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鳴樂器
弦鳴樂器
據考,人類在約公元前3000年以前,已擁有一些弦樂器。中外史論一般均認為 弦樂器的問世晚於其他類樂器,類似原始獵弓的樂弓當系最初的弦樂器,是所有弦樂器的鼻祖。有人推測原始獵人把飲食用的碗狀物為便於攜帶而和獵弓栓在一起,從而發現了在弦樂器上裝置共鳴器的作用。一般認為弦樂器的激發方式是先有“撥”和“擊”,“拉”弦發現較晚。
人類文明開始較早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其周圍地區、古埃及、印度和中國等地,是各類樂器,也是弦樂器的重要發源地。弓形、角形、方形和三角框架結構弦樂器,於約公元前3000年前後出現於蘇美爾;約公元前2000年出現於埃及。有頸弦樂器約於公元前2000年出現於西亞和埃及。板箱體弦樂器始見於腓尼基古國。中國古代傳說和神話中,有不少關於遠古時期弦樂器的記載,如“伏羲作琴”(《琴操》);“庖犧氏作瑟”(《世本》);“黃帝使素女鼓瑟”(《通典》)等。據可靠記載,琴、瑟始見於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這些都是已具較高水平的長形箱體撥弦樂器。擊奏的始見於戰國。有頸弦樂器始見於秦漢的弦鞀和形似阮而統稱為琵琶的多種撥弦樂器。唐代有用竹棒擦弦的奚琴,形似後來的胡琴;用馬尾弓拉弦的胡琴始見於宋。漢靈帝時(2世紀)傳入的豎箜篌源出波斯。4 世紀通過印度傳入中國的曲頸琵琶,源自波斯。揚琴約於17~18世紀從波斯或土耳其傳入。新疆的卡龍(喀爾奈)和阿拉伯的卡儂;新疆的彈布爾與阿拉伯的坦布爾;西藏的根卡與波斯的卡曼賈等,在形制和名稱上均留有源流關係的痕迹。印度、巴基斯坦等素有弦樂器國之稱,以豐富多樣的有頸撥奏和拉奏弦樂器聞名於世,許多弦樂器尚附有共鳴弦。印度的坦布拉和阿拉伯的坦布爾;印度的西塔爾和波斯的塞塔爾;印度的桑圖爾與波斯的桑圖爾等,均有淵源關係。
非洲除北部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以外地區的弦樂器,甚為豐富和頗有特色,尤以各種撥弦樂器最為發達。起源西亞後來曾盛行於古希臘的方框形,至今盛行於非洲許多國家。最原始的樂弓,在非洲許多地區仍能見到。
歐洲在16世紀以後,有些弦樂器得到高度發展,如小提琴、吉他和豎琴等,均為遍及世界範圍的重要弦樂器。據歐洲樂器學者考證,這些樂器的先驅,主要是中世紀傳入歐洲的西亞和埃及樂器。如小提琴類樂器的始祖為,傳入歐洲后稱雷貝克;和吉他等起源於等有頸撥弦樂器;波斯等國的撥弦和擊弦揚琴是鋼琴的始祖;豎琴的形成與源自波斯等國的希臘和羅馬的里拉等有關。
美洲和大洋洲本土有很少幾種簡單的弦樂器;他們現在所用的弦樂器,則主要是於16世紀以後從歐洲和非洲傳入和發展而來的。
弦鳴樂器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構成:①琴弦;②共鳴體;③弦的支撐結構和張力調節裝置;④有些樂器上有踏板、激發機、指板、琴弓、撥片或槌等附件。
琴弦的材料,普遍用鋼絲、羊腸和尼龍;有些地區用馬尾和絲弦;個別地區用植物的根、莖、葉纖維,人發,貓、馬、魚等的腸衣,動物皮革,獸禽腿腱筋等。各種弦樂器上的弦有多種不同的名稱、用法和結構,如異弦、自弦、開放弦(一譯空弦)、按位弦、旋律弦、共鳴弦、同音弦組、裸弦、纏弦和捻股弦等。
共鳴器是弦樂器上的發音器和放大器。除少數原始的、簡單的弦樂器沒有共鳴器或有共鳴器而不與弦相結合,一般共鳴體上的音板或張緊的音膜均與弦緊密結合。
