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塔爾

印度撥奏弦鳴樂器

sitar 中文名:西塔爾琴(西塔琴)印度撥奏弦鳴樂器。為木製長頸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及最流行的傳統樂器,西塔爾音色柔美、珠圓玉潤,表現印度音樂中如怨如訴、婉轉曲折的旋律,最具神韻魔力,主要流行於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坦等地。

西塔爾可以說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印度西塔爾大師 Ravi Shaker(拉維香卡)無疑的是印度西塔爾的推上西方聽眾,甚至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功臣。

歷史簡介


西塔爾
西塔爾
西塔爾(印地語:सितार;孟加拉語:সেতার;烏爾都語:ستار;波斯語:سی تار)又稱錫塔琴,是印度一種長頸琉特,用作印度古典音樂樂器,1950年代起也開始作為流行音樂中樂器使用。西塔爾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古典樂器。
西塔爾(Sitar)的源流眾說紛紜,一般印象是從南印度的維那改良,但據考據應該是改自波斯的塞塔爾(Setar)。
西塔爾是北印度最重要撥弦樂器。至於是何時被改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西塔爾原形,精確的日期已無可考,傳說14世紀已有西塔爾的出現,但在1700年,莫卧兒帝國末期,西塔爾已開始逐漸廣為流傳,是毫無疑問的。

結構


西塔爾的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頭或葫蘆和木製的音板組成。有的上方還有一個葫蘆,主要是用來裝飾,但也用於將樂器放倒時使其不接近地面。
西塔爾琴的琴頸非常長,指板有16~18個可移動的環形金屬品,用來指示旋律弦按音的位置。它有4~7根金屬弦和兩根持續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發出一個單音),在它下面可以有11~13根金屬共鳴弦,每根調成不同的音高,與旋律弦和持續弦產生振動,起增強共鳴的作用。
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帶在食指上的撥子來撥奏。西塔爾琴適於演奏裝飾滑音,音域達3個八度,多用於北印度古典音樂的獨奏或伴奏。

定弦


西塔爾琴的定弦由於西塔爾琴的大小和質量各不相同,所以很難找到一種統一的為所有西塔爾琴應用的調音法。
一般“Sa”的音可能會在小字組的“B”音和小字一組的“D”音之間。
標準西塔爾琴的“Sa”音的音高應該是小字一組的升C。

運用


西塔爾在全世界聞名得益於搖滾樂的發展。
比較經典的運用是披頭士樂隊在其專輯《橡膠靈魂》(Rubber Soul 1965)中的著名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滾石樂隊的《Paint It Black》也因運用了西塔爾(Sitar)而獨具特色。
除此之外,如周傳雄寂寞沙洲冷》、F.I.R《月牙灣》、王心凌《睫毛彎彎》都是西塔爾運用的成功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胡彥斌在《我是歌手》中改編的《耶利亞女郎》編曲中加入西塔爾,修補了原曲中缺少西域風情的缺憾,足可稱得上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