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

後漢高祖劉知遠皇后

李三娘(約913年-954年),榆次鳴李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皇后。

954年去世,時年約42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搶親成婚

李三娘(約913年-954年),榆次鳴李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皇后。李氏出身農家女兒,她與劉知遠的婚姻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劉知遠少時、家貧充軍當馬奴,在晉陽牧馬邂逅李氏,遂生愛慕之情。劉知遠託人向李父求親,李父因劉家貧而拒絕。
《風雪寒梅李三娘》
《風雪寒梅李三娘》
劉知遠請幾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搶親,930年生子劉承佑(後來的隱帝),時李氏年大約18歲,劉知遠年38歲。

直言勸諫

婚後,劉知遠以軍功升河東節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為魏國夫人。
947年,劉知遠起兵太原,因為軍餉不足,要向百姓徵收重稅。
李氏諫道:“方今起事、號為義兵、民未知惠而先奪其財、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後宮所有、請悉出之、雖其不足、士亦不以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劉知遠納諫,果然因此贏得人心。同年二月,劉知遠稱帝,立李三娘為皇后。

尊為太后

翌年高祖死,劉承佑繼位為隱帝,尊李氏為皇太后。
950年,隱帝在寵臣郭允明、李業的慫恿下,準備殺死樞密使楊邠和都指揮使史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說:“此大事也,當與宰相議之。”后弟李業在旁說:“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問書生。”太后力勸無效,隱帝拂袖而去說:“何必謀於閨門”。
《風雪寒梅李三娘》
《風雪寒梅李三娘》
楊邠、史弘肇被殺后,隱帝又準備要殺死樞密使鄰鄴都郭威。李太后又勸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無動、以詔諭威、威必有說、則君臣之際、庶幾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隱帝不聽、終於迫使郭威反漢、攻入開封、後漢亡。郭威入京之後,不馬上稱帝,以李太后的名義發布法俞擬立湘陰公劉贇為帝,在劉贇未至前、請太后臨朝。及郭威出征契丹、軍士擁之以歸、郭威仍尊李太後為母。李太后自知大勢已定、遷居太平官、上尊號昭聖皇太后。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李太后終因為反對殺郭威,而沒有被殺,直到954年死去,時年42歲左右。

家庭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丈夫劉知遠
兒子長子劉承訓曾任開封尹、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等
次子劉承佑
第三子劉承勛
兄弟李洪信
李洪義
李洪建
李業

史書記載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一十八·漢家人傳第六》

後人紀念


後漢高后陵

又名李三娘墳,是劉知遠皇后李氏的陵墓,位於淺井鄉麻地川村。李氏954年死後,葬於睿陵東側約10公里處。高后陵前的神道石刻及翁仲神獸現已大部不存,現僅存頭部已殘失的文吏俑兩個,石獸兩個。

