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是由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於1858年在開羅北部的卜臘設計建造的。博物館位於尼羅河東岸,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靠近Nile Hilton酒店處,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之一,收藏文物 30 多萬件,陳列展出 6.3 萬件,約佔全部文物的五分之一。因這座博物館以廣為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又習慣地稱之為“法老博物館” 。
埃及博物館
竣工於1881年,收藏的各種文物有30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僅約6.3萬件。但它的藏品從史前時代到遠古、中古、帝國時代,以至希臘和羅馬的美術品皆有。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鍍金車輛,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藝人精心製作的各種藝術品,以及記載古埃及科學、文學、歷史、法律等內容的紙莎草紙文獻。還可以看到幾千年前製作的木乃伊,躺在黃金、寶石鑲嵌的棺木里,依舊保持原貌。
這個博物館后又曾兩次搬遷,1902 年遷至開羅新館。博物館前面庭院內種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蓮葉”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紙材料——紙草。館內設有 50 多個陳列室。一層按埃及古代歷史發展順序展出,在這裡可以看到從古王國時期(公元前 2686 年至公元前2181 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羅馬統治時期的珍貴文物。
2006年宣布將投資5億5千萬美元興建一座大埃及博物館(Great Egyptian Museum),館址定於距開羅不遠的金字塔群附近,預計於2010年開放。
當地時間2021年4月3日晚,埃及政府為22具著名國王、女王和王后的木乃伊舉行盛大搬家儀式,將目前保存在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埃及博物館的18位國王、1位女王和3位王后的木乃伊搬遷到位於開羅城南的埃及國家文明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
二樓是專題陳列室,陳列的文物來自埃及的最後兩個王朝,不少來自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isIII)、圖特摩斯四世(ThutmosisIV),阿蒙諾菲斯二世(AmenophisII),哈特謝普蘇特女王(Hatshepsut)和朝臣麥赫珀里(Maiherpri)的陵墓,也有許多出土自帝王谷,引人注目的是從保存完好的圖坦卡蒙(Tutankhamun)和普蘇森尼斯二世(PsusennesI)陵墓中發掘出的文物,其中,圖坦卡蒙陳列室中的黃金面具、人形金棺、黃金御座等堪稱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另有兩個特別的木乃伊陳列室用於存放新王國時期國王及后妃們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為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
以孟菲斯為中心的北埃及王墓出土雕像為主,有卡夫勒王座像,盤腿書記坐像,拉赫梯普國王及王妃民費雷特坐像等。後者為石灰岩著色像,仍保持了鮮艷的色彩。
木雕逐漸代替石雕。陳列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等極為精緻。
第十八王朝的年輕法者圖坦卡蒙時期(公元前1584年至公元前1341年),是埃及的繁盛時代,除陳列有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孟霍特普四世等像外,還有跪像、蹲坐像等小雕像。
第18代法老王朝圖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1700餘件文物,其中有金質御座、黃金面具、黃金棺、黃金飾物,圖坦卡蒙及王后的精美淺浮雕像,法老的輦車,兵車和狩獵用彎弓,鑲嵌象牙和彩色玻璃的傢具,王后的珠寶首飾和衣箱等。
展品有融合希臘寫實風格的不同雕刻。
陳列有1700餘件出土文物。其中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黃金面罩”、“黃金棺材”、“黃金寶座”等。尤其是“黃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國王生前容貌打造,鑲滿紅寶石,額上還塑有象徵上下埃及統治者的兀鷹和眼鏡蛇。這些光輝燦爛的金製品,是古代埃及財產的豐富和法老權力巨大的充分體現。
埃及博物館
2012年12月11日,慶祝開館100周年,開放地下室,展出從來不曾在世人面前亮相的文物,黃金面像、稀有的雕像、古埃及法老的金銀珠寶等被稱為是“藏在埃及考古博物館的珍寶” 。
2017年11月15日晚,“沉睡的圖坦卡蒙寶藏:金飾”特展在開羅博物館開幕,80多件被遺忘在文物庫房近百年的精美黃金飾品歷經3年修復,首度公開亮相。展覽1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2月31日。
埃及博物館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磚紅色石質建築。建築內部有高大寬敞的中庭,通過天花板上鑲嵌的漫射玻璃和二樓的窗戶採光,中庭里仿照古埃及神廟中的情形安置著巨大的神像。
博物館入口的設計融入了古埃及藝術的特徵:大門的外廓是一個圓形拱門,拱門兩側的壁龕中各有一個將法老形象歐式化的浮雕,其中一個持有紙莎草,另一個持有蓮花,分別象徵古代埃及的南北方。
埃及博物館
開放時間:9:00~16:00(周五9:00~11:00、13:30~16:00),15:00停止入場並且30分鐘后寄存處關閉