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紀事本末
宋史紀事本末
《宋史紀事本末》明朝陳邦瞻創作的斷代紀事本末體史書。
《宋史紀事本末》:是明朝陳邦瞻用紀事本末體編撰的記載宋朝歷史(960--1279)的史書。
明馮琦曾撰《宋史紀事本末》未成,遺稿為劉日梧所得。沈越曾編內容、體例與馮書相仿的《事記》,書稿為徐申所有。
中華書局1977年版的《宋史紀事本末》,在保留原來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參照其他宋代史料,採用他校和對校,對以往版本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來講,可謂善本。惟是書中紀事既兼及遼、金兩朝,當時南北分疆,不能統一,自當稱《宋遼金三史紀事》,方於體例無乖。乃專用《宋史》標名,殊涉偏見。至《元史紀事本末》,邦瞻已別有成書。此內如《蒙古諸帝之立》、《蒙古立國之制》諸篇,皆專紀元初事實,即應析歸《元紀》之中,使其首尾相接。
紀事本末體:是以歷史事件為主體,完整地敘述一個歷史事件始末的體裁形式,它克服了編年體記事分散和紀傳體記事重複的缺點,在編年、紀傳、政書三體之外又創立了一種新的體裁,從而為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此後主要有明代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清代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張鑒的《西夏紀事本末》、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和《金史紀事本末》等等。這種體裁先後受到了朱熹、章學誠、梁啟超及近人何炳松的推崇。
由以上可見,紀事本末體到陳邦瞻時已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就使得《宋史紀事本末》比起前代更顯得完善,當然無可避免的也有不少缺點。
與《宋史》相比,《宋史紀事本末》有以下優點:
1.敘述生動、形象,可讀性強
這也許是我對《宋史紀事本末》愛不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宋代本來就是個多事之秋,內部黨派紛爭、階級矛盾尖銳,政黨傾軋、農民起義不斷;外部民族矛盾紛繁,戰和變更不斷,同時夾雜著遼、西夏、金、蒙古等的多端史事。《宋史》對史事組織不太盡如人意,同時敘事平板,而《宋史紀事本末》克服了這方面的不足,敘事引人入勝,形象鮮明深刻,讀後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比如《丁謂之奸》,在描寫丁謂討好寇準時,對丁謂在一次宴會上用衣袖為寇準擦試鬍鬚也進行了細緻刻畫。其他如對宗澤、岳飛、文天祥的描寫,舉不勝舉。讀起來,使人興趣盎然。
2.褒貶見諸筆端,觀點鮮明
陳邦瞻多次在字裡行間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情,褒貶見諸筆端。很多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得出作者對奸佞亂政誤國的憎恨,比如《丁謂之奸》、《蔡京擅國》、《張邦昌僭逆》、《董宋臣丁大全之奸》、《賈似道要君》等;另外對於大家頌揚的英雄,陳邦瞻也是不吝筆墨的,比如說岳飛“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歌頌之情溢於言表。
3.史事敘述,清晰明了
宋代歷史本來就頭緒繁雜,《宋史》編撰史事更是支離破碎,首尾分離,《宋史紀事本末》對史事的敘述卻給人井然有序、清晰明了的感覺。比如《契丹和戰》、《西夏叛服》等篇,把歷經幾代的戰事及和議等在一個篇目就交待得很完整清晰,一目了然,在後面的篇目再讀到相關內容時,可以回查。另外又如《天書封祀》、《王安石變法》等,均用了幾十頁的篇目進行完整敘述,尤其是《王安石變法》一卷,收錄了許多大臣奏摺,對統治階層內部和下層群眾對變法的態度,以及王安石本人對變法的堅決程度的交待都很具體,對後世研究王安石變法提供了很好的史料。只是字裡行間作者多次表達了對王安石的批判,這在第二條已談到過了,當然這也是那個時代的普遍看法,有其時代局限性。
4.按時間編排,脈絡清楚
我們看《宋史》,由於其紀傳體的缺陷,同一時期的人物、事件卻往往被劃分到不同的類別中,缺乏連貫性。但同是三百多年的歷史,《宋史紀事本末》按時間編排,全書歷史演變的脈絡清晰,從《太祖代周》到《文謝之死》,對從趙匡胤開創帝業到小皇帝趙昺跳海自盡,每個時期的政治、軍事等都講得有條不紊。
《宋史紀事本末》的缺點,主要包括:刻本流傳過程中產生的訛傳、觀點的局限性、內容上的一些紕漏。
對此,中華書局在1977年出版時,都作了詳細說明。
《宋史》作為正史,很多地方也是《宋史紀事本末》所不及的,比如其豐富的資料性,在研究宋代的一些細節問題時,其參考價值要遠高於《宋史紀事本末》。
同時,《宋史紀事本末》作為《宋史》的縮寫本,在寫作過程中,雖然也參考了許多其他《宋史》中所沒有的資料,但基本上還是以《宋史》為藍本,許多觀點明顯還是沿襲《宋史》而來。
但是無可否認,《宋史紀事本末》在歷史文獻中還是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陳邦瞻,字德遠,江西高安人。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勛司郎中,福建按察使后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傳。在他之前,馮琦、沈越都用紀事本末體編寫過宋代史事,只是均未完成,後來二人的弟子請陳邦瞻將二人之書加以增訂。陳邦瞻將二書合為一編,於萬曆二十二年(1604年)著手編撰,歷時約一年完成。除《宋史紀事本末》外,陳邦瞻還編撰有《元史紀事本末》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