網詩歌
6.7聚友網上的電視劇《識骨尋蹤》:舊媒介故事與新新媒介的合作
7臉譜網
7.1聚友網對陣臉譜網:主觀感覺的差異
7.2聚友網對陣臉譜網:客觀存在的差異
7.3臉譜網朋友作為知識庫資源
7.4臉譜網朋友作為實時知識資源庫
7.5臉譜網小組作為社會政治力量
7.6臉譜網宛若無數小型的政治酒吧
7.7在真實世界中會見網友
7.8在網上與老朋友恢復聯繫
7.9保護“隱蔽的維度”:清理你的網頁
7.10臉譜網禁止母親的哺乳照
8推特網
8.1典型的即時通訊
8.2人際傳播+大眾傳播=推特網
8.3微博就像表情達意的T恤或珠寶
8.4龐斯網和其他類似推特網的網站
8.5推特網的危險:微博寫得太多的國會議員
8.6推特網對陣伊朗的毛拉們
8.7作為微博人的麥克盧漢
9“第二人生”
9.1“第二人生”的歷史和運行機制
9.2“第二人生”與真實生活的界面
9.3一次“第二人生”討論會
9.4肯尼·哈勃,“第二人生”里的天文學家
9.5“第二人生”里的性愛
9.6“第二人生”網上的電視劇《迷失》討論組
10 播客網
10.1如何製作播客?
10.2播客製作藍圖一例
10.3播客的儲存與流通:播客播放器、iTunes播放器和RSS實時同步訂閱圖標
10.4播客成功案例:語法女王
10.5電話上、汽車裡聽播客
10.6播客書
10.7播客與版權:播客音樂
10.8播客廣告
10.9實時流動播送
10.10在線討論會與視頻播客
11新新媒介的陰暗面
11.1前新新媒介的濫用:欺凌、攻擊與煽動
11.2網路流言與網路欺凌
11.3網路盯梢
11.4推特網與恐怖主義
11.5利用克雷格分類廣告招募人打劫銀行
11.6網路垃圾
11.7舊媒介對新媒介的弊端反應過度:圖書館對陣博客人
12 新新媒介與2008年的總統選舉
12.1奧巴馬使網際網路與社群組織聯姻
12.2用新新媒介公告副總統候選人失策
12.3網際網路上的總統就職典禮及政府工作
12.4總統與黑莓手機
12.5白宮從Web 2.0的“黑暗時代”走向新新媒介
13 硬體
13.1iPhone 手機和移動媒介出現的必然性
13.2移動性能的代價
13.3新新媒介使無用之地變得有用
13.4汽車內、公園裡和卧床上的智能手機
13.5電池是新新媒介的軟肋
13.6iPhone 手機、黑莓手機藍牙和大腦
文獻
索引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