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疃

周疃

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 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

基本概況


洪武年間(1368-1398年),周姓建村,因居民均為北野夼村于姓地主的佃戶,故命村名於家莊。清乾隆初年,西魯家夼村周姓遷來居住。1980年地名普查時,因與郭城公社於家莊重名,遂改名為周疃。
周疃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1′,北緯37°06′。東與西季家莊為鄰,西與李新莊接壤,南連蒿夼村,北毗嵐店村。坐落於煙青一級公路、藍煙鐵路北邊。隸屬徐家店鎮

大事記


1941年3月18日夜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5年藍煙鐵路在村前通車。
1975年將村邊河道改至村南100米處。
1985年煙青一級公路在村前通過。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41年,有耕地13.7公頃,糧食畝產130公斤,總產2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450公斤,總產13.5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397公斤,總產11.9萬公斤。 20世紀80年代后,開始栽植蘋果。90年代后,依託優越的交通條件,發展起西瓜、蔬菜生產。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82.6萬元,其中農業36.5萬元,畜牧養殖業18萬元,其它28.1萬元。
第二產業20世紀90年代,發展了石材加工業。2000年,石材加工從業人員有30多人,占青壯年勞動力的1/4。另有數十人在鎮辦企業做工。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人,收入10.9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商店2處,摩托車修理店1處,另有數人在外從事服務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0人,總收入176萬元,其中運輸業23萬元,商飲業140萬元,服務業1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由於村較小,一直沒有學校,學生讀書需到嵐店村。自建國到2002年,有9人考入各類大中專學校。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組織村民到外地參觀學習,有數人獲得助理農藝師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受盡地主壓迫,生活非常困難。解放后,村民生活得到改善。1978年,人均糧食近500公斤,生活實現溫飽。2002年,有彩電94台、電冰箱12台、洗衣機2台、手機20部、拖拉機15輛、汽車3部。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全為草房。1975年,把緊靠村莊的河道改在村南100米處。1978年以後,村民新建住房全是磚瓦房。1984年以後又整修街道,村莊規劃日趨合理。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社會福利1982年,村集體投資用上電網供電。1986年,村投資修建了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周福慶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9月,成立黨支部,周福慶任黨支部書記。之後,周義文、周祿文、周煥文、周波文、周春文相繼任黨支部書記。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月,設立村公所,周長慶任首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周長慶、周祥慶、周祿文、周豐文、周春文、周建文、周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