支撐和調節結構是為承受和調節弦的張力。一把胡琴或小提琴上弦的總張力達數百牛頓;一台鋼琴的張力近 200千牛頓。琴體本身即為一個支架結構。對本類樂器的再分類即按不同的支撐結構劃分。弦張力的調節裝置一般位於支撐結構的一端,主要有3種方式:①栓結;②弦環;③弦軸。現在普遍應用弦軸。有圓錐形木質弦軸,如胡琴(稱軫子)和小提琴等;有圓柱形金屬弦軸,如鋼琴和揚琴等;有齒輪弦軸,如吉他和低音提琴等。
弦鳴樂器的發聲機構,是一個從機械運動變為空氣振動的能量轉換系統。弦是聲源體,對發聲起策動激勵作用;音板以至整個共鳴箱在與弦的耦合作用下,既起向空氣擴大輻射振動面積的作用,又影響樂器發聲中各個諧波頻譜的形成,即對樂器發音起放大”和“潤色”的重要作用。
弦振動包含一系列複雜運動,其總振動系由多種不同的振動形態組成。橫振動是最基本的,其全長振動產生基音,決定該弦音高;分段振動產生一系列諧音(泛音),決定音色;振動幅度決定音強。縱振動是隨橫振動引起的沿弦長方向的周期性伸縮位移運動,對橫振動起增強某些諧音振幅的作用。扭轉振動是有些激發方式產生的一種振動形態,如用弓擦弦或手指撥弦,都會迫使弦發生扭轉運動,對改變音色起一定作用。
弦在受不同方式的外力激發振動時,常會影響其自然諧音系列的組成而使音色發生變化。如激發點位於某諧音的波腹上,該諧音即被加強;如在波節上,該諧音則被抑制。所以選擇弦上適當的激發點,對改善音色是重要的。一般選擇弦振動長度的1/7、1/9、1/11處為激發點,可起到抑制或削弱不協和的第7、9、11諧音的效果。在演奏中,常利用各種激發手法,以產生不同效果。如在擦弦樂器上運弓離弦馬遠近、弓毛與弦的接觸面大小、弓壓力的變換等;在撥弦樂器上用手指或用撥片撥弦,在擊弦樂器上用不同軟硬、輕重或寬窄的槌擊弦等,均會使諧音系列的組成起變化而產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在弦上以手指輕觸某波節點而發泛音,是抑制了基音而加強了該諧音所致。這裡,扭轉振動對音色的影響也較明顯;如在離弦馬較遠處運弓或以手指撥弦,扭轉運動較烈,發音比扭動較弱的在近弦馬處運弓或以撥片撥弦顯得柔和。擊弦不致扭動,橫振動居主,鋼絲金屬聲明顯。通常感覺腸衣弦和金屬弦在音色上有所不同,這主要是縱振動的作用。
實際的弦難免有勁度,其順性和張力作用因而降低,從而振動時產生縱向彎曲和扭曲等畸變現象,使其諧波頻率的比例關係受影響,高次諧波與基頻不再是自然的諧音系列關係。這也是鋼弦比腸衣弦不協和成分多的原因。弦越剛硬,由於頻移而出現的非協和成分越多,振幅(能量)損耗也越大,音色越貧乏枯燥。低音弦以較柔順的纏弦取代粗而剛硬的單根裸弦,音質即大為改善。弦的質地的硬軟,還影響音板以至整個共鳴器的頻響特性。
弦本身纖細,不能驅動足夠密度和面積的空氣媒質及於人耳,僅靠弦振動所發的聲音是極微弱的。所以,弦必須藉助於與某種共鳴器結合;當弦振動時,使共鳴器受迫振動,幫助把弦的振動能量大面積地向空氣輻射傳播出去。所以人聽到的弦鳴樂器聲音,實際源自弦而發自共鳴器。兩者之間是耦合關係。共鳴器以其面板(音板)或張緊的皮膜與弦相結合。這裡既有弦振動,又有板或膜振動(見和)。以小提琴為例,面板和背板受弦振動的激勵,在板上形成一系列封閉的波節線,整個共鳴箱及腔內空氣也隨之振動,各有各自的固有頻率,形成整個琴體的頻響特性。弦和琴體各部分的固有頻率組合呈現一系列共振頻率的峰和谷。這些峰和谷在頻率上的分佈若較均勻,樂器的發音一般是好的;否則就可能出現高低音不均衡的現象,甚至產生音調起伏不定的“狼音”。弦馬、音柱和低音梁等的作用是向琴體各部分傳遞振動,其材質、尺寸、形狀和位置等,對面板、背板以至整個琴體的振動狀態和固有頻率,均有一定影響並起調節作用,故與樂器的音質優劣也有一定關係。