軼事典故


井邊相會

《井邊會》
《井邊會》
井邊會》提起劉知遠和李三娘,在禹州市扒村,可謂是膾炙人口,婦孺皆知。據史書記載,劉知遠(公元895年生,卒於948年),其先祖是沙陀部人,於947年即帝位,建都開封,948年卒,葬於睿陵(現位於扒村西幾公裡外的萇庄鄉柏村),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皇后李三娘死後葬於扒村北喬龍山與青龍山間,稱高后陵,民間俗稱李三娘墳。相傳,南北朝時期,在扒村有個李家寨,住著一位李員外,生育有一雙兒女,兒子取名李鴻信,女兒叫做李三娘。一日,窮困潦倒靠乞討度日的劉知遠在扒村李家寨,貧病交加暈倒在李員外家門前。好心的李員外收留了他,給他安排些粗活干。自此,因馬棚“失火”,三娘夜半救火而引出了一段辛酸的愛情故事。且說劉知遠被李員外收留後,很快因他的聰明、勤勞、能幹,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歡。這年冬天的一個夜晚,人定時分,在綉樓尚沒睡下的李三娘忽然發現自家馬棚紅光閃閃,看似著火卻又不象。李三娘便喚上丫環去看個究竟。待到馬棚一看,原來馬棚並未失火,劉知遠睡的正香,周圍一圈紅光籠罩著他。在劉知遠安詳的面寵上,一條筷子大小的蛇正從他的左鼻孔鑽入,又從右鼻孔鑽出。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劉知遠平時聰明能幹,李三娘頓生愛慕之情,卻又羞於明說。這一切讓丫環看的清清楚楚,於是在丫環的幫助下,李三娘和劉知遠在馬棚時私訂下了終身。良宵夜短,眨眼間已是雞叫三遍,三娘趕忙回到綉樓,並在拜見二老爹娘,說明了緣由。李員外本來就對劉知遠深懷好好感,見女兒事已至此,也沒過多責備,並同意了二人的婚事。誰知,劉知遠本是天子身,在拜見岳父岳母叩首時,二老竟一命歸陰了。本來就對劉知遠懷恨在心的李鴻信夫婦,一看二老下了世,怕李三娘與自己分家產,就硬說李三娘私訂終身,敗壞了門風,就想方設法害死劉知遠、李三娘夫婦,但又礙於親情,怕落不仁不義之名,於是就把李三娘攆到麻窩擔水澆麻,把劉知遠趕到瓜地種瓜。劉知遠種瓜地在古陽翟通往鄭、密的大山間,傳說,那裡,時有一紅色怪獸出沒,常常出沒害人,沒有人敢從那裡經過,人稱“不過崖”。凡到鄭、密的商人、小販等,均繞道而行。劉知遠到瓜地的第三天夜晚,紅色怪獸出來了,只見它渾身都是紅的,好似一團火,撲將而來。劉知遠本有一身好武藝,再說,在李三娘家也練就了訓馬的好功夫他蹭的一躍,騎在了怪獸背上,來回一跑就是十八趟,直累得怪獸渾身出汗,全是血色。這個地方,後來人們叫做“溜馬道”。原來,這就是有名的汗血寶馬。寶馬被劉知遠訓服以後,有仙人的指點他,在瓜地掘地三尺,得到金盔金甲、銀槍、銅劍三件寶物,投軍起事,必有成就。劉知遠照而行之,果然得寶。於是,在雞山南麓拴馬古槐,與李三娘哭別夜哭橋,上馬直奔汾州去了。至今,在雞山還有一株千年古槐,據說就要當年劉知遠的拴馬槐。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天深夜,正在磨坊推磨的李三娘忽然腹部疼痛難忍,李三娘怕兄嫂加害嬌兒,用嘴咬斷臍帶,人稱“咬臍郎”,叫來老家院,連夜送往汾州尋父去了。“咬臍郎”就是後來的潁帝,後來,被郭威篡權殺害后,葬於潁陵(在今禹州市花石鄉徐庄村)。可憐的李三娘被兄嫂相逼白天擔水澆麻,晚上推磨磨面,受盡人間疾苦。為防止李三娘中途歇息,嫂子還專門請人做一對尖底兒桶。一次李三娘正在擔水澆麻,忽然從喬龍山竄出兩隻黑虎來,嚇得李三娘魂不 附體,丟下木桶就要逃生。可兩隻黑虎卻完全沒有加害李三娘意思,徑直來到 水桶邊,卧下 蜷起身子,使桶里水一點也沒有灑出。後來,李三娘為紀念兩隻黑虎在喬龍山東麓建成一座虎廟,受用人間香火。時下,這一座虎廟尚存,據石碑記載曾在清康熙元年重修,並在雍正13年,栽植柏樹兩株,時下已合抱粗。李三娘白天澆麻,晚上推 磨,一受罪就是16年,而此時,劉知遠已經發跡、她還全然不知。因為常年擔水在河裡趟水行走,連河裡石頭都被李三娘踩平。當下,還有一名歇後語,“扒村河時的石頭——片子貨”。有一天,已經長大成人的“咬臍郎”出外狩獵,看見一隻白兔,舉箭便射。負傷的白兔帶箭就跑,“咬臍郎”騎著馬在後面緊追不捨。後來,追到一個水井邊,卻見一位老嫗擔水,箭卻扎在木桶上,他下馬求箭,一看,卻真的是自己的箭。最後,道破真情,母子終得相認,一家團圓。

磨房產子

《李三娘磨房產子》
《李三娘磨房產子》
《揚劇:李三娘磨房產子全劇》五代時,劉知遠貧苦無依,為李員外收留,並以其女三娘許配為妻。三娘兄嫂甚為不滿,時時奚落知遠;逼得知遠投軍太原,與三娘在瓜園分別時娘已懷孕三月。后產子取名咬臍郎,由竇公抱至太原,交與知遠,其兄嫂想逼三娘再嫁,又寄信知遠,詐稱三娘急病身亡。十六年後,知遠立軍功任九州安撫使,兵至中原。一日,咬臍郎往郊外行獵,射中一白兔,追至井台旁,遇見三娘在井邊汲水,母子相見,不敢相認。三娘只好咬指寫血書,要咬臍郎回營代交知遠。知遠見血書知三娘未死,易服回家,與三娘在磨房相會,一家團圓。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劉知遠與李氏的愛情故事,被元人劉唐卿改編成《劉知遠白兔記》南戲,京劇以及川、滇、湘、豫、漢、潮劇等地方劇種,有《磨房產子》《井台會》《磨房會》《紅袍記》等劇目,李氏在戲中稱李三娘,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影視形象

浙江越劇飾演者
風雪寒梅李三娘錢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