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下轄鎮

新地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龍圩區西南端,距梧州市區37公里,距龍圩區城區27公里,南依岑溪市安平鎮,東鄰大坡鎮、廣平鎮,西接藤縣琅南鎮、塘步鎮,北鄰龍圩鎮,現轄20個村,常住人口5063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鎮面積238.09平方千米,屬丘陵地帶,最高山峰四平頂,海拔474米。

歷史沿革


新地鎮
新地鎮
新地鎮境殿村內有隋朝歌羅城遺址,該城系隋開皇年間俚族首領李世賢(又名李賢)所建。新地鎮回龍村是第六屆廣州農講所學員、南五鄉農民運動組織者戴錫祿烈士的故鄉。殿村的水口自新地鎮然村是已故國民黨軍隊上將李品仙的故里(李品仙故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地鎮 2張
新地鎮
新地鎮域地形呈長方形,屬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主要河流有上小河,自南向北流貫全新地鎮,境內流程共約三十公里。新地鎮土地總面積約238.09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新地鎮
新地鎮
新地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21.00C,最冷是1月,1月平均氣溫7.8-14.40C,最熱月是7月,7月平均氣溫27.4-28.70C,全年無霜期320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410毫米,其中下半年(4-9月)為1152毫米,佔全年雨量的81.7%,歷年平均雨季天數為10地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內位置1.3天,雨熱同季。全鎮全年主導風為北風和東北風,除3-7月盛行東北風和東南風外,其餘各月盛行北風。

人口


2021年6月,龍圩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主要數據公報,新地鎮常住人口50630人。

行政區劃


20個行政村,一個集鎮區,422個自然村:
序號名稱
1轄回龍村
2大維村
3雁村村
4訓村村
5新甫村
6思賢村
7都梅村
8龍窩村
9新地村
10富回村
11古卯村
12四落村
13古令村
14殿村村
15洞心村
16大同村
17富祿村
18題甫村
19大村村
20新科村

經濟


農業

新地鎮有耕地5514.55公頃,其中水田3458.20公頃。1994年稻穀種植面積3903.13公頃,總產達1673.76萬公斤,旱地1932.95公頃,主要種植甘蔗、木署、花生、大豆等作物;園地151.62公頃,以果園為主,主要分佈於訓村、都梅、富回、洞心、題鋪等村;林地16460.08公頃,其中有林地6584.93公頃。集鎮區內工業企業主要有鈦礦場冶鍊廠、礦泉水廠等,是新地鎮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龍圩區新地鎮把發展優勢產業與壯大鎮域經濟、實現農民有本地特色的增收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發展蠶桑、砂糖桔、優質谷三大產業,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建立基地作為示範點,以樣板促發展,以示範帶全盤,深入推進農業優勢產業發展。如桑樹種植以都梅的成功示範,以點帶面,引導相鄰的新甫、思賢、古令等村在現有基礎上擴大桑園種植面積。

工業

新地鎮內梧岑二級公路(207國道)和南梧高速公路經過該鎮10多個村,每天客、貨車來往頻繁,新地圩鎮距市區40公里,交通便捷。農民人均純收入1738元。主要生產水稻、蔬菜、魚類、生豬、雞鴨、禽蛋等。鄉鎮企業以建材、食品加工與採礦為主。第三產業以運輸、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較快。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0265萬元,財政收入281萬元。

文化


特產美食

新地鎮 2張
新地鎮
砂糖桔
。優質谷種植示範點則以題甫村、大村、殿村為主。新地鎮已種植桑樹500畝,優質谷20000多畝,砂糖桔11000畝。新地鎮主動登門邀請廣東郁南縣農業局領導和業務骨幹前來考察指導,多次組織種養戶到廣東省郁南縣農業局和市內蒙山縣參觀學習、加強合作,引進4名技術人員長期駐村指導,舉辦了多期蠶桑技術、砂糖桔管護技術人才培訓班、推廣桑樹優良品種及高抗病性優質蠶種養殖技術。新地鎮多方聯繫客商,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對農產品進行保價收購,解除種養戶的後顧之憂,已成功引進郁南縣長豐蠶業有限公司在新地鎮建立基地,並派技術人員對種桑養蠶的農戶進行技術跟蹤服務,成功推廣優質蠶薪杭X白雲和菁松X皓月兩種品種,所產蠶繭由長豐蠶業有限公司保護價收購。

社會


新地鎮 2張
新地鎮
基礎設施
新地鎮區現有初中4所、村級小學17所,合計教學點44個,在校學生12857人,在校教職工總數496人。衛生院一間,衛生所二十間。此外,鎮內還設有圖書室、文化站、電影院等機構。交通便利,梧州至玉林,梧州至藤縣2條公路經新地鎮15個村委會,每天客車來往頻繁,新地鎮20個村委均可通車。轄區內建有自來水廠、變電站,生產和生活用水用電均可滿足需求。
文化氛圍
新地鎮都梅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尤其是這兩年,村“兩委”班子不斷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村級基礎設施投入,建起了燈光球場、村文化廣場,並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亮化,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觀。為了讓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該村和新地鎮政府聯合在元旦期間,舉辦為期五天的首屆鄉村文化藝術節。
鄉村文化藝術節以“教育、文化、藝術”為主題,凸顯“綠色、和諧、平安、人文”思想,以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來激發新地鎮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滿腔熱情。主要內容有:開、閉幕式暨文藝晚會、粵曲晚會、牛娘戲曲晚會、“金色田園”書畫展、“金色田園”小康經、“金色田園”平安行、“金色田園”電影行、“放歌田園”主題晚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