弦鳴樂器的再分類,歐美一般是先按樂器的結構特徵,再按激發方式劃分。激發方式的分類可分為撥弦樂器、拉弦樂器和擊弦樂器,結構特徵的分類名稱系以某一歐洲樂器為代表,分為:
結構特徵是弦直接平行張掛於琴體表面,弦長接近琴身長度;按琴體形狀再分為:①板箱體齊特琴類。有兩種,一種是撥弦揚琴類,如(維吾爾族卡龍琴,與阿拉伯的卡儂琴類似)等;一種是擊弦揚琴類,如揚琴等。②長形齊特琴類,如古琴、古箏等。③棒體齊特琴類,如維那(北印度)、恩增滋琴(烏干達)。此外還有管體、筏體和槽體等,均不常見。
均有從琴體(共鳴箱)延伸出的琴頸,弦張於琴體及琴頭之間的頸上。按激發方式分為:①拉奏,如、等;②撥奏,如、等。
四邊框架形結構,共鳴箱左右兩邊向上延伸出一對臂,兩臂上端之間以橫樑(軛)相聯,在橫樑與共鳴箱底邊之間張弦。
三角形結構。包括弓形,如樂弓、弓琴(中國台灣省)等;角形,如豎箜篌、豎琴等;三角框架形,如等。此類樂器不同於其他類樂器的特徵之一,是弦的一端與琴體(共鳴箱)以一定角度立交連接。
胡西它爾
音箱呈梨形,用六塊桑木或杏木拼合而成,面板用白松。琴頭較短,正面粘有指板,無品位。琴頭雕成百靈鳥形。設四個核桃木軸,有四條弦,琴頭一側另有七條共鳴弦。音箱底部有活動支架,用馬尾弓拉奏。
演奏時,將琴豎置於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琴身可自由轉動,連弓方便。
艾捷克是拉弦樂器。艾捷克最早起源於波斯(伊朗),公元十四世紀前傳入中亞,流傳在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地。以後傳入喀什,增加了共鳴弦,形成有共鳴弦的艾捷克形制。
弦鳴樂器
這種弓弦樂器,在西亞因“弓”而被稱作卡曼賈(Kamanche)。Kaman意思是“琴弓”che是“小”的意思,kaman-che意思是“小琴弓。”卡曼賈在亞洲地區分佈很廣,埃及古老的拉弦樂器叫卡曼賈阿古茲(Kamanja aguz)。用於古波斯音樂的卡曼賈,它有2-4根鋼絲弦,與伊拉克的焦扎(joza)、土耳其的卡曼賈(Kamanja)相似。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等地區也都有這類樂器,但是除克什米爾等地的卡曼賈以外,都只有1-4演奏弦,而沒有共鳴弦。
分佈在喀什、阿克蘇地區的維吾爾族民間艾捷克主要是達斯坦其(Dastanqi)與柯夏克其(Kaoxakeqi)使用的樂器之一。另外,民間巫師巴克西(Bahexi)也使用它。分佈在葉爾羌與塔里木河流域的麥蓋提、巴楚、阿瓦提等地的刀郎艾捷克經常與卡龍、刀郎熱瓦普和達甫組成刀郎小樂隊,活躍在民間的麥西熱甫中。
演奏艾捷克有兩種姿勢。一是坐勢,把樂器底柱放在左腿上部,左手執柄按主奏弦,右手執弓,執弓法與執薩塔爾弓相同。另一種是站勢,奏者腰系布帶,布帶前側有一口袋,樂器底柱插入口袋中,可站立演奏或邊走邊奏。艾捷克演奏法與薩塔爾演奏法大體相同,但艾捷克琴身短,柄上無品,弦與柄的間距較寬,按弦鬆緊、音高可相差大二度,因此,不易掌握音準,但是熟練的民間演奏家演奏起來卻如象唱歌一樣的靈活自如。它最適宜演奏如歌似的小曲,經常為歌唱伴奏,或演奏些小型的樂曲和舞曲。刀郎艾捷克除用一般演奏法外,常奏吟音,各種滑音。它更多奏頓弓或連頓弓,表現粗獷、豪邁的刀郎音樂風格。
