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夼村

蒿夼村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建村。因村處蒿草叢生的溝夼內,故命村名為蒿夼。蒿夼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1′,北緯37°06′。東為大五頂山區,西南與華家莊一山之隔,西與徐家店村、李新莊相鄰,北面與周疃接壤。隸屬徐家店鎮。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全村有耕地9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花生、地瓜、大豆、小麥、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320戶。有王、劉、徐、宮等4姓,均為漢族,王、劉2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農業互助組。
1957年與於家莊成立聯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2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92年本村進行煙青一級路兩側開發。
1994年全村用上自來水。
2002年安裝有線電視。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13.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80公斤,總產24.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逐年增加。20世紀90年代後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糧食總產量逐年減少。2002年,糧食畝產482公斤,總產25.1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群眾栽植蘋果,主要品種為紅富士。大姜、芋頭、大棚菜生產,也初具規模。 1990年以後,畜牧業得到很大發展,幾乎家家養豬。2000年,黃牛養殖達到90餘頭,另有10個養雞專業戶,畜牧業收入10餘萬元。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179.6萬元,其中農業130萬元,畜牧養殖業32萬元,其它17.6萬元。
第二產業1918年,劉寶全開設寶全號纊坊,有織機15張,纊20支,工人50名,1928年停業。改革開放后,建立麻紡廠。1989年,劉明勇建立芋頭加工廠,冬閑時加工,從業人員100餘人,常年收入10餘萬元。1992年,在煙青一級路兩側,建起木材加工鋪4處。1996年,王克軍投資數十萬元,建化肥廠。1999年,建海陽市易德石材有限公司,常年利稅12萬元左右;王克枚建石子加工廠,從業人員30餘名。2000年,劉明亮建起果品冷藏廠。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人,總收入941.8萬元,其中工業641.8萬元,建築業300萬元。
第三產業1951年,辦起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以來,本村外出從事服務業的人數逐漸增多。1992年,在煙青一級公路兩側建飯店6處,修理店多處,第三產業迅速發展。2002年,第三產業總收入204萬元,其中運輸業35萬元,商飲業140萬元,服務業29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建立村完小,設1─6年級,9個班級,有學生250多人,4-6年級分甲、乙班,90年代撤銷。80年代后,村建起幼兒園,50餘名兒童入園,占兒童數80%以上。自建國到2002年,全村有46人考入大中專院校。村建有秧歌隊,每年春節進行演出。村重視科技教育,村民已有4人獲助理農藝師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30公斤。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68輛,摩托車86輛,電話126部,彩電167台,電冰箱59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石牆為主。1964年,把村內不規則的河流裁彎改直,並用石頭砌起河壩。之後,逐年整修街道,建設新房,村容村貌明顯改善。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初期的5平方米,擴大到16平方米。集體福利1970年,建起村合作醫療站,對村民進行優惠治療;對孤寡老人實行“五保”照顧,對現役軍人家庭給予補貼。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春,王風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建立黨小組。1941年7月,徐家店區幹部於慶水幫助建立黨支部,王風鳴任黨支部書記。1943-1949年,劉從恪、王菁芳、王運芳、王京春相繼任黨支部書記。之後,劉從義、王木學、王喜芳、王木周、王木波相繼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3個黨小組,40名黨員。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7月,成立村公所,黨支部書記王風鳴兼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風鳴、王樂新、劉從義、王林玉、王同治、王木福、王平仁、王木波、王明方、王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