薩塔爾是拉弦樂器。它在民間已有數百年歷史。大約於公元十世紀至十二世紀的時間裡,在刀郎熱瓦普和突厥古老樂器庫布茲的基礎上創製而成。它引用了波斯樂器塞塔爾Setar的名稱,se是三,tar是弦,setar意思是三弦(實際並非三弦)。公元十八世紀中,清朝宮廷用作燕饗的新疆回部樂叫塞它爾。其形制與現在薩塔爾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冒以革,弦九根,絲弦二,鋼弦七。……將撥套在手上或執木撥彈奏”。據民間老音樂家吐爾迪·阿洪回憶:“過去唱《木卡姆》,薩塔爾只用手彈。”由此可見,薩塔爾既可以用弓奏,也可以撥奏。薩塔爾多用桑木製成,一般長140厘米上下,長柄下部是瓢形音箱,薄木作面板,柄上用絲弦纏品位,樂器有一根鋼絲主奏弦,有8-12根鋼絲共鳴弦。
薩塔爾是演唱《十二木卡姆》的專用樂器,它經常與鏘、達甫組合一起,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伴奏。演奏薩塔爾,一般即席盤腿而坐,或跪坐。樂器板面向前,琴頭置於左腿上,左手握樂器柄,大指在後,其餘四個指在前按弦,右手拇指與食指執弓,中指托弓,四指和小指自然彎曲。
弦鳴樂器
都塔爾用桑木製成,音箱背面用薄木條接合成瓢狀,用平江板作面板,柄與音箱背面,鑲著骨飾花紋。
都塔爾有大、小兩種,一般大的長125厘米上下,柄上用絲弦纏有十七個品位。小的長約110厘米上下,有十四個品位,適合於婦女彈奏。
弦鳴樂器
彈布爾分佈在喀什、阿克蘇、伊犁等地區,和田地區較少,近幾十年才傳到哈密。在民間,彈布爾常用作獨奏樂器,也經常在家庭“麥西熱甫”和喜慶婚禮中,與艾捷克、熱瓦普、鏘、達甫等樂器組合一起為歌舞伴奏。彈布爾用整塊薄平面板,面板上有一對眉狀音孔。
流行各地的彈布爾,形制相同,但有長有短,長的約140厘米上下,有26個品位,短的約110厘米。左手按弦比較方便。
多蘭熱瓦甫
卡龍
卡龍流傳在西亞、中亞許多國家中。形制有斜梯形,有梯形,大小不一,琴弦一般都是七十多根,三根弦同律。
流行在喀什、和田等地的卡龍,曾繁榮過一段時間,鏘傳入以後,卡龍的位置逐漸為鏘所代替。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僅只在和田、麥蓋提兩、三地區有蘇萊曼阿洪、托赫達洪、阿合買提、斯馬伊·阿合買提等三、五人能夠演奏卡龍,瀕於即將失傳的外境。維吾爾族民間卡龍,一般用桑木製作,音箱梯形,后寬前窄,左曲右直,左邊裝兩層棱形弦軸,音箱面板左側有一排活動的小三角弦枕,弦枕左邊是一條S形因定弦碼,琴弦經過弦碼到音箱左邊弦栓。
鏘是擊弦樂器。
鏘最早流行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國,在這些國家稱作桑圖爾,后遍布亞洲、東歐各國。
公元十七世紀中,從海路傳至中國廣東省沿海,叫洋琴、蝴蝶琴和扇面琴,后廣泛流傳,約十八世紀傳到哈密。與此同時從另一路中亞傳到喀什。由於鏘雙手擊弦演奏,能奏多樣體裁的曲目,尤其是明快的舞曲,因此,很快流行天山南北。
鏘經常與薩塔爾、彈布爾、達甫……等樂器,在城鄉的麥西熱甫中為歌、舞伴奏。有時與幾件弦樂器和打甫組合一起在城市的茶館、飯館中演奏。
鏘是一扇面形木箱,前窄后寬,右邊是弦軸,左邊是弦栓,音箱平面,有一對音孔。鏘最早有八--十組弦,后增至十三--十八組弦,每組有弦三--四根,弦用鋼絲或銅絲。一個流行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前後的十四組弦音三排的鏘。
民間演奏鏘,比較簡單,一般不用複雜的演奏法。再因音域不夠廣闊,多數與其它弦樂器、打甫組合一起演奏些民歌曲調或小型樂曲。由於它使用的琴弦、琴筧的強度較大,與演奏音樂的風格,形成維吾爾族鏘演奏獨特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